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免疫细胞治疗乙肝取得新进展

  • 作者:黄显斌 洪建国
  • 来源:中国医药报
  • 2014-09-06 08:40

    由解放军第302医院完成的“人体免疫应答影响乙型肝炎临床转归及抗病毒疗效”成果,从发现三种新的免疫细胞可以预测乙型肝炎的疾病转归、完善辅助诊断乙肝患者免疫状态的指标、阐明乙肝免疫致病机制、提出抗病毒治疗的“爬坡假说”,到研发CIK治疗慢性乙肝的新方法,从而使我国免疫细胞治疗乙型肝炎取得新进展。此项目不久前获得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为阐明乙肝免疫致病机制并在理论上获得突破,同时研发新的治疗技术以优化现有抗病毒方案,该院肝病生物治疗研究中心主任、全军传染病研究所所长王福生领衔课题组,紧紧围绕临床乙肝的难题开展研究。他们以免疫细胞治疗为切入点和方向,历时12年,利用临床上对患者实行“一体化”管理的机制优势和国家级实验平台这一硬件优势,对大样本乙肝人群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突破了一批乙肝临床免疫学研究、诊断和治疗的关键技术,并取得了一系列带有原创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的研究成果。   
    
    他们发现了首程序性死亡分子(PD-1)、树突状细胞(DC)和调节性T细胞(Treg)三种免疫学指标与乙肝的临床进展和转归有密切关系,并且在国际上首次阐明了三种指标在乙肝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该项发现可提前预测乙肝转归,有利于临床及时诊断,提高乙肝疾病治愈率;通过对4076个病例进行系统分析,提出了我国乙肝人群T细胞和DC亚群参考值范围,填补了国内外空白;提出了乙肝抗病毒治疗的“爬坡假说”,该假说指出:慢性乙肝的抗病毒治疗需要跨越病毒学因素、肝脏病理学、人体抗乙肝病毒免疫紊乱这三座“大山”才有可能使患者康复。“爬坡假说”提出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两步走”的策略,明确了免疫治疗的时机,成为本领域国际上的一个创新的理论,可以用来优化治疗方案;在这些基础上,他们还在国际上率先完成了CIK细胞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试验,研发了CIK治疗慢性乙肝的新方法,整体疗效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其成果被应用于我国CIK细胞治疗肝病的行业规范和技术标准,部分发现和理论被编入医学院校教材。  

(责任编辑:)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相关阅读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