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志:药市“明星”
远志为远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远志或卵叶远志的根,以干燥根供药用,为我国传统大宗药材之一,是国家42种重点保护的三级野生品种之一。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远志的药用价值与经济价值逐步显现,其市场需求呈逐年上升之势,价格也不断上扬。进入21世纪,尤其是2003年以后,远志市场呈现产销两旺的局面,大货成交量直线上升,批量成交不断。今年远志市场更加活跃,内销逐步升温,外销订单增长,出现货源紧张、库存空虚、产地无大货可供的情况,产销矛盾日趋尖锐使其市价上涨迅速且涨幅较大。这一产销新动向已引起国内外许多商家的关注,远志成为药市上耀眼的“明星”品种。
产量不足需求旺盛
由于采制方法不同,远志分为远志筒、远志肉、远志棍三种规格,其售价也不相同。远志药用价值高且应用范围广,历来为国内外市场所重视。我国许多大型制药企业利用远志开发了大量的新特药、中成药。据不完全统计,以远志为主要原料的药物有500多个品种。20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远志的产销状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野生品种几近枯竭。野生远志主产于河北、山西、陕西、河南、吉林、黑龙江、辽宁、山东、宁夏、甘肃、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云南、四川、青海、内蒙古等省区,20世纪50年代其产量约为10,000吨(估算,下同),到了上世纪80年代,远志产量下降为3,000吨~4,000吨,当时,行情向好的情形极大地刺激了上述产区药农采挖的积极性,但连年大规模掠夺式地滥采滥挖导致远志产量急剧下降,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其产量已不足1,000吨。经有关部门调查测算,2001年全国野生远志产量仅为500吨左右,几近枯竭。由于野生远志有一次性采集便造成绝种的特点,加上国家严令禁止采挖采运,致使市场上的远志严重短缺,供需矛盾日益加重。
二是人工栽培发展缓慢。人工栽培需3年~4年的时间才能采收上市,时间长、产量低(亩产为120公斤~250公斤)、见效慢;种苗货源稀少,种植技术不过关,采收加工费时费力等。上述因素导致农民少有种植,栽培面积增长缓慢,产量少。近年产区大货好货难以组织,市场缺口逐年加大,市上已呈供不应求之势。
三是国内外市场需求旺盛。近些年,国内药品生产企业大量开发、生产以远志为原料的中成药和保健品,远志市场需求与日俱增;港、澳、台地区也频频向内地要货,年需约300吨左右,较上个世纪增长了10倍以上;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北美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对远志,尤其是一级远志筒的需求甚为殷切,需求量由1990年的不足10吨上升至2000年的50吨左右,2002年~2003年增加到200吨,2004年~2005年达到350吨左右。有关部门的一项统计资料显示,2001年~2002年国内外两个市场的远志需求在3,000吨左右,缺口超过了2,000吨;2003年~2004年远志的需求在4,000吨左右,市场缺口约为2,500吨;预计今年市场上的远志需求在4,000吨上下,但市场仅能供应1,000吨~1,500吨(包括野生和人工),缺口在2,500吨以上。
交易价格连年走高
进入21世纪,远志产量逐年下滑而市场需求却连年增长,产不足需的局面使其价格连年走高。历年全国药市的收购价是:2000年~2001年远志筒13元~15元(全国平均价,千克价,下同)、远志肉7元~8元、远志棍3元~4元;2002年~2003年远志18元~20元、远志肉11元~13元、远志棍5元左右;2004年收购价再次上涨,远志筒24元~25元、远志肉14元~16元、远志棍10元~11元;今年1月~5月,收购价再次大幅度上调,远志筒35元~40元、远志肉20元~22元、远志棍13元~15元。
在收购价逐年大幅度上升的同时,药市上的销售价也水涨船高。统计资料显示,全国17家大型药市上,2000年~2002年远志筒售价为28元~30元、远志肉为10元~12元、远志棍为7元~10元;2002年~2003年远志筒价格涨至42元~44元、远志肉涨至15元~20元、远志棍涨至13元~15元;2004年远志筒为45元~50元、远志肉为25元~30元、远志棍为18元~20元。今年1月~5月,全国药市的远志系列品种价格又一次大幅上涨,内销一级远志筒已近百元大关,安国药市和晋豫陕金三角地区价已过百元,香港市场选装野生一级远志筒已涨至100元~125元港币,出口级远志筒产地价已超过百元;远志肉涨至35元~45元,远志棍涨至20元~22元。其涨速之快,涨幅之大,涨势涉及范围之广,均为历年罕见。
市场缺口短期难缓
经调查,远志后市走势应该趋好,价格在短期内不会下跌,将在目前价位上持续一段时间,如果没有特殊原因,价格将居高难下。
目前全国的远志库存已基本见底,该品在地生长期需要3年~4年,而近几年在地面积一直下降;由于今年价格升幅较大,犹如给药农注射了兴奋剂,将极大地刺激产区农民扩大种植面积,但扩种后需待3年后上市,故远志后市价格仍有较大上升空间。同时,由于远志的药用价值和特殊用途,国内外医药生产企业、医疗单位以及保健品企业对该品的需求将稳步增长,而缺口在短期难以缓解已是不争的事实。远志市场缺口加大是否与庄家大户吸盘炒作有关的?据笔者多方调查发现,近几年远志的产量极少,产新后来不及入库就在产地销售一空,而且各地药市陈年库存极少,产地又分散,大货不易组织,加之近几年价格只是小幅缓升,没有引起业界普遍关注,所以人为炒作因素极小,但不排除有商家少量吃进的情况存在。可以肯定的是,远志的市场需求不会无休止增长,将在某个高度上稳定下来。
一般说来,医药市场的稳定期为3年~4年。笔者认为,远志价格再升至一定高度后,也将随之进入稳定期,所以价格不至于暴涨,但也不会暴跌。
(责任编辑:)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