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贵州::不断健全食药安全全程监管体系 为建设 “健康贵州”创造更好的公共安全环境

  • 作者:
  • 来源:中国食品药品网
  • 2017-03-20 11:26

         “十二五”:推进依法行政    认真履行职责     不断提升监管能力

        “十二五”是贵州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事业改革与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时期。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的指导下,各级地方政府不断加强对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领导,深入推进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广泛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知识社会宣传,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惩治食品药品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全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认真履行职责,不断提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能力。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贵州省食品药品安全水平明显提升,生产经营秩序和环境不断转好,守住不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件的底线,食品药品安全形势稳中趋好。
        (一)体制改革顺利完成。“十二五”期间,初步建成统一权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明晰、协调有力的安全监管体系。横向上,省级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进一步健全,各市(州)和县(市、区、特区)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相继建立,重新修订了与农业、卫生、质监、商务、公安等各有关部门工作的各项协调管理制度,衔接更为紧密。纵向上,省(州)、市、县三级食品药品监管职能调整和人、财、物划转基本到位,工作有序开展。全省88个县(市、区)除2个单独组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其他市场监督管理局全部合并职能并加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牌子;按照区域设置或单独建立乡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或派出机构,乡镇监管覆盖面达97%。全省1374个乡镇(部分乡镇正在“撤、并、建”),共设立943个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或中心区域食品药品监管机构,编制3813个。全省共有农村行政村和城镇居委会食品药品监管协管员、监督员、信息员等共21200余名。县级食品药品监管模糊和空白地带以及有争议的问题逐步减少,工作有序开展。全系统共有编制9811个(含市场监督管理局),到岗8150人,其中食品药品监管人员2295人。
        (二)依法行政全面推进。全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通过完善工作制度、加强执法检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及强化执法监督等一系列有效措施,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并不断取得新成效。简政放权方面,贵州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放涉及食品生产许可的粮食加工品、调味品、肉制品等28大类食品、96个食品生产单元;行政审批改革方面,非行政许可类事项全部取消,行政许可类事项缩减为17项且实现从受理到发证的“一站式”办理,行政处罚类事项由291项缩减归并为19项。制度建设方面,建立并完善了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执法投诉举报制度,形成全省统一的食品药品执法制度和规则。执法监督方面,积极组织开展依法行政示范点建设,将依法行政工作作为全系统三项目标责任书的重要内容予以部署和考核,坚持每年组织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
        (三)监管能力不断提高。针对贵州省市(州)、县机构改革后,食品药品监管人员新手多,业务不熟悉的状况,新局组建以来,不断强化对基层时评药品监管人员的培训工作,2015年,全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共安排资金741.76万元,组织开展了各类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的业务培训,全省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76期,培训人员15000余人次。内容涵盖食品药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保健食品监管,食品安全抽验监测、化妆品监测抽验、药械安全性监测、食品药品安全应急演练及规划财务业务能力等法律法规、专业知识的培训。
        (四)技术支撑能力不断增强。结合全省检验检测机构发展实际,制定印发了《贵州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完善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实施方案》、《关于改革完善食品检验检测体系的实施意见》等检验检测体系改革发展指导性文件。积极整合农委、质监、工商、卫生等部门的检测资源推进检验检测“四统一”,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强化技术支撑体系,不断加快基层食品药品检测能力建设,努力构建符合贵州产业发展需求的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提高科学监管能力和技术支撑保障水平。全省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和药物滥用监测机构建设不断完善,监测能力不断加强。六盘水市、铜仁市等6个市(州)分别出台或已草拟了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改革完善食品检验检测体系的实施意见》(黔府发[2016]13号)的实施方案、计划或规划,六盘水、黔西南州等2个市(州)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三定方案”已下发。各市(州)食品检验检测机构人员编制共177人,到位144人,划转或配备食品检验检测装备2424.84万元。全省已有41个县(区)组建或设立了食品检验检测机构,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编制累计207个,到位累计128人。划转县级食品检验检测经费累计120万元,配备或划转装备共计227.12万元。省级突出“高精尖”、市级满足“全覆盖”、县级达到“最基本”、乡级实现“最快速”的统一、权威、高效的食品检验检测体系正逐渐建成。全省食品药品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进一步优化,大学本科学历422人,占从业人员的70.33%;研究生及以上学历74人,占从业人员的12.33%。省级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的技术支撑、科研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检验检测项目类别大幅增加,完成多项国家药典委员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评价中心重点科研课题。
        (五)食品药品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全省范围内未发生重特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食品药品安全水平稳步提升。2015年省级抽检蔬菜、茶叶、畜产品、水产品合格率分别为98.2%、100%、99.0%、94.4%,食品及食用农产品抽检合格率97.96%,高于全国样品合格率96.8%的平均水平。启动并开展《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及《贵州省中药、民族药饮片质量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全面推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和《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进一步加强。严格推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药品经营活动进一步规范。下发《贵州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贵州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批发)检查验收标准》、《贵州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零售)检查验收标准》等文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用械安全有效。初步建成“食品安全云”,累计收集2736万条数据,其中企业信息74.9万条,检测报告173.8万条,标准4.8万条,舆情数据2482.6万条。“食品安全云”建设及大数据应用得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和科技部的充分肯定。
        (六)产业发展不断提速。制定下发《贵州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推进医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意见》、《贵州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的意见》等支持产业发展的相关文件和工作方案,不断加强与发展改革、农业、交通、工信、工商、质监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完善协作机制,发挥整体优势,形成工作合力,通过科学监管、政策引导,推动贵州省食品药品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2015年,贵州省特色食品产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54亿元,是“十一五”末的5.4倍;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4亿元,同比上年增长12.6%。民族医药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25亿元,是“十一五”末的1.8倍;医药制造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2亿元,同比上年增长6.9%。

        “十三五”:实施“两大”行动    建设“三大体系”    健全全过程监管体系

        指导思想:按照“四个最严”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贵州大扶贫、大数据发展战略,大力实施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全面开展药品质量安全提升行动、食药监管助推大扶贫行动,加快建设社会共治治理体系、大数据智慧监管体系、“三核九心多点”的技术支撑体系等三大体系和专业化人才队伍,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以社会共治为路径,不断健全食品药品安全全程监管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为贵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目标、打造“健康贵州”创造更加有利的食品药品公共安全环境。
      
        主要目标:到2020年,基本建成权威高效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企业、行业自律意识明显提高,食品药品生产经营秩序明显好转,群众食品药品安全满意度明显提升,把贵州建成全国食品药品最安全、最放心的省份之一。
        ——统一权威食品药品监管体制基本形成。省、市(州)、县三级均独立设置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加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牌子。建立职业化检查员资格准入制度,加快建立与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任务相适应的职业化检查员队伍。
        ——“餐桌污染”源头治理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粮食作物基本实现测土配方施肥,农药兽药残留超标、非法添加等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高效、安全、经济和环境友好农药占75%以上,高毒、高残留品种降至2%以下,实现限量标准覆盖所有批准使用的农兽药和相关农产品,检测方法覆盖所有限量标准。
        ——食品安全水平提升,安全示范创建见实效。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主要食品监督抽检平均合格率达95%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覆盖率达90%以上;全省储备粮食出入库粮食重金属检测抽检覆盖率达100%;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监督覆盖率达100%;A级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管理员持证上岗率达100%。。建成1-2个国家级食品安全城市,3-5个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20-30个省级食品、农产品安全县,50-60个食品安全乡镇(乡镇、街道)。
        ——药品(含器械、化妆品)实现全程监管。省内生产、流通、使用的基本药物监督抽验覆盖面达100%;农村药品监督网和供应网覆盖率达100%;全省生产的医疗器械质量抽验平均合格率达90%以上。化妆品生产企业日常监督检查覆盖面达100%;批发、零售经营单位监督检查覆盖率达60%以上。
        ——完善地方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完成《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贵州省中药、民族药饮片质量标准》等地方标准的制(修)订任务。

        主要措施:1.大力实施食品安全放心工程。一是加强食品源头污染综合治理,积极完成农用土壤污染治理,农药、兽药等投入品监管,粮食流通安全监管。二是强化食品安全全过程控制包括生产环节监管。经营环节监管。三是安全技术研发与应用四是文明示范创建
        2.开展药品质量安全提升行动。一是规范药品研制生产行为,包括研究领域监管,生产环节监管,二是强化药品流通使用监管,落实各项监管制度,监管手段和技术创新。三是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再评价。
        3.开展食药监管助推大扶贫行动。一是食药产业助推大扶贫强基行动,完善地方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做大做强大健康医药产业、特色食品产业规模。二是食药监管精准扶贫行动。
        4.构筑严密的社会共治体系。一是培育和发展社会共治主体,二是健全社会共治的协作机制完善地方政府负总责机制。完善部门行政权力运行机制。优化食安委成员单位协调机制,三是完善社会共治的参与机制,四是强化社会共治的法律规制,明确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加强行政执法。完善行刑衔接。
        5.打造食品药品智慧监管体系。一是建设省级食品药品数据中心建设二是建设完善统一的监管业务系统三是基层信息化移动监管与信息化培训。
        6.构建坚实的技术支撑体系。一是把握检验检测机构空间布局及功能定位。二是确定各级检验检测机构的建设目标。三是加强技术支撑体系装备建设,全面提升医疗器械技术审评能力,全面提升食品药品技术审评认证能力,全面提升药品监测与评价能力。
        7.打造专业化食药人才队伍。打造技术监督队伍;打造行政监管队伍;建立1~2支“食药警察”队伍;建立食品药品安全应急队伍。
财政扶持:进一步完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把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作为财政支持的重点领域,根据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需要,加大对食品药品安全的经费投入并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保障食品药品安全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经费。同时,拓宽经费来源渠道,积极争取国家有关专项经费支持,并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和私人合作等模式,强化食品药品监管投入保障。强化监督检查,严格资金使用管理,确保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责任编辑:)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相关阅读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