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科研机制 挖掘中医药宝库——专家谈诺奖对中医药发展的启迪

  • 作者:王泽议
  • 来源:中国医药报
  • 2015-10-14 14:47

   屠呦呦语录

   青蒿素的研制成功,是多年研究团队集体攻关的成绩。青蒿素获奖,是中国科学家群体的荣誉,标志着中医药传统科学得到国际科学界的高度关注和认可。今天得到诺贝尔奖,是我们国家与全国人民、科学家的共同的荣誉。

  我希望能因此次获得诺贝尔奖形成一种新的激励机制,激励年轻一辈,在各个领域为国家创造更多的创新成果。这是我的最大愿望。

  传统中医药是宝库,但不是拿来就能用。中药中常山用的最多,但没有成功。青蒿是经过191次实验才发现有效部位的。希望从中医药伟大宝库中发掘出更多的有价值的成果为人类造福。


  10月8日上午,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联合召开祝贺屠呦呦研究员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座谈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刘谦,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副局长孙咸泽出席会议。屠呦呦研究员亲临现场,畅谈科研经验,交流获奖感受。国医大师路志正等来自医药界的专家汇聚一堂,向屠呦呦表示祝贺,并结合诺奖,畅谈对中医药发展的感想及建议。

   启迪1:用现代科技挖掘中医药宝库

  据了解,当年屠呦呦团队选中青蒿作为重点研究药物之一,是因为青蒿治疗疟疾早在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就有记载,以后历代多有应用。而青蒿素的发现也是屠呦呦从《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水一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描述中获得启迪,重新设计提取工艺,通过现代手段获得的。“这项研究源于中医药,从理念、思路、方向,乃至关键工艺的突破都受到了中医药的启发。”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说。

  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认为,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争取提高。“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和整个中医药伟大宝库相比,不过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中医药事业挖掘、整理、提高的空间十分巨大。”

  “诺贝尔奖是对中医药这个中华民族宝库的肯定。”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詹启敏表示:“通过结合人类在疾病防治方面的需求,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来开展对中医药宝库的挖掘,并进行科学和创新研究,在这一点上,我想可能在科技界、医学界都会有重新的认识和高度的认同。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样一个历史契机来推动中医药的科技创新。”

  “屠老师获得诺贝尔奖,激励我们更深入地汲取中医药的精华,更大胆地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并把两者完美结合起来,相信会出现更多的成果,会为人类的保健事业做出更多的新的贡献。”张伯礼同时向社会呼吁:对中医药给予更充分的理解和尊重,更要给予持续的支持,希望更多的学科加入到中医队伍中来,共同研究、共同挖掘。

   启迪2:创新需要百折不挠的精神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医大师陈可冀与屠呦呦在上世纪50年代就相识了。“我非常了解她,她有百折不挠的精神,所以在青蒿素研究中做了191次试验,最终取得了成功,真正叫做百折不挠。”陈可冀说。

  据了解,在青蒿素研究过程中,为了不错过当年的临床观察季节(如果错过就要再等一年),屠呦呦及两位同事自愿以身试药。孙咸泽表示,屠教授作为组长是团队的领导者,亲赴海南疟区进行临床验证,并且不顾得过中毒性肝炎亲自试服药物,充分展示了她献身科学的自我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

  张伯礼介绍,当年在大缸里做提取实验,由于通风条件不好,挥发的乙醚导致屠老师得了肝炎,课题组几个主要研究人员的身体也都受到了损害。“现在条件好了,不会再出现这种情况,但是这种奉献精神还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的。”张伯礼说,中国中医科学院已号召全院员工学习屠呦呦淡泊名利、潜心研究、克服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不怕把冷板凳坐穿,围绕一个固定的目标去不懈攻关。

  刘谦表示,屠呦呦团队体现出的为科学献身的精神非常感人。“青蒿素这个项目的成功,再一次告诉我们,平凡中孕育着伟大。重大的成就无一不是坚实的、平凡的工作的积累。”

  刘谦说:“青蒿素项目挽救了几百万人的生命,使全世界数亿人受益。正如卫生计生委李斌主任所说,它不仅有科学价值,还有生命价值,这就是科技工作者的宗旨和追求。”

   启迪3:科学研究应以需求为导向

  刘谦认为,青蒿素项目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多学科协同创新,传统医学和现代科技紧密结合,基础研究和应用转化包括临床验证紧密衔接。“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范例。这个项目抓住了疾病防控的需求,系统集成多学科、多机构、多领域的优势,协同创新。”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陈凯先表示,屠呦呦教授获奖对我们至少有两个启发。一是研究过程历经20多年近200次的失败和探索,她坚持独辟蹊径,不盲目跟风、不急于求成,淡泊名利、坚持不懈、潜心研究,这是一个科学家非常宝贵的品质。二是科学研究要坚持探索未知、不断创新,以造福人类为价值导向和根本宗旨,瞄准人民的重大需求,解决人民面临的重大疾病威胁。扎扎实实地解决社会的需求,真正为人类做出有价值的科技贡献,这就有可能获得国际上的高度评价。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高福强调,去年在西非流行的埃博拉、今年的中东呼吸综合征再次提醒我们关注公共卫生事件,这也是此次诺贝尔奖给大家的风向标。“我们的科研到底应该从哪出发?我认为我们要做接地气的科学,科学选题源于生活,要解决人民生活健康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条。”

  启迪4:创新科研机制与评价体系

  专家们一致认为,青蒿素研发成功的一大原因是举国体制。在当前的形势下,如何创新科研的体制、机制和人才评价标准,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焦点。

  陈竺指出,举国体制在当年困难的条件下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今天我们也在进一步探索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举国体制。因为真正的药物研创,要经历从选题到确立技术路线,从药材到提取化合物,从药理、毒理、临床前实验一直到临床研究的漫长过程。青蒿素就是几十家科研机构、几百位科学家共同奋斗的成果,团队精神的发扬实际上和个人作用的发挥是紧密相连的,学术带头人、领衔科学家,尤其是在核心位置的领衔科学家发挥的领导作用同样也是载入史册的。

  陈凯先表示,应进一步总结和发扬屠呦呦团队成功的经验,推动科研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和评价体系的完善。怎么样用转化医学的模式把技术研究和临床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怎么样发挥我们举国体制的优越性等,有很多需要认真总结和发扬的东西。

  詹启敏认为,尽管当时整个人才团队、科研条件跟今天比有很大差距,但是解决了国家的重大需求,这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成功案例。类似案例在其他领域还有很多,如“两弹一星”、“航天飞机”、“登月工程”等。结合目前的科技创新,需要开展科技体制改革,形成一个多元化、多层次、很精细的分类。

  张伯礼认为,团队精神永远不会过时,要继承发扬当年那种举国体制的奉献精神、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同时也充分尊重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把集体和个人的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创立新的研究模式,推动更快、更好地取得突破性的成果。同时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让更多的年轻人愿意投身到科学研究事业当中,愿意为科学研究做出奉献。

  举国体制中个人的发现发明和集体协同如何正确把握?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日友好医院院长王辰说,科学上的关键问题,往往是少数人或者某个人在关键点的天才思考、天才发明。如何才能既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同时又不湮没和否定个人的关键性作用,让这两种优势比翼齐飞,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刘谦认为,首先要有创新的组织机制。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如何发挥体制优势、制度优势,系统集成联合起来办大事,联合攻关、协同创新,需要组织机制的保障。其次要优化政策环境,为科学家勇攀高峰创造更好的条件,还要改进科技评价标准。“科技评价是一个指挥棒,具有导向作用。我们看诺贝尔奖获得者,是基于时间和实践的考验,是基于成效的一种评价,其价值在实践当中充分体现出来。诺贝尔奖会进一步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要以机制体制的创新来推动科学技术的创新,切实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落实好。”

(责任编辑:)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