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在社区医疗中占得先机
被北京军区总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市中医医院、北京市第六医院及中国中医科学院等医疗研究、临床机构环绕,这就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所面临的生存环境。该医院所处的海运仓及其周边地区无疑是北京市乃至全国医疗资源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如何在众多优质医疗资源特别是大型综合医院环伺的情况下,为未来的发展拓展更大的空间,是这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的领导一直在努力思索的一道命题。
2006年初,东直门医院在院领导班子的力主下,在属地卫生管理部门的支持下,成立社区卫生服务科,迈出了进军社区卫生服务的坚定步伐。两年的时间过去了,东直门医院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不仅多次作为示范单位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视察,还获得了周围社区群众的赞誉和认可,为医院吸引了病源、提高了医院的知名度,最终在狭缝中开拓出了医院发展的新天地。
政府放心 大医院进社区顺势而为
城市卫生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特别在近两年,国务院发布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并配发配套文件,提出优化城市卫生资源结构,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完善服务功能,满足群众基本卫生服务需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新局面使东直门医院的领导看到了医院发展的机遇,并迅速行动了起来。
2006年初,在北京市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成立后仅两个月,东直门医院就成立了社区卫生服务科,明确了三级中医医院在发展城市社区卫生中的职责,并派出专人与属地卫生部门、街道办事处以及街道工委进行充分沟通,了解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利用该院作为大学附属医院的医疗、教学和科研优势,共同探索区域卫生服务分级管理模式。
2006年底,该院与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签订协议,选派出9名医务人员,分别进入十字坡及清水苑两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直接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日常工作。截至2007年7月底,9人累积服务达3000余人次。2007年3月底,该院与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签订了涉及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对口支援协议,承诺正常工作日每天有专家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出诊。2007年7月底,该院已有1500余人次专家参与社区卫生工作。
为了保证此项工作的可持续性,该院2007年上半年拿出50万元专项经费支持医务人员全科知识培训、编制社区健康宣教材料,同时鼓励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职称医务人员走进社区讲科普,宣传健康常识、宣讲健康生活方式,并且把医师进社区工作与科室评定、年终评优选先及个人晋升、晋职相结合。
服务人员的素质与技能水平是影响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2007年,东直门医院充分利用教学医院的资源优势,与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合作,对全区社区卫生服务站非中医类全科医生进行了全覆盖的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并筹划进一步对有一定中医基础的医师就针灸、推拿等技术进行提高培训,力争把中医中的适宜技术、技能在社区中得到普及,施惠于百姓,同时使我国的传统医学得到光大。
另外,在对口支援中,东直门医院的下站专家除出诊外,还将较多的时间花在了带教、授课上,将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经验传授给社区医生。同时该院创造条件,建立多种渠道,加强医院专科专家与社区医生的沟通和交流,包括互留联系方式、将不同专业的副主任以上职称医师编入社区全科医师团队、医院的图书馆和阅览室对社区医生开放及优先安排社区医生进修学习、社区医生可以到科室参与查房和参加医院的继续教育讲座等。
群众满意 中医院进社区优势凸显
中医药学具有几千年的疾病预防、治疗的实践经验,许多简、便、廉、验的诊疗手段是广大群众所熟知并且乐意接受的。在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时,东直门医院充分发挥了中医特色与优势,进行健康宣教,受到了群众和属地居委会的欢迎。
该院以医院为中心在附近25个社区精心组织了一系列健康宣教、义诊及健康咨询活动。2006年4月至今共组织健康讲座30余次。其中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呼吸系统疾病的健康讲座,深入浅出,贴近生活,深受居民的欢迎。大约有3000余人次参加了各种形式的健康知识普及活动,发放宣传手册、宣传单上万份。
在组织社区开展健康大课堂活动中,该院强调三个结合,即与居民需求相结合,与社区活动相结合,与中医药特色相结合。比如与北新桥街道工委的365阳光驿站活动结合,该院的医务人员成为了社区活动的志愿者,既拉近了专家与居民的关系,同时也丰富了属地工委的活动内容,被北新桥街道工委授予“优秀志愿者服务团队称号”;在民安社区,该院与社区的居家养老工程结合,为100名空巢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制定并实施定期体检、疾病筛查以及健康促进计划,为和谐社区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在健康讲堂中,力求充分体现中医药特色,专家们在讲座中贯穿着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理论,有关合理膳食、食疗、运动疗法以及家庭按摩等专题讲座深受居民的欢迎。
医院获益 找到拓宽市场的金钥匙
结合院内工作流程,东直门医院与东城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就双向转诊专题进行研讨,在充分沟通的前提下,以便民利民为目的,形成了切实可行、具有自身特色的双向转诊方案,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完善,目前已经形成了门急诊类、住院类、检验类三条绿色通道。
急诊绿色通道保证急诊患者可在社区卫生服务站由经治医生提前电话通知该院急诊科做好抢救相应准备工作。门诊绿色通道主要针对高龄、行动不变的患者开通,患者可以通过社区医生与医院社区科联系预约挂号,缩短患者排队等候时间;需要住院患者可以直接与病房联系,医院每个病区为社区患者预留2张床位,保证社区居民住院需求。
检验类绿色通道是该院与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在积极合作和探索中不断创新工作方式的成果,也是全市三级医院中首家对周边社区卫生服务站开通此项服务。该院与东城社管中心共同设计制作了象征绿色通道的有别于医院普通检验单的直通化验单,持直通化验单患者可以享受免除挂号费优惠,减少了患者就诊环节,节约了就诊费用,受到居民的欢迎。同时,为了指导社区医生正确、合理开具化验单,该院制作了《社区直通检验单应用指南》,详细说明直通化验单使用流程、注意事项,各种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以及该院专家出诊一览表,《指南》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双向转诊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一系列确有实效的工作使得东直门医院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为该院带来了有形的收益——病源增多,而更令该院欣喜的是无形的收益——医院声誉的提高。三甲中医医院进社区,使居民在自己的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家的服务,既促进了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带动了社区全科医师团队建设,同时也提高了东直门医院在居民中的声誉,实现了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及居民三赢的良好局面。
(责任编辑:)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33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08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