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持续加强短缺药品生产供应保障能力
中国食品药品网讯 9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举行“新时代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七场“推动消费品工业增品种 提品质 创品牌”。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周健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医药工业发展情况。针对受到社会关注的个别药品短缺问题,他表示,工信部将继续加强易短缺药品监测预警和生产供应保障,拓宽药品信息监测渠道。
据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医药工业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发展动力更加强劲,产业创新取得新突破,供应保障能力明显提升,为抗击新冠疫情提供了有力支撑。2021年,医药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比重为4.1%;实现营业收入3.4万亿元,营业收入较2012年增长80.8%。
针对受到社会关注的个别药品短缺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采取多种措施努力解决药品短缺问题,并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是建立了“短缺药品生产供应监测预警平台”,动态掌握临床必需易短缺药品、国家集中采购中选药品生产供应和库存情况,加强预警分析,保障药品稳定供应。二是组织上下游企业成立了药品供应保障联合体,会同相关部门认定6个联合体为小品种药(短缺药)集中生产基地建设单位,保障了100种小品种药的稳定生产供应。支持龙头企业联合科研单位、原料药生产企业建立罕见病药产业化公共服务平台和罕见病药“产学研”合作平台,将罕见病药纳入小品种药、短缺药供应保障管理,推动罕见病药持续稳定生产。三是在2021年会同相关部门对国家医药储备管理办法进行修订,进一步健全了中央与地方分级负责、互补联动、运转高效的国家医药储备体系,完善了包括临床必需易短缺药品在内的储备制度。还在应急保障的基础上,推动建立中央和地方两级常态短缺药品储备,目前已有18个省份将短缺药品纳入储备目录,充分发挥国家医药储备功能,提升药品供应保障能力。
“我们将继续加强易短缺药品监测预警和生产供应保障,拓宽药品信息监测渠道,推动实现药品生产端与使用端信息共享、精准对接。调动企业生产积极性,支持发展药品供应保障联合体,深化供应链协作,推动重点品种原料药与制剂一体化发展。”周健说。(刘新杨)
(责任编辑:王哲涵)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中检院再度续任WHO传统医药合作中心
日前,记者获悉,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以下简称中检院)近期收到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任命函,确认该院续任WHO传统医药合作中心 2025-07-01 13:53CDE再次公开征求《多联疫苗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意见
6月30日,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网站再次公开征求《多联疫苗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意见,全文如下。 2025-07-01 09:29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33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08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