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药:一座有待挖掘的金矿

  • 作者:王新伟
  • 来源:中国医药报
  • 2014-09-06 08:53

  32日,一座占地面积20万亩的雪莲医药产业基地在新疆北部的阜康市揭牌,这是目前我国最大的雪莲医药、保健品产业基地。新疆雪莲维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计划投资3000万元打造这一基地,并完全按照国际GMP标准的要求生产现代雪莲药品和保健品。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新疆具有发展维吾尔医药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新疆维药则是一座有待挖掘的“金矿”。

 

  神奇维药尚未形成规模效益

 

  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维吾尔医药,是民族医药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广泛吸取了中医药、阿拉伯医药、古希腊医药、印度医药之精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它在雪山、沙漠、草原、绿洲等复杂环境中发展起来,为生存在这种恶劣环境中的人们增添了特别顽强的生命力。新疆和田地区成为世界著名的四大长寿区之一,神奇的维吾尔医药功不可没。

  现代医学研究揭示,维吾尔医药在预防肿瘤、心血管病、皮肤病、糖尿病等病症上有独特疗效。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的有关人士介绍,许多中西医难以对付的疑难杂症,如白癜风、牛皮癣、糖尿病等,采用维吾尔医药治疗能收到奇效,尤其是维吾尔医治疗白癜风的方法,以98%的有效率、40%的治愈率,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维吾尔医一类专科建设项目,向国内各医院推广。

  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好酒也怕巷子深。长期以来,维药一直没有形成规模效益,而同是民族药的藏药、蒙药则发展迅猛,当西藏和青海的藏药年产值达到十几亿元时,新疆维药的年产值只有几千万元。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中医民族医药管理处处长阿尔甫·买买提尼亚孜介绍,目前,新疆每年的药品销售额约为30亿元,但新疆所有制药企业的总销售额只占其中的20%左右,全疆几家维药厂的产品所占份额更是微乎其微。

  但据业内专家预测,在国内外市场,维药的年销量应能达到百亿元左右,目前每年至少有24亿元的市场空缺。

  新疆药物研究所副所长顾政一认为,企业在资金和人才方面的缺乏,是制约新疆维药发展的关键因素。缺资金、少人才,导致科研力量薄弱,使维药产业一直因循传统药品,少有新产品问世,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阿尔甫·买买提尼亚孜说,维药要发展,就要引进技术和资金,走市场化发展之路,依靠科技进步,实施产业化经营。

 

  开发市场维药渐成“香饽饽”

 

  面对藏药、蒙药、苗药的迅猛发展,维药岂能“待字闺中”!其实,让维药“破茧化蝶”,在自治区内外的医药企业界萌动已久。

  目前,全国最大的维药企业——新疆奇康哈博维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康哈博公司),就是新疆维药的一面旗帜,也是目前国内第一个按GMP标准建设的规模最大、最具现代化专业水平、集维药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是国家发改委批准建设的“现代维药产品研发和高技术产业化示范企业”。该企业拥有一支以归国博士为主力的研发队伍,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补助,获得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青年专家”称号的哈木拉提博士是该企业的首席科学家。目前,奇康哈博公司已研发出“国”药准字号的现代维药产品14个,其中,已申请专利保护的品种有7个,获得国家中药品种保护的品种有2个。在市场运作方面,该企业在全国10多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50多家维医药治疗中心,初步形成了维医服务网络;与清华紫光药业等知名企业联盟,在全国OTC市场进行广泛开拓,初步建立了全国维药销售网络。此外,他们还在国外建起两个维吾尔医治疗中心,以促进维吾尔医药走出国门。

  辛勤的市场耕耘使一直默默无闻的新疆维药渐渐成为“香饽饽”。在去年郑州召开的第55届全国药品交易会上,奇康哈博公司以“奇康维药——七剑下天山”为主题,推出了7种维药,在药交会第一天,就有4个品种被两家颇具实力的代理商以年签约额3000万元“拔剑夺标”,国中医药物流(武汉)有限公司取得了奇康清口(西帕依固龈液)的销售总代理权,并确定5年内形成1亿元的年销售规模。

  今年春节刚过,奇康哈博公司就忙碌起来,前来参观、洽谈的客商络绎不绝,经销商订货或咨询代理销售产品的电话响个不停,越来越多的医药商业公司开始青睐新疆维药。

  与奇康哈博公司的经营思路不同,新疆雪莲维药公司则把企业发展的支撑点放在新疆特有的珍贵药材雪莲上。他们和北京中医药大学、成都民族药研究院等国内外多家知名医药科研机构进行广泛合作,并成立了自己的研究所,汇集了许多在医药科研方面具有较高造诣的博士、硕士和知名专家,对维吾尔医药中的古老药方进行研究创新。如今,该公司已生产出风湿类、妇科类、肿瘤、皮肤类药物等十几个品种,有6个自主研发的产品已经上市。

  据悉,雪莲维药公司正在与有实力的大企业接洽,希望联手组建股份公司,共同把维药产品做强做大。

 

  开发热潮形成勿忘资源保护

 

  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已有多家企业涉足维药研发,如青岛健特生物、新疆天地集团、武汉人福药业等。有关专家预言,维药开发的热潮正在形成。

  武汉人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拓展维药市场酝酿已久。该公司与新疆维吾尔医院联合,投资组建了新疆维药公司,以全力推动维药产业化。新疆维药公司总经理李绪荣对维药的开发前景十分乐观。他说,借助人福科技的研发力量和成熟的市场销售网络,维药在内地的影响力正在逐步扩大,“我们将用好手中的3张牌——生产能力、维药专业人才和遍及全国的销售网络,让维药尽快走出新疆,走向全国。”

  中科院新疆理化所、中科院上海药物所也与新疆西帕维药公司牵手,投资1000万元组建了“新疆维吾尔医药研发中心”;新疆药业集团天鹿公司与新疆中药民族药研所签约,投资100万元建设“新疆优势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新疆西部加斯特药业公司分别与新疆药物研究所、中药民族药研究所、新疆疾病控制中心、新疆医科大学及石河子大学签约建立药物研究中心基地。

  与此同时,资本市场热钱也在涌向新疆维药。近两年,有意投资新疆维药产业的有精明的浙江商人、深圳风险投资公司以及韩国企业等等,掘金新疆维药的序幕已经拉开。

  为了支持维药做强做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厅在其制定的《新疆2005~2015年科技促进医药产业发展行动纲要》中明确提出,要用10年左右的时间,重点培育一批现代医药企业,作为自治区医药产业的骨干力量;力争到2015年,年产值在15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1~2家,年产值在10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3~4家,年产值在5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4~5家……重点开发目标产品40~50个,生产品种达到500个以上。

  面对当前维药发展初步显示出来的美好前景,奇康哈博公司董事长陈金成的头脑十分冷静,他提醒业内:维药将迎来大规模开发热潮,但在热潮中企业更要维护维药的资源和品牌,生产研发出高品质的维药。

  雪莲维药公司董事长饶峰对此也有同感,他认为企业不但要用好雪莲,还要保护好雪莲资源。由该公司倡议发起的“保护雪莲协会”已于去年7月成立,目的就是使全疆的维药生产企业携起手来,共同维护新疆维药的声誉和资源。

 

  编后:近年来,藏药、蒙药迅速发展起来,维药也初步呈现出了美好的发展前景,一些业内外企业和资本纷纷介入,可以说,民族医药热正在逐渐形成。那么,如何促进民族医药的健康发展,尤其是利用并保护好民族医药中的地域药材,实现民族医药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是民族医药热中必须要引起重视的一个问题。曾有专家忧虑,藏药业的过快发展,会给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带来沉重打击,可能导致部分药用自然资源的灭绝。所以,目前很多藏药企业都十分重视建立自己的藏药材种植基地。GAP种植基地的培育,既可以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又可以使企业的产业链得以延伸。在把握原材料可控的前提下,对药用资源进行深度开发,从源头抓起,可使野外采集保证不了质量和数量的劣势,被科技含量高的规模化种植所取代。有专家认为,在民族药发展中,可以把发展药材种植与退耕还林工程相结合,实行林、草、药套种,或与整治荒山荒坡相结合,这样不仅能够实现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还能够帮助退耕还林草后的农牧民增收致富,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总之,企业在挖掘“金矿”的同时,还应不忘保护“金矿”,惟有这样才能实现长期收益。

(责任编辑:)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