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服务应以患者为中心
随着近年来医疗服务理念不断发展,药学服务作为新型学科之一,可对现代医学新观点予以直接而充分的体现,促进医疗服务更加人性化、成熟化、高效化。因此,药学服务必须以患者为中心。
学会换位思考
国家食药监总局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中心专家顾问康震给记者讲述了几个案例:
案例1: 医生为一名2岁的患儿处方维生素C泡腾片,但从开出处方到拿药的过程中,无论是医生还是药师均没有向患儿家属做出必要的沟通和交代。
患儿父母回家后,把维生素C泡腾片作为口服药物让孩子用温水吞服,由于泡腾片遇水出现大量气体,最终导致这名患儿窒息死亡。谁能想到,如此普通的用药问题,竟然会酿成悲剧。
案例2:一位老人因长期口服抗焦虑药黛力新(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造成习惯性便秘,于是到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更换药物。医生问:为何要更换此药?最近有何不适?老人回答:心慌、发抖。于是医生认为,心慌不应该更换黛力新,而应该口服降低心率的阿罗洛尔(αβ受体阻断剂,用于原发性高血压、心绞痛、心动过速、原发性震颤等治疗。老年患者多见心功能等低下,阿罗洛尔易引起血压过度下降和心动过缓),于是处方了阿罗洛尔。
老人回家查阅药物说明书,看到副作用感觉有些担心,便打电话咨询药师。药师经过详细的探询,发现老人之所以会心慌、发抖,是因为老人长期口服黛力新出现严重便秘后,自行停药导致的。由于该医生没有很好地问诊老人,也没有考虑到黛力新停服后所产生的戒断症状等问题,就随意根据老人的现状病情加开阿罗洛尔药物,若不是药师的及时介入,就会酿成不良的后果。
案例3:一名患者做完支架手术回家后每天晚上都睡不着觉,说支架在心脏里响,可他的医生却不相信。后来这名医生也得了心肌梗死,放了支架,才知道晚上一个人的时候,支架真的会在心脏里响。
由此可见,医生如果只懂病而不懂患者的话,就变成开药机器;药师亦是同理。药师如果只懂药而不懂患者的话,就会变成药品搬运工。要想真正做好医学、药学服务,医生和药师必须学会换位思考,学会以患者为中心。
但目前的现状大多是:由于患者数量大,诊疗服务时间十分紧凑,不少医生都没有真正去了解患者存在疾病背后的原因,最终导致
药物治疗方案有误;而药师仅仅是按处方抓药发给患者,只做了简单的机械工作而已,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应用其医药专业知识和临床思维,来判断并解决患者存在的问题。
患者为先的药学服务
有业内人士指出,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患者不遵医嘱用药。患者只有掌握药物的正确用药方法,药物治疗效果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来。而门诊患者一般比较多,通常情况下药师只将用药方法记录在药袋上,并没有给予患者足够的说明,进而导致患者拿到药后,不了解用药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例如大部分患者感到病情好转时,往往自行停止服药,结果影响了治疗效果。2.患者不理解特殊药物的用量用法。例如阿伦磷酸钠片是一种骨质疏松的治疗药物,患者要在饭前服用,使用白开水送服以加速药物的吸收,而且服用后不能立刻躺卧以避免导致食管发生不良反应。如果没有详细交代,患者是不可能完全正确用该药的。因此药师在对患者配发药物时,要告知患者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在保证安全用药的同时更可以将药物的治疗效果充分发挥出来。
相应的,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主要应该体现为:1.药师对处方展开严格审查。由于临床医师每天要接待许多患者,在忙乱中很可能出现错失,致使用药出现疏漏或有错误存在。同时由于部分医师可能无法对全部药品成分予以全面掌握,在处方中可能发生给药重复等问题。临床药师应对处方展开严格检查,对用药合理性展开分析,当有用药不当或错误之处,应及时向临床医师反馈,同时给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另外,临床药师平时要和临床医师多进行沟通,对药物特点、作用机理等知识予以共享,实现用药一致性。2.药师需要对患者用药过程予以正确指导。在部分药房中仅是将药物名称与使用剂量予以说明,而对于药物具体使用方法往往缺乏必要介绍。药师应对患者关于药物的疑问予以有效解答,对患者用药给予正确指导,从而提供优良的药物服务。在和患者转交药物时,临床药师应提醒患者或家属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服药,不可轻易换药、加减药量或停药,同时对药物正确储存方法进行讲解,提醒患者在药物有效期内服用等。3.生活中老年慢病患者出现药物治疗问题的案例比较多。有些患者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不仅要面对生理问题,甚至还有心理疾病。药师需要理解和懂得患者的心,需要有爱心、同情心,更要善于沟通。从某种角度看,理解患者的心情,学会缓解患者的情绪,甚至比起吃药对于疾病的治疗而言更重要、更有效。
总之,药师需要与患者之间建立一种契约治疗关系,患者对自己的疾病治疗也负有责任,应该积极参与疾病的治疗过程。药师不仅需要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更需要具备职业道德,需要具备职业敏感性,具备临床分析、临床判断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同时,需要挖深挖透患者存在问题背后的原因,善于总结和归纳,才能最终找到问题的本质,才能真正懂得患者,以帮助患者达到安全合理用药的目的。
(责任编辑:)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33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08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