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维持治疗 重视安全可操作性 ——丁丙诺啡纳洛酮舌下片临床研究方案设计要点
盐酸丁丙诺啡是阿片受体的部分激动-拮抗剂,其舌下片被批准用于阿片类依赖的脱毒治疗。丁丙诺啡安全性较高,但也存在一定的滥用风险。盐酸纳洛酮是短效阿片受体拮抗剂,其本身并无激动作用,能竞争性拮抗各类阿片受体。
丁丙诺啡纳洛酮舌下片是丁丙诺啡与纳洛酮41(以碱基计)的复方制剂,当舌下含服时纳洛酮很少被吸收,此时,丁丙诺啡复方与相同剂量单方疗效类似。但如注射复方药物,纳洛酮会优先且完全地与受体结合起效。此时,复方药物不仅不会产生欣快感,反而会立即引发强烈的戒断症状,因此采用丁丙诺啡复方治疗,可以防止吸毒者药物滥用。
丁丙诺啡纳洛酮舌下片已获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上市,推荐用于阿片依赖的维持治疗。目前国内也有多家相关产品申报临床。在临床研究方案设计及实施过程中,企业和研究者共同遇到了一系列实际操作性的问题。为了促进此类药物的规范研究,提高研究方案的可操作性,结合我国戒毒治疗现状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经过与药物依赖治疗方面的临床专家、部分研究企业多次交流和讨论,我们提出了如下几个方面的研究设计要点,供研究者和企业参考。
1.适用人群 本品为复方制剂,适应证应定位于阿片类依赖的维持治疗。因此本品适用人群应为需进行阿片类药物依赖维持治疗的人群。
2.研究时间 阿片类药物依赖是一种慢性、高复发性疾病,其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结合卫生部发布的《阿片类药物依赖诊断治疗指导原则》,纳曲酮维持治疗的时间一般为3~6个月,参照指导原则及国内外同类药物的研究设计,建议采用不少于12周作为研究时间,以便观察维持治疗的疗效。
3.对照药选择 在国外完成的丁丙诺啡纳洛酮维持治疗的临床研究中,对照药既有采用安慰剂的,也有采用阳性药物(多采用美沙酮)的。因此,在不违反伦理学原则的前提下,可使用安慰剂作为对照,也可使用疗效明确的药物作为阳性对照。
4.研究场所 目前我国的戒毒人群大多在戒毒所治疗,但戒毒所为强制戒毒机关,难以观察维持治疗中发生复吸的情况,且戒毒所并非试验研究、医疗机构,不具备可操作性,故试验地点应选择开放、半开放的戒毒场所、社区和门诊。
5.疗效评价指标 根据目前国际通用的疗效评价标准,主要指标可采用维持治疗的观察指标,即:尿检阴性率(一周2次)、保持率——连续7天以上(含7天)未服药即视为脱失等。次要指标为:渴求量表、戒断症状量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稽延性戒断量表等。
6.药代动力学研究受试者的选择 既往我国此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只在阿片依赖患者中开展,而此类药物在国外完成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中,受试者既有健康者,也有阿片依赖患者。考虑此品种在健康者中单次给药的成瘾性风险极低,因此,对于受试者的选择不做硬性规定,主要应参考安全性、实际可操作性和伦理学方面要求,最终所得数据应能够与国外相关研究对比。
丁丙诺啡纳洛酮作为阿片类依赖维持治疗的一种方法,目前在国外有比较广泛的应用。本文所述临床研究方案设计的考虑要点,仅涉及几个关键要素。总体上,方案设计应参照相关指导原则认真制定,严格执行,最终所得数据应能够与国外相关研究数据有可比性。
(作者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药品审评中心)
相关链接
阿片类药物包括天然类如鸦片、吗啡(阿片中的生物碱)、海洛因(吗啡的衍生物)以及人工合成类如美沙酮、度冷丁等。此类药物具有镇痛、止咳、止泻、麻醉等多种药理作用,同时也具有较强的成瘾性,滥用后易产生依赖。阿片类药物依赖是一种慢性、高复发性疾病,其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对此类药物依赖的治疗推荐采用医学、心理、社会等综合措施,包括停止滥用药物,针对戒断症状给予脱毒治疗,针对心理依赖及其他躯体、心理、社会功能损害进行康复和防复吸治疗,最终实现吸毒人员的康复和回归社会。
(责任编辑:)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33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08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