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市场“板脸” GSK事件之后疑问尚存

  • 作者:中国食品药品网
  • 来源:方剑春
  • 2014-09-06 09:03

    5月14日,国内两家重量级媒体同一时间报道了GSK(葛兰素史克)行贿案件最终审查结果。这场喧嚣近一年的案件似乎画上了句号。  
    然而,句号不一定是结束。  
    14日当晚,医药界几大人气网站、微信圈、QQ群异常活跃,大家都在揣测,GSK事件会不会演变成一场席卷全行业的财务合规,打击腐败的运动。同时,一直独享高端医药市场的跨国企业在中国的好日子是否不再?  
    孤立事件不能抹黑行业  
    GSK是在我国耕耘十几年的跨国企业。据悉,去年行贿事件曝光后,GSK在华业务遭遇重创,全球战略也发生重大调整。  
    业内人士认为,GSK事件反映出中国医药市场开始对跨国企业“板脸”,这并非有意为之,而是打掉了跨国企业超国民待遇。有人说,如果倒退十年,GSK事件也许在萌芽期就被“抹平”了,根本发酵不成全社会关注的行贿大案。  
    去年,中国医药市场已经超过日本排名全球第二,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将中国作为兵家必争之地,而随着我国新医改的深入和在医药行业持续推进GMP、GSP,不论医药产业基础还是技术、研发能力都大大增强,本土企业与跨国企业的直接竞争空前激烈。以此为背景,市场的公平、规范的管理就显得特别重要。  
    “我认为,GSK案件是个孤立案件。”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常务副会长牛正乾认为,去年以GSK为代表的贿赂事件曝光与2006年全行业反商业贿赂有本质的差别。2006年是运动式的,各地都有较大动作,打击面大,但同时是一阵风;而去年的特征是“民不举,官不究”,呈现零星个案的特点,并没有形成全国联动,但是市场的规范管理可能由此形成常态化。  
    去年GSK事件风声鹤唳之际,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相关领导曾在不同场合疾呼“不能扩大打击面”。  
    事实上,GSK事件之所以在业界反响如此强烈,其根源是2006年反商业贿赂在行业内留下了痛苦记忆。医药行业近15年数据显示,2006年医药行业工业总产值、利润15年来最低。一些企业正常的市场营销停滞,医院拒绝进货,商业公司、生产企业积压大量药品。
    牛正乾指出,今天市场的规范程度与2006年不可同日而语,特别是新修订GSP实施后,药品流通规范化进一步加强,规范经营成为医药行业共识。医药企业不必为任何孤立事件而恐慌。GSK事件最重要的启示是,当前市场环境越来越规范,企业再不能通过钻政策空子,打擦边球经营。连GSK这么大的跨国企业都逃不掉,说明政府的决心有多大。
    更有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医疗体制改革还没有全部到位,给不法行为设置了温床,但这种情况不会长久。
    悬殊价格比误解待澄清
    在业界对于GSK事件的诸多反思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牛正乾的“十问”。“从目前公布的案件情况看,我的‘十问’大部分没有答案。”牛正乾指出。
    不过,其中关于跨国药企药品超高价的质疑在最新的媒体报道中却有揭露:GSK主打品种之一贺普丁(拉米夫定)在中国的销售价最高高于国外7倍多。然而,记者多方核实,发现有所误解。误解的原因在于,中国市场计价单位是“1盒”,而国外是“1片”。以美国某网上药店与国内多家药店比照,100毫克一片的贺普丁分别为17元多和13元左右;同时,13元/片也低于日本、英国、法国等国售价。这说明有些媒体的报道存在偏差。
    一方面,合规的学术营销确为新药推广所必须;另一方面,一些跨国公司以学术营销为外衣的带金销售一直存在。有业内人士表示,跨国企业实际上非常重视合规,运转体系严丝合缝。跨国药企在中国的惟一行业组织——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与开发行业委员会(RDPAC)甚至规定了专家讲课费的统一标准。
    另有业内人士表示,医药营销中何为“学术”,何为“灰色”很难界定。医药是知识密集性行业,不断涌现新技术、新药品,医生必须要不断学习,认识新产品,而医生的再教育大多由企业来完成,这是全球的惯例。
    牛正乾表示,营销行为合理合法是未来企业必须面对的课题。现在,有些合理不合法的企业行为必须调整。而就医药行业来说,也殷切期望和政府部门一起营造公平、合理、规范的医药市场环境。

(责任编辑:)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相关阅读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