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阳医院成功实施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手术

  • 作者:吴玉华
  • 来源:中国医药报
  • 2014-09-06 08:33

    据中国医药报讯  近日,一位身患巨大肝癌的患者经北京朝阳医院采用离体肝脏巨大肿瘤切除加自体肝移植手术,得到成功救治,顺利康复出院。这种手术方法在国内十分少见。
    65岁的杨老先生因右肝巨大原发性肝癌入院。经影像学检查发现,该肿瘤直径约20厘米,如小孩头大小。右半肝完全被肿瘤占据,且肿瘤与血管关系密切。考虑如果在体内切除,出血量将十分巨大,很可能出现凝血功能紊乱,威胁患者生命。术中如果出现第二及第三肝门损伤、下腔静脉损伤,出血将异常凶险,手术操作将十分困难。
    患者并非高龄,一般状况尚佳,如就此放弃手术,在采用介入治疗和射频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肿瘤将继续生长并出现肝内播散及远处转移,后患无穷。在肝胆外科陈大志主任的主持下经全科多次讨论,医护人员对患者身体状况进行反复动态评估,定下了最终的治疗方案:开腹探查,离体肝脏巨大肿瘤切除加自体肝移植术。
    经过周密的术前准备,相关科室专家多次会诊讨论此种手术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案的每一细节,以确保万无一失。开腹探查的结果和术前检查的情况基本一致,巨大的肿瘤完全占据了右上腹的空间,右半肝的正常肝脏组织所剩无几,且与下腔静脉关系密切。手术切除肝脏病变部分重2500克,残留的正常肝脏重量为500克。整个手术时间为12个小时,出血量仅400毫升。
    术后患者转入SICU监护支持治疗。在医护人员严密监视和细心护理下,术后第1天患者就恢复了神智,并很快脱离了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各项化验指标逐渐正常;术后第5天即转回肝胆外科普通病房治疗。术后复查影像学检查,下腔静脉、第二肝门、门静脉、肝动脉等状态良好,残留肝脏储备功能满意。患者目前已恢复正常进食和活动。
    国内此前报道,通常离体肝切除加自体肝移植术都采用体外转流,以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但在这例手术中,并未对患者进行转流处理。据了解,这种处理方式对于术者手术技术和麻醉医生麻醉技术水平要求极高。
    相关链接: 
    肝脏离体手术技术最早在1988年由德国汉诺威医学院Pichlmayer报道,后来在欧洲相继有少量个案报道。在我国,卫生部黄洁夫副部长于2005年10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功完成我国首例离体肝切除、自体肝脏移植术。据检索文献此种手术方式在我国仅几个大型医学中心有少数成功病例报道,总数不超过10例;在北京地区,仅有解放军总医院开展过1例成功手术的报道。 
    

(责任编辑:)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