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管局:精准服务 长效治理
中国食品药品网讯 北京市海淀区现有“两品一械”生产经营使用单位9600家,2023年全区医药产业贡献营收约1109亿元。海淀区市场监管局以落实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为契机,一体化推进精准服务和长效治理。
凝心聚力,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海淀区市场监管局首创医药产业“创新合伙直通车”,集成式解决医药主体急难愁盼问题,累计服务企业1600家,先后吸引24家创新医疗器械企业落户辖区。此做法已入选北京市两区建设优秀案例。2024年,海淀区市场监管局成为全国首批、北京唯一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管理工作基层联系点,运用“把稳政策落实基准线、筑牢依法合规安全线、架起违规涉假高压线、紧扣能力建设中心线、共绘产业发展加速线”的“五线工作法”,清理、规范不符合要求的医疗器械备案725件。
提质增效,以高标准监管守护高品质民生。聚焦民生安全,实现闭环管理。海淀区年均开展“两品一械”生产经营使用单位监督检查5000余家,产品抽检480批次,药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9%以上;2023年,在全市试点开展互联网销售药品抽检。提升药品现代化治理能力。海淀区食品药品安全监控中心具备CMA和CNAS双项证书,药品检测能力全市领先;“两品一械”不良反应监测连续8年获评全市先进。科技赋能,实现智慧监管。推行“阳光医美”试点重点医美器械品种档案电子可视化;打造“阳光药店”,首创零售药店在线年报;搭载监控摄像头、温湿度传感器,实现“无事不扰”的监管目标。
宽严相济,以高效能执法守住高水平安全。2023年7月以来海淀区累计查办“两品一械”案件538件,稳居全市首位。海淀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区卫健、公安部门深查严打淘宝店铺销售未取得备案的进口化妆品;协同区卫生健康委处置医美机构违规注射A型肉毒毒素等行为;查办利用虚假资料取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案,实施“双罚制”,彰显“处罚到人”的法律效果。同时积极回应民生诉求,接诉即办药品领域优质工单全市第一。运用“换位式思考、见面式沟通、说理式执法、暖心式解决”工作法,处置举报工单1268件,把群众的“急难愁盼”变成“幸福清单”。(常锐博)
(责任编辑:宋莉)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