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长歌颂英雄—— 追忆“齐鲁时代楷模”赵志全

  • 作者:刘云涛 陈杨
  • 来源:中国医药报
  • 2016-08-03 09:51


   图为赵志全同志(中)生前在基层药店调研药品安全问题。

  图为报告会上,赵丽丽在追忆赵志全关爱人才、支持科研工作的感人事迹。


   “一个共产党员爱的境界是爱人民。”这是原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赵志全同志一生的写照。他生前将这一境界,具化到“做放心药、良心药,振兴民族医药”的目标追求当中,凭着“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的闯劲,用27年时间,把一个净资产19万元、濒临倒闭的小厂,建设成为一个净资产60亿元、年缴税9.2亿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制药集团公司,为振兴中国医药事业、解除患者的疾苦、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的事迹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高风亮节的优秀品格,体现了现代企业家的创业创新精神。

  这是一次精神的震撼,这是一次灵魂的洗礼!

  日前,在山东省委宣传部、临沂市委共同于济南市举办的“齐鲁时代楷模”赵志全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上,临沂市费县县委副书记陈海玲、鲁南制药集团副总经理张则平、鲁南制药集团科研部科研项目负责人赵丽丽、赵志全的女儿赵龙、临沂市广播电视台记者朱晓东分别以亲身经历和真实感受,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讲述了赵志全同志的事迹,令600余名与会各界代表深深感动,许多人流下热泪,报告时常被热烈掌声打断。

  赵志全生前任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他用27年时间,把一个净资产19万元、濒临破产的小厂,建设成为一个净资产60亿元、年缴税9.2亿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制药集团公司,为振兴中国医药事业、解除患者疾苦、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山东省委副书记龚正在讲话中指出,赵志全同志的先进事迹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高风亮节的优秀品格,体现了现代企业家的创业创新精神,体现了新时期沂蒙精神的传承和弘扬;要进一步挖掘好、总结好、归纳好赵志全同志的先进事迹,在全省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赵志全同志先进事迹的活动热潮;号召全社会学习赵志全同志一心为民、一心向党、无私奉献、锐意进取的优秀品格。

   拼搏人生酬壮志

  鲁南制药的发展轨迹和赵志全人生的跌宕起伏,与拼搏磨砺紧密重合。鲁南制药集团副总经理张则平是和赵志全一起共事32年的老朋友、老伙伴,见证了赵志全艰苦创业的历程,也见证了鲁南制药的三次大跨越、大发展。

  第一次跨越,是在1987年。那一年,30岁的赵志全承包了郯南制药厂(鲁南制药的前身),成为沂蒙老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1987年,为了推进承包责任制改革,临沂行署把郯南制药厂列为首家承包试点企业。“当时药厂年产值才100多万元,利润几乎为零。可赵志全提出的承包方案让所有人大吃一惊:‘用4年时间,实现年产值1000万元、利润120万元’。竞标现场顿时炸了锅,我们都很担心,可他二话不说,就在承包书上签了字。”张则平回忆道。

  “这就是赵总的性格,只要看准的事情,绝不拖泥带水。”可承包后困难重重,当时生产原料仅能维持3天生产,流动资金一分钱也没有,怎么办?赵志全一家一家地找银行贷款,但银行一听说是郯南制药厂,都一口回绝了。后来赵志全七拼八凑,求亲告友,终于凑了3.8万元。就靠这3.8万元,他开始了艰难的创业之路。

  药厂要发展,首先要改变落后的企业制度,而改革必然触及一些人的利益。有些人不断写匿名信,诬告药厂造假。有关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进驻药厂进行调查。

  那些天,不少人都为赵志全担心,可他每天照常上班,谈笑风生。他说:“清者自清,查查也好。查清楚了,给一个说法,我就可以安心做事了。”最后的调查结果证明,赵志全是清白的。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鲁南制药迎来了第一次大翻身。1990年,鲁南制药推出了新药银黄口服液。为了尽快打开市场,赵志全拿着厂里仅有的3万元钱,去南京召开新产品推广会。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要拿着“家底”去打市场。他耐心给大家解释:“企业要发展,必须走出去!我们要跨过长江去、占领全中国,以后还要走向全世界!”

  推广会上,银黄口服液一炮打响,当年产值达到了1000多万元,赵志全提前一年超额完成了第一个承包期的目标。

  赵志全身上就是有这么一股“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的闯劲。他敢想、敢干,而且看得远。

  第二次跨越,是在1996年。当时,受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影响,银行紧缩银根,资金短缺,市场萎缩,鲁南制药再次面临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面对困难,赵志全首先表态:“我每月只领200元生活费,年底前扭转不了局面,我就自动辞职!”然后,他发出了“决战96”的号令。

  之后,赵志全马不停蹄,奔波于大江南北。他随车装上一大包煎饼和大葱,夜里赶路,白天工作,饿了就在车上吃几口;两个司机轮流驾驶,累了就在公路边歇一会儿。他曾经用9天跑遍了东北三省的18个城市。

  1996年11月下旬,赵志全在长沙忙到凌晨3点,又连夜冒雨赶往合肥。几天几夜没睡个囫囵觉,他极度疲劳,在合肥宾馆下楼时摔倒在楼梯上,当时就休克了。醒来后他坚持开会,还一个劲地说没事,第二天早上他腿肿得老粗,下不了床。医生一检查,发现他腿部严重骨折,必须立即住院治疗。他却坚持简单处理,打上石膏,拄着双拐,又回到工作岗位。

  那时候,“96决战”已经到了关键时刻,赵志全腿伤未愈,他仍坚持让人背上飞机,抬上汽车,奔波在市场一线。后来,他觉得打着石膏太不方便,也怕影响大家的情绪,就让医生拆掉石膏。医生检查后直摇头,“现在拆掉石膏,你的腿可能就废了。”赵志全却一再坚持,医生没办法,只能一点点敲掉石膏,结果第二天,他的腿又肿得像碗口一样粗。

  靠着这种“拼命三郎”的精神,“96决战”取得了决定性胜利。通过“96决战”,鲁南制药培养了一支高度团结、善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队伍,培育了“不怕困难、挑战困难、战胜困难”的企业精神。

  第三次跨越,是在2002年。当时鲁南制药已经发展成为中西药兼产的知名企业。当许多人认为该松口气时,赵志全却决定:投资100亿元,进军生物制药领域,建设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新时代药业。

  经过多年拼搏,目前,新时代药业近30个品种远销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鲁南制药百年基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赵志全曾不止一次地说过:“鲁南制药作为有责任心的企业,必须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创建百年企业!”前几年,银黄口服液的主要原料之一金银花的价格疯涨十几倍,可银黄口服液的价格还是跟以前一样。有人对赵志全说,把金银花改成山银花吧,价格便宜。可赵志全不同意,他说即使赔钱,也要选用地道药材,在质量上不能有半点含糊。

  “做放心药、良心药,振兴民族医药,是赵总的梦想,也是鲁南制药所有员工的梦想。正是因为有了这个梦想,赵总信念坚定,百折不回。”张则平对已经故去的战友充满了敬佩和怀念。

    爱到深处最无声

  赵志全曾说:“一个企业家爱的境界是爱职工,一个共产党员爱的境界是爱人民。”而这种爱在赵志全的人生中更多的是行动。他为提高一方百姓的收入,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他为解除职工疾苦寻医问药;他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放弃企业的经济利益;他为困难患者免除药费……爱如春雨,润物无声,但这些无声行动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在报告会上,中共费县县委副书记陈海玲把赵志全比喻成大地上的丰碑,堪为千秋铭记。费县地处沂蒙山腹地,2002年之前,全县工业呈现出“低、小、散”的状态,县域经济相对落后,急需引进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大型高端企业,以引领全县工业经济发展。2002年3月,赵志全在费县投资100亿元建设新药研发生产中心。

  十年后,随着百亿元投资、五期工程落地,一家门类齐全、现代化、园林化、与世界接轨的综合医药科研生产基地全面建成——新时代药业一举成为费县工业企业的领头羊,年缴纳税金3.6亿元。鲁南制药集团也跨步迈入全国医药企业30强,年纳税9.2亿元。

  一花引得百花开。在新时代药业的影响和带动下,费县工业企业的规模迅速扩大,档次快速提升。陈海玲拿出一组数字:2002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只有2亿元,到2015年,其利税就达到81亿元。一个沂蒙山区的农业县,一举成为临沂市的工业强县!

  赵志全在做大做强新时代药业的同时,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在产业扶贫上做文章,带动费县农民脱贫致富:在扩大传统金银花种植面积的同时,又引导农民种植丹参等中药材,使药材种植迅速成为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的新产业。种植户们说:新时代药业帮我们致富。

  “宁愿鲁南亏,不让温河浑。”这是赵志全在费县建厂之初提出的要求。费县境内有一条河叫温凉河,它由南向北流经新时代药业厂区。在上述理念的要求下,鲁南制药对污染采取最严格的控制。当时如果上马红霉素生产线,每年可获得上亿元的利润,但也会产生一定污染。在企业利润和保护费县青山绿水之间,赵志全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许多人对此不理解,赵志全却说:“为了企业利润牺牲环境,这样的事情,我们鲁南人坚决不做!”

  赵志全认为,环保是企业的底线,是企业对社会的责任;环保考验着一个企业家的良知、眼界和担当。他斥资3600万元打造污水处理中心;聘请了130多名环境保护专业的研究人员,成立了“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中心”,建立了国家级循环经济技术研发平台;先后投资6亿多元,建设了四座污水处理厂。当时许多人质疑:花那么多钱养那么多人,值得吗?赵志全说:“我们创办企业,对内是幸福员工的生活,对外是造福社会。如果企业给社会造成了危害,挣钱再多也是犯罪。”他不仅保证自己的企业不产生污染,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每年他还就环保问题提出议案,积极推动全国制药企业防污治污。

  新时代药业还完成了一系列重大环保技改,取得了芬顿法处理制药废水等30多项研究成果,仅在治污方面就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2项。为此,新时代药业先后获得“山东省环境友好企业”、“山东省花园式单位”等荣誉称号。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一位专家到新时代药业进行考察时,在厂区周围看到成群的白鸥、戏水的野鸭、觅食的野兔,仿佛置身在森林公园之中。他不禁感叹:“这是我在中国看到的最美的制药企业!”

  新时代药业建厂初期,费县沂蒙中药厂濒临倒闭,赵志全主动全部接收该厂121名职工。面对费县下岗职工较多的实际,他降低部分招工标准,先后安置下岗职工600多人。

  赵志全在承包初期,就担任了企业的党支部书记。他非常重视企业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现在,鲁南制药集团党委下设29个党支部,有1470名党员,在生产、经营、科研、管理岗位上的负责人和骨干90%以上是党员。赵志全说,一个共产党员无论在什么位置,都应该是一面旗帜、一个标杆。他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实现党建工作和企业发展同频共振,成为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践行者。费县左家王庄村依托新时代药业实现整体脱贫,该村的党支部书记匡夫启深有感触地说:“和赵总交往多了,我学会了如何做一名共产党员,如何当一名好支书。”

  赵志全资助过不计其数的贫困大学生,帮助过很多山村打井修路,总是把员工当成自己的亲人,无论谁家里有困难都可以去找他。“每逢过年,爸爸妈妈就会和那些不能回家的年轻员工一起包饺子吃年夜饭,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在赵志全的女儿赵龙的记忆中,父亲始终真诚和善良地对待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他一生要强,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他教会了我人生的意义,也让我明白了责任和使命的含义。”赵龙表示,她很幸运,有这样一个父亲。

   心底无私天地宽

  沂蒙山含悲,温凉河呜咽。2014年11月18日,在赵志全追悼会现场,鲁南制药集团员工及其亲友,甚至许多素不相识的市民都赶来,13000多人手持白菊为他送行。呼啸的风声、悲伤的哭声相互交织,送葬队伍绵延10多里路。

  是什么样的人能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呢?也许从常人最关注的车子和房子上能找到答案。赵志全有一辆普通桑塔纳轿车,到2002年已经开了60多万公里,车已破烂不堪,车上的空调坏了,冬天冷、夏天热,封闭性非常差,出趟差常常弄得灰头土脸。有一年夏天他去潍坊开会,在车上中了暑,吃了好几天药。司机崔建国回忆,“一次赵总到内蒙古出差,当地连降大雨,路上积水成潭,车子三次熄火,赵总就三次在泥水里帮我推车。”

  曾有朋友问临沂市广播电视台记者朱晓东:你去过赵志全家,他家的大别墅一定很豪华气派吧?朱晓东回答:哪有什么大别墅?赵志全连一套属于自己的房产都没有。

  赵志全一家曾长期居住在产权属于公司、使用面积仅40多平方米的两室一厅旧房里,既没有统一铺装的地板砖、铝合金窗户和壁橱,也没有太阳能热水器,窄窄的客厅放置了几个旧沙发,显得更加狭小。按说赵志全是双职工家庭,工龄20多年了,完全有资格分到更好的房子,可他先后6次主动放弃了分房机会。他说,“职工们最辛苦,好房子应该让他们先住。”就这样,他全家在这套小房子里一住将近20年,直到2002年,他们才搬到一套100平方米出头的房子里居住。在赵志全的办公室,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张简单的小床,磨得发亮的水泥地板,破损的沙发,20年前的老式电视机,简易的帆布衣橱,脱落的墙皮。工作人员多次提议维修更换,赵志全却说:“没必要,能用就行。”

  赵志全对自己的利益不计较,但是对关乎员工利益的事情却始终牵挂在心。临终前,他还签发了一份《企业分配制度改革方案》,要给员工再涨一次工资。在鲁南制药,有宽阔的体育场、美丽的厂区、成排的职工住房和省级规范化幼儿园。职工们说,“赵总像家长一样关心我们,我们不能不爱企业这个家。”而赵志全却说,“员工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根本力量,企业的发展、员工的幸福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和享受。”

  赵志全当过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在他所提的150多项建议中,有农民工权益保障、农村医疗和农村留守儿童方面的内容;也有重视发展实体经济,扩大大学生就业渠道方面的内容;还有社会养老体系建设、食品药品安全方面的内容,件件关乎民生。

  赵志全在弥留之际,留下临终嘱托,提议非亲非故、年富力强的张贵民为法定代表人,负责公司的经营管理。在新的企业领导班子里,没有一位是赵志全的亲属。这出乎常人预料的提议,突破了民营企业家族化的一般定律,体现出一位企业家的深谋远虑、一位共产党员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人生追求。

   一路松柏一路风

  “直到追悼会上,我才知道,原来他早在2002年就已是胸腺癌晚期。这12年,是他与病魔顽强抗争的12年,也是鲁南制药快速发展的12年,可他一直隐瞒着自己的病情,连我们这些老兄弟都不知道。”提到赵志全的病逝,张则平痛心不已。

  2002年,赵志全被诊断为胸腺癌晚期并已出现肺转移。病魔并没有让他的意志有半分消沉,反而激起了他更大的斗志。“从那时起,父亲就下定决心和死神赛跑,争分夺秒,把这个他一手打造起来的企业推向巅峰。”赵龙说,“为了企业的稳定发展,爸爸针对他的疾病对我们下了死命令:‘不能说,不管对谁都不能说’。”

  保守这个秘密有多困难?女儿赵龙知道:“12年中,癌症从胸腺转移到肺部、动脉血管,还有脑部,爸爸接受的治疗远比放化疗要复杂,可他从未长期住院治疗或者疗养过。有很多重大的医疗程序,理应在医院得到监护,但爸爸都是尽量保密地进行。2002年,爸爸接受开胸手术后的第十天就在病房里召开了领导班子会议。手术后不到一个月,他就不顾医生的劝阻回公司召开了业务大会,没有人发现他有一丝一毫的异样。”

  2011年,因为肺部癌细胞发展迅速,上海的医生为赵志全制定了3个月的化疗方案,可是他觉得3个月太久,选择了疗程很短但是对身体副作用极大的质子治疗。忍受着病情不断恶化带来的痛苦,赵志全还日夜为鲁南制药的发展,为民族医药事业的振兴殚精竭虑、日夜操劳。

  2005年,出国学习的鲁南制药科研人员赵丽丽已经确定留在美国某大学工作,并回国说服也在鲁南制药工作的男友一起走。当时,赵丽丽的父亲因病要进行大手术,赵志全得知后,为她父亲准备了十万元的前期治疗费用,还邀请了最优秀的专家会诊。赵丽丽说,“父亲得以到北京最好的医院,接受了良好的治疗。”赵志全的温暖和关怀让赵丽丽和她的男友坚定信心,留在了鲁南制药,成为科研技术骨干。

  2005年11月,赵丽丽开始启动实验室的筹建工作。她列出了需要采购的设备清单,费用超过了5000万元。在听取了赵丽丽的汇报后,赵志全把分管财务的副总叫来,要求不管资金多么紧张,都要优先保证筹建实验室的费用。赵丽丽说,“每当走进心爱的实验室,一种感恩和怀念之情便油然而生。”

  英国作家毛姆曾说过这样的一段话:“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生活是由环境决定的……还有一些人,他们把命运紧紧地掌握在自己手里,仿佛一切都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创造生活。这样的人虽然寥若晨星,却深深吸引着我。”在赵龙心目中,父亲就是把命运紧紧地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人。12年里,赵志全的乐观精神和顽强的斗志已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也带领鲁南制药超越了一个又一个高度。

  赵志全把一生都奉献给了他挚爱的鲁南制药。他常说:“员工满意了,我就满意了;员工幸福了,我就幸福了。”

  赵志全去世后,按照他的遗嘱,他的骨灰埋葬在新时代药业所在的玉带山上。他将永远看着这片他用心血浇灌的制药园区,永远和鲁南人在一起。

  一路松柏一路风,碑高如在云天中。鲁南人也将在赵志全精神的鼓舞下,团结一心、奋力前行,为振兴民族医药、造福百姓苍生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图片由鲁南制药提供)

(责任编辑:)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相关阅读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