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购销主体多元化 粮食信贷亟待破解五大难题

  • 作者:白焰 杨建光
  • 来源:中国食品报
  • 2014-09-06 09:20

    2003年,是新疆粮食流通领域里改革至为重要的一年:全面取消了定购价和保护价,粮食价格随行就市。虽然在全区6个地州仍保留了7.724亿公斤的小麦定购任务,但定购价格却是随着市场价格进行浮动,定购任务由区财政每公斤小麦补贴的0.10元也将直接补给粮农。这意味着原来的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将全面走向市场。
    粮食流通领域里的市场化运作,随之而来的是粮食购销主体趋于多元化,国有粮食收储企业面临来自市场的多方面挑战。这不仅给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带来了经营上的风险,而且也给开展粮食收储贷款业务的农业发展银行带来了资金运行上的风险。金融部门要化解这种风险,必须首先破解五大难题:
    一、粮食收储企业的改革,给农发行的贷款带来多重风险
    粮食流通领域里的市场化,必将带来国有收储企业的深入改革。转型变动中的企业,也必将使农发行的资金运作更具风险性。具体表现在:一是粮食收储企业要从长期的计划经济中进入市场,其改革成本巨大,而改革上的补偿和企业自身实力又十分有限,这必然形成企业改革成本向农发行转移的潜在风险,如果监管不力,就会有挤占挪用收购资金的可能。如果企业改革不规范,进行暗箱操作,农发行的信贷资金面临的悬空和流失风险会进一步加大。而农发行要维护和保全债权却十分困难,通过法律手段维权又面临诉讼时间长、执行难的问题;二是粮食购销市场化后,经审计认定的粮食企业新增财产挂账贷款,附营业务停息挂账贷款,国家虽然在5年的过渡期内给予利息补贴,但5年后本金能否归还农发行令人担忧,尤其是那些在市场竞争中,运行效益不好的粮食收储企业问题将更大;三是长期以来,农发行发放贷款执行的是“敞开收购,足额供应”的政策,而粮食收储企业一直受政策性和计划性制约,“敞开收购”与“顺价销售”矛盾突出,造成收储企业的大批粮食或不能“顺价销售”,或粮食积压,农发行过去发放的巨额资金变成库存物资。而压存的粮食如果过期就会陈化变质,即便是不考虑市场因素,目前国有收储企业也不能足额归还农发行连年发放的收购贷款。
    二、收储企业进入市场后,信贷资金的监管难度进一步加大
    收储企业进入市场前,国家政策性、计划性指导因素大,资金实行封闭运行,信贷资金相对来说监管难度要小得多。而现在,企业进入市场后,资金将难以封闭运行,在资金监管上面临严峻挑战。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在资金投放上,虽然目前农发行仍然只给国有收储企业投放资金,但随着市场公平竞争成分的增加,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国有企业影响程度的不断减弱,和在竞争中一些国有收储企业的运行不善,农发行要随着粮食购销市场的推进而发展,就不可能在粮食信用贷款上仅仅只给国有收储企业提供资金。粮食购销领域里的多元,必然导致农发行资金投放主体的多元。资金投放主体复杂化趋势,在资金监管上也必然面临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二是在资金运行上,随着粮食购销市场的全面开放,企业在经营范围和资金运行方式上将会多样化、复杂化,粮食的代购、代销、代储、联合经营和跨地区、跨省区调销等将会大量增加。资金的监管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将变得难于把握;三是在库存监管上,在同一收储企业遗留的库存中保护价、非保护价与定购价粮食难以区分,新粮与陈粮库存难以区分,造成库存监管上的困难。同时,粮食购销市场全面开放后,粮食流动会进一步加快,许多不确定因素都会加大库存的监管难度;四是在销售回笼上,收储企业进入市场后,回笼资金的来源、性质、用途等多样化,回笼渠道多种多样,多头开户现象也将难以避免,使得防范收购资金体外循环的难度加大。
    三、贷款封闭运行难度加大粮食购销市场化后,粮食的收购价格将全面放开,政府也不再制定统一的收购价格。收储企业则按照“购得进,销得出”,“以销定贷”的方式运作,企业对收购的粮食品种、数量和价格有充分的自主权,市场的变化和企业经营得好坏,对贷款数量有着决定性作用,粮食价格实际上处于动态之中。这样,像以前那样,农发行按收购计划和统一的收购价格进行资金供应,已经不能切合实际,也必将与实际操作发生冲突。另外,粮食购销市场化后,粮食产区与销区企业之间的业务经营活动也将频繁发生,农发行按照过去的“钱随粮走”的原则进行监管变得十分困难,单凭开户行实行跟踪监管,显然力不从心。总之,市场要求的资金的开放式运行与传统的粮食收购贷款“封闭运行”之间的冲突,在现实中将会变得十分突出。
    四、粮食购销市场化后,企业的贷款担保和自筹资金困难,使金融效益面临挑战
    就目前看,绝大多数粮食收储企业程度不同地面临着自有资金少、人员多、底子薄、负担重等困难。市场化运作后,企业在松绑的同时,也面临日趋激烈的竞争,经营稍有不善,原有的不少收储企业便会有倒闭的危险。农发行为了保证自己的资金安全,要求收储企业要有相当的风险保证金或资产抵押,这中间存在两个问题,首先是企业是否有这么多的保证金或资产进行抵押,二是即使抵押后,企业是否能够如期还贷。而如果农发行怕担风险而大量限制放贷,这又必将影响其效益。在市场化后,风险抵押上的困难,使农发行的资金运作处于两难境地。
    五、粮食流通领域里的市场化,让农发行同样面临改革难题
    粮食流通领域里面临的改革,决不仅仅只对收储企业而言,对农发行也同样提出了改革难题。目前,农发行的资金运行模式,实际上是在过去粮食购销市场没有放开的形式下形成的,带有很浓的计划性。现在,粮食购销实现了市场化,收储企业也进行了市场化经营,那么,如果农发行的资金运行仍然沿袭原来的模式,就必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难题,必然会直接影响到自身利益,并阻碍自身的发展。所以,农发行要适应这场改革,破解面临的种种难题,首先必须破解自身改革的难题,走出一条适应市场需要的改革之路。
    随着粮食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发行的信贷管理工作正面临一场严峻挑战,农发行必须采取相应对策顺应改革潮流,才能有效破解种种难题。要调整信贷投向,拓宽信贷服务领域,不断加强对风险的预测和防范能力。要采取多种措施,积极营造良好的金融运行环境。

(责任编辑:)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