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淋和套淋隐匿易复发 患者更需长期规范治疗
中国食品药品网讯 (记者董笑非)9月15日是世界淋巴瘤日。近日,在淋巴瘤靶向治疗科普采访中,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委、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主任李建勇表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以下简称慢淋)和套细胞淋巴瘤(MCL,以下简称套淋)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两个亚型,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虽诊断难度高,凶险程度、复杂程度也较高。但随着肿瘤基因组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精准医学的飞速发展,慢淋和套淋的诊疗也开启了个体化诊疗,不断涌现的靶向疗法丰富了患者治疗选择。”
数据显示,我国慢淋的发病率为0.54/10万,而套淋约占中国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例的2%—6%。由于早期症状较为隐匿且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不足,通常患者确诊时多为晚期。
约70%的淋巴瘤患者在是体检发现的。李建勇表示,患者可通过血常规等检查早期发现是否有淋巴细胞的异常,再通过针对性的检查确诊是哪一种亚型的淋巴瘤。与此同时,由于慢淋和套淋的患者多为中老年,这部分人群本身就可能患有其他系统基础疾病,尽管患者对初始治疗敏感,但难以耐受传统化疗,复发率仍较高。数据显示,我国淋巴瘤患者的平均5年生存率不足40%。“对于像慢淋和套淋等淋巴瘤,我们治疗的目标是尽可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慢淋是血液病中进展最快的疾病之一,而套淋兼具惰性和侵袭性的特征,虽然一线治疗的化疗、免疫化疗等手段一定程度给患者带来了生存获益,但仍有不少患者效果欠佳,使疾病进展或复发。因此,慢淋和套淋的二线挽救治疗非常重要。”李建勇说。
据介绍,靶向治疗是目前淋巴瘤临床实践中的核心治疗方式,我国淋巴瘤诊疗已进入靶向精准治疗时代,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结合自身情况选择个体化诊疗方案。例如单双抗药物,ADC药物, HDAC抑制剂、BTK抑制剂、BCL-2抑制剂等小分子靶向药物,不断给患者带来治疗的新希望。其中,BTK抑制剂作为治疗慢淋和套淋的靶向疗法之一,主要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复制和转移所需的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的活性发挥抗癌作用。但慢淋和套淋患者长期用药、不间断治疗带来的痛苦也不容忽视。李建勇提醒,使用BTK抑制剂的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发生房颤等心血管事件风险和出血风险,除考虑患者的年龄、体能状态及遗传等预后因素外,还要综合考虑既往治疗方案的疗效,持续缓解时间及耐受性等因素。另外,患者还要坚持终身观察和随访。一般情况下,治疗达到临床完全缓解后,第一年和第二年每3个月复查一次,第三年起每4个月复查一次,当出现症状或体征就要随时就诊。
(责任编辑:常靖婕)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