多学科协同的化妆品全生命周期创新研发(下)

  • 2021-10-27 16:21
  • 作者:何聪芬 赵华 孟宏 李丽 贾焱 贺建彪
  • 来源:​中国食品药品网


  化妆品法律与政策研究


  近年来,化妆品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化妆品的安全监管工作,是一个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我国对于化妆品的安全监管十分重视,出台了诸多的法律法规文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并设立相关的监督管理机构,确保化妆品产业健康有序发展。随着《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布和实施,我国化妆品行业即将迎来新一轮的变革与重塑,化妆品行业进入了一个严格监管的时代。


  在此之前,《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是我国化妆品监管的基本法,其更注重事前审批和政府监督,监管方式较为粗放;面对新情况、新问题缺乏针对性措施、法律责任偏轻。相较而言,《条例》适当减少事先许可审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同时明确政府职能,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观念,规范执法措施和程序,增加约谈、失信联合惩戒等监管措施,加强违法惩治力度,提高监管的科学性、有效性、规范性;在分类管理的基础上,《条例》首次提出了注册人、备案人制度,并提出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应对化妆品的质量安全和功效宣称负责,并履行开展不良反应检测及报告、实施产品风险控制及召回、开展产品及原料安全再评估等义务。除此之外,《条例》着力规范化妆品生产经营过程管理,通过化妆品风险监管制度的体系化构建,推动化妆品监管手段推陈出新。对于风险较高的原料实行注册管理这种较为严格的监管方式,风险低的原料实行备案管理这种干预力较低的监管方式;同时,《条例》也明确建立化妆品安全风险检测和评价制度,通过对影响化妆品质量安全的风险因素进行检测和评价,判断化妆品在研发生产过程中,化妆品原料、包装材料、标签中潜在的风险,为开展化妆品抽样检验提供科学依据。


  为了满足我国化妆品创新发展和监管科学战略需求,国家药监局已于2020年初批准了首批化妆品监管科学研究基地,并已开展化妆品监管科学重点实验室的申报工作。建立法规和探索法规建立的指导原则是监管科学的重要领域,通过对化妆品的法律和政策的研究,明确化妆品监管的方向和力度,提升对监管许可行为的安全和效率的科学性评估,同时降低化妆品研发成本、提高产品研发的成功率和质量安全。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化妆品消费市场,化妆品监管的力度和水平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安全和化妆品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加强对化妆品法律的深入研究,同时强化科技支撑,不断促进行业技术标准和能力提升,为“美丽事业”的不断发展提供保障。


  化妆品电商监管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销售模式渗透到社会各个行业之中,中国人的消费环境、消费习惯和消费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传统的线下商店到现在的在线商店,电商平台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近年来,电商渠道在信息展示、信息传播、信息分享等方面的优势打通了化妆品销售渠道的限制,加上近年来“美妆博主”、网络主播、明星直播带货的兴起,电商营销已经成为化妆品销售的主要渠道。但是电子商务平台企业作为新型法律主体,因其所处的空间具有虚拟性而有别于传统物理空间中的运营商和管理者,它在给消费者带来便捷的同时,不断涌现的新工艺、新原料、新产品、新销售模式和销售平台,也为化妆品的监管带来巨大挑战。电商平台往往会通过隐晦的图文方式出售产品,将文字版文案替换为图片版来增加识别困难度,以躲避监管部门的监管;或者夸大功效等虚假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因此,加强电商平台的监管对消费者和化妆品行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大数据具有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和价值密度低四大特征,传统技术方法强调因果关系,而大数据强调关联度分析,具有预测准确性。大数据的应用场景有很多,在公共治理领域分支的化妆品市场监督管理领域也会有很好的效果,它可以实现行业—企业—消费者之间信息互通,从而促进化妆品行业在电商渠道更好地发展。


  化妆品网络违法信息的监测体系研究


  建立化妆品网络违法信息的监测体系第一步是构建化妆品质量监管大数据平台。采用智能化采集和处理技术采集全链条化妆品质量监测数据,采用数据融合、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构建规范化的全链条化妆品质量监测数据库,建立化妆品质量监管大数据平台;二是加强电商平台的资质监管,其中包括对化妆品销售商家资质监管和化妆品商品备案资质监管。对商家资质监管可以利用智能数据采集技术获取电商平台公布出的商家信息,对异构数据进行清洗和信息融合,与化妆品质量检测大数据平台中提供的资质监管数据进行智能匹配,形成电商平台化妆品销售商家资质研判模型。而对商品备案资质监管需要在化妆品质量监测大数据平台的支撑基础上,利用智能数据采集技术获取电商平台公布出的化妆品商品销售资质数据,针对销售商品资质假冒、资质过期等行为进行智能监管,构建化妆品商品备案信息事实与销售信息特征的映射关系模型。三是电商平台化妆品销售虚假宣传行为识别,对电商平台上不同企业、不同类型化妆品的销售商家的商品宣传行为进行特征抽取,并与销售虚假宣传行为知识库及相关法律法规条文之间构建逻辑对应关系,建立销售商家虚假销售行为特征与违法违规行为类别的智能化匹配模型。


  基于消费者反馈信息的化妆品风险监测研究


  化妆品消费者线上购买商品后,往往会通过电商平台进行有效实时的使用评价,反馈使用感受或者不良反应,由用户产生的这种商品评论信息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通过联盟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对电商平台消费者反馈信息数据进行采集、分析研究并构建化妆品反馈信息数据库,为化妆品风险监测提供分析数据及分析报告,并建立化妆品风险监测系统。确保原料及产品的安全,改善大众舆论环境,让消费者可以选购更适合自己的安全且有效的产品,保障消费者和化妆品行业协同发展,提高公众的化妆品安全信心。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化妆品行业也处于高速发展和趋于成熟的阶段,化妆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人们对化妆品的质量安全、使用感受和功效越来越重视,因此在化妆品研发全周期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把控。同时,在化妆品基本的研发过程的基础上,结合多学科以实现化妆品的创新研发,最大程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通过对国人皮肤本态的研究并构建国人皮肤大数据库,可以了解我国大部分消费者的护肤需求,基于他们的皮肤状况和护肤需求筛选安全性高、功效性好的植物原料,再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开发安全有效的化妆品组方。化妆品在进入市场之前必须确保其安全性和功效性,特别是《条例》颁布实施后,对化妆品的质量安全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从根本上讲,化妆品的安全性是由其原料的安全性决定的,严格控制原料的质量,包括原料本身、原料中的杂质对于确保化妆品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同时采用合理的风险评估方法对原料进行安全性评价是确保上市后化妆品安全性的关键。除了对原料安全性检测之外,对终产品的安全性评价也是必不可少的方面。消费者除了关注化妆品安全性以外,其功效性也成为了关注焦点,《条例》指出化妆品的功效宣称应当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预示着中国化妆品正式进入功效评价时代,将让化妆品行业告别“自卖自夸”,步入科学发展阶段。化妆品的包装材料和设计除了可以体现产品的档次、风格以及企业文化之外,还能有效地对化妆品本身的质量安全和功效性进行保护。另外,选用和开发可降解的环保包装材料可以很大程度保障化妆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和环保性。为了保证化妆品的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和政策,通过对法规和政策的研究,加强对化妆品原料、生产经营、电商平台等的监督管理,完善监管体制。


  多学科协同的化妆品全生命周期研发,通过“基于皮肤脂质组学和微生物组学的精准护肤”理念,最大程度满足消费者的护肤需求;多学科的协同参与保障化妆品全生命周期的品质与安全,促进化妆品行业高质量、健康发展。


  (摘编自《日用化学品科学》2021年第9期 作者何聪芬 赵华 孟宏 李丽 贾焱 贺建彪)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责任编辑:谯英固)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