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胶囊研发应用值得重视

  • 作者:王华锋
  • 来源:中国医药报
  • 2016-07-19 11:30

  继2012年浙江新昌和2014年浙江宁海破获“问题胶囊”大案后,今年6月,浙江天台警方又破获一起生产、销售无证胶囊案件,当地警方捣毁生产窝点1个、生产线4条和仓库5个,现场查获可疑空心胶囊1595箱和206袋,共计1.36亿粒,涉案金额达135多万元。有业内人士指出,“问题胶囊”事件层出不穷,暴露了当前国内明胶胶囊市场上的乱象。要想杜绝此类问题的发生,除了要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以外,还要特别重视包括淀粉胶囊在内的植物空心胶囊的研发和应用。

  淀粉及其衍生物作为制备植物胶囊的重要原料之一,已经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研究,并取得了积极进展。华中农业大学李斌教授介绍说,淀粉是葡萄糖单元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由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构成。淀粉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具有原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产品利用率高、性质稳定的得天独厚的优势,能适应市场运作及工业化应用。因淀粉葡萄糖分子中含有活泼的-OH基团,因此在一定条件下可与多种化学试剂发生交联、氧化、酯化、醚化、接枝等化学反应,得到不同性能的淀粉衍生物,也可通过多种改性方式作用于淀粉,得到具有多重性能的复合改性淀粉,因此淀粉及其衍生物改性淀粉是最具潜力的药用胶囊原料替代物。

  淀粉原料来源不同,淀粉和改性淀粉的性质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淀粉及淀粉衍生物作为空心胶囊的主要原料,对其淀粉来源、粘度、取代度、分子量均有不同要求。李斌指出,目前研究最多的是巳酯化和醚化的淀粉衍生物,如羟丙基淀粉、羟乙基淀粉、辛烯基琥珀酸酯淀粉等作为胶囊壳材料,其中羟丙基变性淀粉研究最为突出。羟丙基淀粉是淀粉在碱性条件下与醚化剂环氧丙烷发生醚化反应而得到的一类非离子性淀粉衍生物,由于在淀粉分子中引入了亲水性羟丙基基团,从而减弱了淀粉分子间的氢键作用,使得淀粉糊液的流动性、透明度、稳定性、保水性均有所提高。

  淀粉及淀粉衍生物作为药用胶囊原料替代物之一,国内外对其研究越来越深入。甘肃省马铃薯变性淀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曹余指出,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淀粉及淀粉衍生物品种的选择。由于原淀粉和改性淀粉粘度较高,为了提高其适用性,还要对淀粉及淀粉衍生物进行降粘处理,通常采用的降粘处理办法为氧化、酸解和酶解工艺。有研究者分别以绿豆、甘薯和荸荠淀粉为原料使用传统蘸胶成型工艺制备淀粉胶囊,因淀粉糊液粘度过高,不易控制,因此需要加入凝胶剂改善淀粉加工性能。为了改善淀粉加工品质,新的淀粉加工工艺不断被尝试和研发。另有研究者通过对马铃薯、木薯、玉米淀粉成分对比,选用了木薯为原料的羟丙基淀粉作为空心胶囊原料,制备的羟丙基淀粉胶囊与传统明胶胶囊相比,性能相当。还有学者以异淀粉酶对玉米淀粉进行酶解改性处理,对酶解条件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添加辅料卡拉胶、氯化钾、甘油、海藻酸钠、聚乙烯醇制得淀粉植物胶囊膜,该淀粉胶膜与明胶胶囊相比成膜性、阻水性、膜强度明显增强,崩解时间缩短。

  据介绍,国内有学者发明了一种以а-淀粉酶、β-淀粉酶和异构酶处理的淀粉,得到粘度在1000~7000厘泊的淀粉胶液,通过添加增强剂,可使淀粉胶膜的拉伸强度达到20~40兆帕斯卡,该淀粉胶可作为空心胶囊材料。另外,还有学者发明了一种以低粘度淀粉或改性淀粉为原料,加入增塑剂和凝胶剂后,再通过淀粉酶处理混合溶液,得到一种粘度为1000~7000厘泊的胶液。该研究以常规胶囊生产方法制备空心胶囊,并对蘸胶温度、蘸胶时间、烘干温湿度等生产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一种制备植物胶囊的原料及工业化生产工艺。同时,有研究人员发明公开了一种以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为主要原料,添加量为5%~15%,加入增塑剂、凝胶剂、消泡剂、表面活性剂、遮光剂等辅助材料制备淀粉基植物胶囊的方法。还有研究人员公开了一种淀粉经过酸处理、酶解、氧化处理后的淀粉衍生物为原料,通过添加山梨醇、甘油、钛白粉等辅料制备植物胶囊的方法。该研究对淀粉处理工艺及胶囊制备工艺进行了说明,通过与现有淀粉胶囊和动物明胶胶囊产品进行对比,产品在稳定性、气味、重金属含量、交联反应等方面和现有产品没有明显区别。

(责任编辑:)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