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二胎释放母婴健康市场潜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启动实施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消息一公布即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有分析人士预测,该项政策可能导致每年新增出生200万人口。政策实施的前两三年,新生儿出生可能会有个爆发式增长,估计将由现在的年出生1600万人增加到年出生近2000万人。这对于奶粉、儿童用药、一类疫苗和妇幼保健服务产业是重大利好,相关企业均值得重点关注。
奶粉市场
扩容160亿元
有分析认为,随着“单独二胎”政策的出台,到2017年年底,0~3岁婴儿数将比无该政策多13%左右,从而将为婴幼儿奶粉行业带来160亿元左右的新增需求。
其实,乳品生产企业对我国需求旺盛的婴幼儿奶粉市场的争夺从来就没有放松过。跨国巨头的涉足更是将这一竞争推向白热化。日前,世界最大乳业集团法国兰特黎斯集团和惠州市百吉瑞乳制食品有限公司联合宣布,将在中国上市一款婴幼儿配方奶粉。资料显示,法国兰特黎斯集团创立于1933年,2011年以49亿美元收购意大利最大乳制品集团帕玛拉特股份后成为世界第一大乳业集团。2011年该集团营业额达到157亿欧元,位居全球乳业营业额首位。兰特黎斯旗下拥有如Président(总统)、Lactel(兰特)、Galbani、Bridel等品牌。
除了法国兰特黎斯外,来自荷兰、日本的洋奶粉品牌也纷纷加快在中国的扩张步伐。
有关分析普遍认为,对于新生儿奶粉,新增需求将主要出现在国内二、三、四线城市。虽然二、三、四线城市的“单独家庭”比例比一线城市低些,但生育意愿更强。随着消费者消费意识的增强、收入水平的提高,上述市场婴幼儿奶粉消费量的增长和消费升级将较为明显。
儿童药市场
吸引更多资本投入
“单独二胎”政策的出台,在医药领域,直接受益的包括孕期诊断、婴童防病治病、医疗器械、儿科用药等,其中儿科用药市场将迎来巨大的增长空间。
从目前市场情况来分析,我国儿童药市场的空白点还比较多。在3500多种药物制剂品种中,专供儿童使用的只有60余种,尚不足2%。品种少、规格少、剂型少、难以满足临床需要,已成为儿童用药市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同时,儿童药品类发展不平衡,品种多集中于治疗感冒、助消化、消炎等领域,而与糖尿病、高血压、抑郁症等较严重的疾病在儿童身上发病率日趋走高的现状相反,目前市场上缺乏专门的治疗上述疾病的儿童药品。
儿童药遇冷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投入与收获的“不协调”。对此,业内专家表示,一方面儿童药开发面临周期长、成本高、评价难、受试者缺乏等困难,导致其研发成功率远低于成人药品;另一方面国内市场儿童药生产销售利润不高,难以吸引企业投身其中。因为以现行的药品定价机制,药物有效成分含量是制定药品价格的主要参考标准。照此标准,有效成分含量远低于成人药品的儿童药,其售价自然也要低于成人药品。但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儿童药的研发和生产成本往往高于成人药品,这就形成了一个“悖论”,投入高反而收益少。
有专家预测,随着“单独二胎”政策的出台和逐步实施,新增的上千万新生儿带来的市场机遇,将吸引更多的企业和资本投入到儿童药市场,再辅以政策支持,相信未来儿童药市场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除了儿童药以外,相关的儿童医疗设备市场也会因“单独二胎”政策的实施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例如一家生产婴儿培养箱、婴儿辐射保暖台、新生儿黄疸治疗设备的企业,近期其股票就因新政策的出台而涨势凶猛,甚至一度出现了涨停。
孕产市场
机遇无限
“我觉得短期内可能会出现一定的生育率反弹,一部分育龄妇女会赶着在这几年生二胎。”人口学专家、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彭希哲教授说。
生育市场会因此出现短期的繁荣。彭希哲说,新政的主要受益者将是城市中30多岁接近40岁的母亲,她们会想尽办法提高自己生第二个孩子的几率。
不过,“单独二胎”政策实施后,符合条件且想要生二胎的夫妇却有可能出现“力不从心”的情况。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分析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环境污染和生活压力导致男性精子数量和质量持续下降;二是目前我国不孕不育发病率高达12.5%~15%,由于女性生育年龄逐步推迟,不孕不育的发病率亦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这就给辅助生殖市场带来了无限的机遇。
在药物方面,促卵泡激素(FSH)是不孕不育症治疗中必不可少的药物,其现有市场容量超过20亿元,且每年以30%~35%的速度增长。重组促卵泡激素价格比较贵,主要由默克雪兰诺等跨国企业的产品占据市场。尿提取促卵泡激素市场则主要被丽珠集团占据,其产品价格较为便宜,但纯度和药效较重组产品稍差。未来促卵泡激素有望迎来更大的市场机会,企业应该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准备。
而能提供IVF(试管婴儿)服务的医疗机构,一直就是稀缺资源。由于我国对IVF机构资质实行严格的牌照控制,造成了IVF市场严重供不应求,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患者做一个试管婴儿手术平均要排队6个月~1年。随着“单独二胎”政策出台,这种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同时由于国家正在逐步开放医疗服务市场,这就给民营资本以及境外资本进入IVF医疗服务领域创造了机遇。
另外,随着每年新生儿数量的增加,妇产保健需求也会大幅增加,这对我国医疗保健市场上正在增加的民营医院和外资医院来说是个好消息。像新加坡的莱佛士医疗集团、马来西亚的综合保健控股有限公司和美国的谦达国际公司都已开始在中国运营。
(责任编辑:)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33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08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