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市场监管局强化机制创新 注重整治实效 全力守牢药品安全底线

  • 2022-08-15 16:28
  • 作者:
  • 来源:中国食品药品网


  山东省威海市市场监管局深入践行“人民药监为人民”理念,立足安全提升,坚持强化部署、创新机制、化解风险,协作联动,扎实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坚决护佑群众身体健康和用药安全。


  强部署促落实,全面推动整治开展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威海市市场监管局第一时间联合市公安局制定整治工作方案,成立两部门主要负责人任组长,食药环侦支队、药品、医疗器械、政策法规、反不正当竞争、广告监管、综合执法支队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市食药安委全体会议安排部署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形成以严查重处为核心、以隐患消除为常态、以监督检查为辅助的药品综合监管工作思路。二是深化联合督导。联合公安部门开展区市全覆盖督导检查,对重点区市、重点案件进行重点督导,及时掌握区市专项工作开展情况,推动行动纵深开展。


  建机制重创新,全面提升治理成效


  一是落实机制建设。实施专项整治“一把手工程”,坚持“一线工作法”,创新实施“一事双查”机制,压实主体和监管责任“两个责任”,落实风险会商、闭环管理、台账管理、目标考核、督查督办、周清单周例会和绩效评估等工作机制,实施风险隐患清单化管理,闭合“检查-通报-整改-复查”链条,确保监督检查和专项整治走深走实。二是实施信用治理。综合运用信用监管手段,依托威海市“大数据+市场监管”平台将监管底数台账与国家企业信用公示系统进行数据比对,对擅自变更经营场所、通过经营场所无法联系的企业实施信用惩戒,列入经营异常名录104家,立案查处提交许可备案虚假材料案件2起。三是探索智慧监管。构建药械风险预警模型,利用大数据技术,综合汇总行政许可、经营状况、行政处罚等信息,设立22个风险和评分维度,精准推送高风险重点监管对象,核查高风险企业142家;建立“医疗器械企业自查报告”系统,自动从企业线上自查报告中提取分析自查问题、整改情况、重点产品变化等风险信息,提示监管隐患。全市4163家医疗器械企业落实自查,发现、排除风险点400余个;试点推行药学技术人员考勤系统,实施“人脸识别+位置比对”打卡模式,落实缺卡药店闭环管理,试点区域执业药师在岗率提升95.8%。


  除风险消隐患,全面化解突出问题


  一是肃清“僵尸”企业。依托威海市“大数据+市场监管”平台,比对医疗器械监管底数台账和国家企业信用公示系统数据,清理“僵尸”企业279家。实地梳理确定经营地址变更药械经营企业330家,责令整改78家,立案查处13起,罚款54.16万元。二是深入药械使用治理。联合卫健、医保、公安等部门印发药品医疗器械使用单位专项整治方案,通过“培训警示、自查整改、全面治理、重点突破”方式,实施综合整治,创建标准化药房,全面实施药械贮存条件提升和过期药械整治工程,1934家完成阴凉区(柜)改造,改造率达94%,立案查处过期药械10起。三是强化网络销售监管。依托慧眼监管系统开展网络监测,确定疫情防控产品、医美药械、进口化妆品等重点产品80多个关键词。加强与淘宝、美团、抖音等电商平台合作,建立网络协查快速反馈机制,协查线索1700余条,共巡查网络经营者596家,责令整改21家,立案2起。


  强协作重衔接,全面打击涉药犯罪


  一是理顺行刑衔接协作机制。五部门联合印发《威海市关于建立市场监管领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的意见》,加强与公检法、司法局合作,落实联席会议、执法协作、联合治理和联络员四项制度。与公安部门联合召开整治工作会议3次,解决使用假药劣药认定难题,探讨联合打击药品领域违法犯罪工作思路,理清部门职责,推动市县两级沟通协作机制建立。二是创新联合约束惩戒机制。联合审批部门制定医疗机构告知书,列明药械使用质量管理和设施设备要求,从源头严把药械质量。与卫健部门联合开展药品使用单位整治,共同纳入全系统督查考核事项,并对发现问题实行互通信息、协同督导整改;持续强化与医保部门对接,推送违法违规企业21家。三是建立进口联动共管机制。与海关签订联动机制协议,共享进口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监管执法等信息,开展进口医疗器械认定工作2次,清退违法产品700余件。截至目前,共与公安、检察院等联合开展打击假劣药械专项检查5次,联合查办案件2起,为司法部门检验并出具药品检验报告16份,发现假药案源9起,移送公安案件5起,办理有重大影响案件2起,处罚到人和网络销售案件均有突破。(威海市市场监管局供稿)


(责任编辑:张可欣)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相关阅读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