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闻达只烟霞--记2016年度全国“食品药品安全守望者”代表人物段嬿楠
图为段嬿楠在做药品含量检测。
图/熊震球
“只要一心一意想着工作,就敢挑重担,就能出精品。”
——南昌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检验二室主任段嬿楠
段嬿楠1983年毕业于江西大学生物系微生物专业,1997年从药企进入南昌市食品药品检验所(下称南昌所),曾任该所化学室主任、质控科科长,现任该所检验二室主任,曾多次荣获南昌市卫生系统、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掐指算来,段嬿楠从事食品药品检验工作已经三十年了。三十年只是时间长河中短短的一瞬间,但对于段嬿楠来说,三十年使她在不知不觉中由风华正茂的姑娘变成了人们眼中的权威专家。
只要一心一意想着工作,就敢挑重担,就能出精品
段嬿楠性格沉稳,平时言语不多。从检三十年来,凭借自身扎实的专业技术理论功底、精湛的检验检测技术和丰富的工作经验,面对困难和疑惑,她从不退缩。
2008年,“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发生了。国家认监委组织“乳品中三聚氰胺检测能力验证”比对实验的任务也下达到了南昌所。段嬿楠听到这个消息,找到所领导主动要求把任务下达给她所在的科室。南昌所领导考虑到此次任务困难不少,问她能不能拿出高质量的实验结果。段嬿楠斩钉截铁地表示:“只要一心一意想着工作,就敢挑重担,就能出精品。”
任务很快派下来,段嬿楠带领全科室加班加点,反复实验。为确保实验数据准确无误,她对每一份样品的前处理、上机检测、实验过程、数据核算,都亲历亲为,最终圆满完成了任务。南昌所因此获得首批三聚氰胺能力验证合格实验室证书,成为当时江西省食药监管系统中唯一一家通过这项检测能力验证的检验机构。
同年,在段嬿楠担任化学室主任的同时,所里又安排她兼任质控科科长一职。当时国家新的《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出台不久,所里又面临资质认定复评审的巨大压力,段嬿楠毅然扛起了“一岗双责”的重担,她向所领导立下“军令状”,在两个月内把“复评审”这块硬骨头啃下来。她组织全所员工学习新的《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完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质量体系文件,调整和充实质量控制监督人员,建立了一整套新的质量管理体系,组织内审小组对新的管理体系进行全面审核,完成了管理评审,使南昌所顺利通过了当年的资质认定复评审。
南昌市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也在南昌所,因为人员变动,所领导打算让段嬿楠兼管该中心。在征求她意见的时候,段嬿楠没有半点迟疑,接受了组织安排。她经常带领中心监测人员深入各级医疗机构和药械生产企业进行宣传和专题调查,呼吁他们树立药械不良反应监测意识,提升监测报告的数量和质量,确保监测报告的真实性,应用好监测成果。
做检验工作,一定要有探索创新精神和严谨的作风
“做检验工作,一定要有探索创新精神和严谨的作风”。这是段嬿楠经常对科室同事说的一句话。在她身上,有很强的“知行求是”科学探索精神。她非常重视自己和团队专业理论的学习、业务技能的提高和严谨细致作风的培养,立足于服务监管、服务群众的现实需要,努力学习探索新技术、新手段、新方法。早在十年前,她在南昌所最早将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检测技术应用于检验工作,填补了该所食品检测项目的一项空白。近年来,她完成了4个新药课题研究、2个医院制剂标准研究,多项技术成果已广泛应用于品种生产、工艺优化、质量控制领域。过硬的技术本领使她成为了全省医院制剂标准技术审核、药品生产经营许可和医疗机构制剂检查评审方面的专家。
2012年,因为铬超标胶囊事件,全国食药监管系统对药品生产企业所使用的明胶空心胶囊进行了专项监督检查,南昌所承担了辖区内明胶空心胶囊产、供、用单位监督抽样检验任务。但段嬿楠和同事们此前几乎没有做过相关检测工作。她又一次迎难而上,把全科室和所里有关技术人员带到江西省食药检所,现场观摩学习相关检测技术方法;回到所里又将技术人员分成小组,分别开展探索试验。在带领全科室连续奋战几个昼夜、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的同时,她反复提醒同事:“我们不能因为辛苦劳累,就降低工作标准,要把准确的数据当做真理一样去追求去捍卫。”
做人做事都要有底线,清正廉洁是基本的职业操守
段嬿楠很喜欢兰花,因为兰花看似柔弱,实则坚强。她还常说兰花是花中天使、人中君子,因为兰花品性高洁。正如郑板桥《高山幽兰》一诗中有云:不求闻达只烟霞。在同事眼里,段嬿楠的身上也有兰花一样的品格,三十年来执着于 “依法从检、为民把关”的信念,清正廉洁,恪尽职守,默默奉献。
2013年9月,丈夫突发脑卒中去世,段嬿楠陷入巨大痛苦中。可她从未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就是在丈夫病重期间,她也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在料理完丈夫后事第二天,段嬿楠就强忍悲伤上班了,同事眼中那个认真专注的段嬿楠看起来似乎跟以前没什么不同,她并没有因此放下自己的工作。
“做人做事都要有底线,清正廉洁是基本的职业操守,不然就没有人格尊严,不会有好的形象。”段嬿楠经常这样对科室同事和家人说。2014年9月,检验二室检测到某药企一个批次样品质量不合格,该企业几次派人上门说情、送红包,希望更改检验数据,被段嬿楠严辞拒绝,她如实发出了检验报告,坚守住了法律和道德的底线。
(熊震球对此文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