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为抓手 以改革求突破——贵州省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探索
贵州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贵州省局)坚持以改革为抓手、以改革求突破,以改革促落实,全面推进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机制改革和监管工作落实。全省食品药品安全呈现“在全国考核排位逐年上升、食品药品抽检不合格率逐年下降”,即“一升一降”的良好趋势。
全面调动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贵州省局党组组织系统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推进食药监管改革精神,及时引导干部职工深刻领会将食品药品安全纳入“大安全”的全新定位,全面理解建立“大机构、大制度”对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全新要求,认真落实“大治理”对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提出的全新任务,有效夯实了全面推进改革的思想基础。积极承担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专题组的日常事务和统筹协调工作,与各部门之间建立了协调沟通、定期例会、工作调度、领导分片包干、工作督察和工作进度通报机制。充分调动相关部门积极性,共同探索,努力为改革出新招、出实招,扎实推进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机制改革和各项监管工作落实。全省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取得了监管机构改革有新成效、监管制度建设有新突破、基层监管能力有新提高、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有新进展、示范创建有新模式、监管方式有新举措、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有新要求的“七新”突破。
全面推进监管机构框架改革
机构框架性改革,历来是政府机构改革的核心问题。2013年7月以来,贵州省局积极推动《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省人民政府关于改革完善市县食品药品工商质监管理体制的意见》等改革文件实施。进一步明确了农业、卫计、质监、工商、出入境检验检疫、公安等相关部门职责,从机构结构上解决监管模糊、空白地带以及有争议的问题。2013年11月至 2014年底,省市县三级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改革全部组建完成。为进一步明确机构设置职能定位,2014年,公布了《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目的意义和目标任务,提出重点构建食品安全监管责任体系、标准体系、执法监管体系、应急处置体系、风险监测预警体系、社会共治体系、信息支撑体系、推动产业发展服务体系等“八大体系”。进一步理顺政府与政府之间、政府与部门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责任关系、协作关系和监管关系。统一权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体系初步建立。
全面推进监管机制、制度建设
改革的过程,就是探索机制和制度的过程。加强机制和制度建设,既是巩固改革成果的过程,也是转化改革成果的过程。2014年以来,贵州省局先后制订出台和修订完善了《行政案件审理工作规则》《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等一系列执法制度和《贵州省食用农产品销售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同时“食品安全云”工程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创新“食品安全云”运行模式机制,完善“政府监管”和“社会共治”的体系建设,推进全国联盟平台构建。随时查商品最新检测报告的食安测APP新增扫描防伪食安二维码功能,食安测APP安卓版、苹果版完成功能更新。通过信息化手段和大数据思维形成政府监管、企业自律、媒体监督、消费者参与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模式。深化食品流通许可和餐饮服务许可整合制度改革,先后制定印发《贵州省食品经营许可实施办法(试行)》等系列文书表格,有效地将餐饮业态和销售业态与经营项目有机整合。推行信用分类监管和量化分级管理,细化主体业态、经营方式与经营项目,切实将服务与监管有效衔接,提升了监管效能,有效防控食品安全风险。制定了《贵州省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方案》,扎实推进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简政放权完善药品生产监管机制的意见》,支持药品生产企业之间采取兼并、重组、联合等方式整合存量资产。开展“万家药店进乡村、安全用药到农户”活动,切实解决边远乡村老百姓“购药难”、“购药贵”、“购药不安全”等问题。
全面加强基层监管能力建设
行政监督和技术监督,是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两大抓手”,其核心是人才技术。2015年10月,贵州省局在全国率先以省政府名义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即县政府要在乡(镇、街道、社区)或特定区域设立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派出机构,在村(居委会)配备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推行网格化管理,推动食品安全监管关口前移、重心下沉,打通监管“最后一公里”,建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成乡(镇、街道、社区)食品安全委员会统一领导,乡(镇、街道、社区)、所(分局)、村联动,职责明确、分区划片、包干负责的基层食品安全网底。基层监管机构标准化建设进一步规范,监管网底进一步筑牢,监管能力进一步提高。2016年,积极推进食品检测资源整合,构建省级突出“高精尖”、市级满足“全覆盖”、县级达到“最基本”、乡级实现“最快速”的统一、权威、高效的食品检验检测体系,贵州省局积极协助省编委办拟订贵州省食品检验检测所“三定方案”,落实了贵州省食品检验检测所“三定”事项。
全面加强试点、示范建设
发挥试点示范的引领带动作用,是成功推动改革的有效做法。多年来,贵州省局高度重视试点示范工作。以食品安全示范创建为例,印发了《贵州省食品安全示范创建试点工作方案》,在全省3个市(州)、10个县(市、区、特区)、100个乡镇(街道、社区)开展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创建活动。省人民政府与各市(州)政府、贵安新区,省管县签订的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将食品安全示范创建工作纳入目标考核。积极推进食品生产小作坊监管试点工作,着力解决食品生产小作坊“多、小、散、乱、差”的安全隐患等问题,餐饮食品安全示范创建逐步形成规模效应。出台《贵州省食之放心行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对全省餐饮示范创建做出部署,建立健全餐饮示范创建标准体系,明确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县、街(乡镇)、单位基本标准,强化责任,注重质量,积极推进餐饮示范创建工作常态化。截至目前,全省共创建了雷山县、红花岗区等5个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六盘水钟山区等3个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区),青岩古镇、南江峡谷等46个省级示范景区(乡镇、街)和122家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店。(作者系贵州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责任编辑:)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