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西部、老人、慢病患者将是我国中医药科普工作重点

  • 作者:王泽议
  • 来源:中国医药报
  • 2016-04-07 14:21

  本报讯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日前在京公布的全国中医养生保健素养调查结果显示,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存在较大的城乡和地区差异,城市居民显著高于农村居民,东、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同时,年轻人的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要高于老年人。对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表示,农村、西部、老人和慢病患者将是下一阶段我国中医药科普工作的重点。

  首先,将加大农村和西部等重点地区的中医药科普工作力度。建立优先、重点支持中西部、农村的工作原则,加强对中西部地区中医药科普的项目活动和经费投入。加强对较低文化程度居民的中医药科普工作,研究编制适合该类群体知识掌握特点和能力的宣传材料。

  其次,将中老年人和患慢病群体作为中医药科普工作的重点人群。关注不同体质、不同地区、不同健康问题的中老年及慢病患者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促进工作的专门问题和核心信息,研究和制定中老年及慢病患者的素养促进模式和方法。

  第三,将加强中医药科普内容的针对性。重点加强中医养生保健基本理念、常用养生保健内容与方法、中医养生保健家庭适宜方法、运动养生保健方法、情志养生保健方法等内容的宣传教育工作,同时提高居民获取、甄别、理解和应用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和信息的素养水平。

  第四,进一步发挥医疗机构、大众传媒在中医药文化宣传和知识普及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医疗机构这一重要的中医药科普平台,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和知识普及工作。按照《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有关要求,通过宣传折页、招贴画、橱窗展柜、实物、触摸屏、视频网络,宣传和介绍中医药的基础知识、养生保健方法。同时,加强与大众媒体的合作,主动向媒体提供中医药文化科普专家资源,共同制作推出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中医药文化科普图书、栏目、网站等,向百姓传授科学准确权威的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

  第五,探索建立中医养生保健水平持续监测制度,提高科普工作的针对性。积极争取工作经费,推动调查工作常态化、制度化。通过对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的持续监测,掌握群众中医科普需求的动态变化,提高中医药科普工作的针对性,不断提升公民中医养生保健水平。同时,结合全国健康素养和中医养生保健素养调查的工作经验,积极探索民族医药养生保健素养调查方法体系,培养民族医药养生保健素养调查队伍。

(责任编辑:)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相关阅读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