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探新路:健康医学 精准滴灌

  • 2017-08-15 12:43
  • 作者:王依依
  • 来源:中国医药报

对于身处繁华都市的“城里人”而言,“贫困人口”只是存在于新闻中的一个群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据联合国统计,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已超过70%。

  

7月23日,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产业扶贫委员会及北京壹加艾克斯医学研究院在北京举办了首届公共服务高端论坛。如何建立公平、公正、高效的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治理机制成为本次论坛热议的话题。
  

“贫”是表象 “困”在病里
  

扶贫的难点是“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一个家庭中只要有一位家庭成员身患大病、重病、慢性病,整个家庭所需负担的,不仅是医疗费用的支出,更将严重影响所有家庭成员及患者本身的致富增收能力及家庭发展能力。”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张汉湘在论坛上指出:“扶贫是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的核心措施,但建立慢性病的靶向治疗临床路径才是其解决手段。”
  

在2016年8月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大健康观念,就是要在整个生命过程,即生命各个时段中都贯彻以健康为中心的观点。其中不仅包括健康、亚健康、疾病等各个阶段,还包括精神、躯体等各个层面。”中国工程院院士俞梦孙解读道。
  

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副会长,北京1+X医学研究院院长张相玉直言:“病的问题不解决,一方面会使贫困人口处于恶性循环的生活状态,另一方面,慢性疾病对于非贫困人口亦是一种潜在的威胁。”
  

精准滴灌 健康扶贫
  

“我们中国有13亿人口,其中有5亿名慢性病患者。想要实施以健康为中心的战略,就需要以群体化、规模化、工程化、产业化等系统工程的思想和路径来实施健康医学。也就是要用健康医学工程的方式实施健康医学。这就是在贯彻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思想,我们把它称为人民健康系统工程。”俞梦孙谈到,健康医学工程是中国传统健康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与钱学森系统科学原理相融合的结果。
  

那么,什么样的扶贫能够解决“因病致贫”,实现扶贫后不返贫?2013年11月,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精准扶贫概念,提出扶贫工作要由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滴灌。2016年6月21日15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的指导意见》指出,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对于保障农村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实现2020年让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这意味着中国将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定的减贫目标,继续走在全球减贫事业的前列。
  

目前,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薄弱,是制约健康扶贫的瓶颈;现行的医疗服务模式对慢性病的治疗已难以为继;而且政府在医疗方面的财政支出不可持续。张汉湘表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实现两个转变一个加强。第一个转变是要严格控制过度医疗,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努力实现疾病,特别是慢性病防治技术的创新与突破;第二个转变是增强自觉提升防范疾病的风险意识,包括吃什么健康、怎样运动健康、怎样保持良好的心态等等;一个加强则是指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和队伍的建设,重点是乡镇卫生员、村卫生所等的建设。”张汉湘说。
  

中国扶贫开发协会顾问林嘉騋在论坛上提出设立健康扶贫示范区公益项目。据悉,该项目得到了浙江绿业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人人众科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河南华南医电科技有限公司等19家企业捐赠的公益资金,总额为1.07亿元。该笔资金将定向支持甘肃瓜州、内蒙古商都、湖北利川、山东临沭等107个县市开展1+X医学方法治疗慢性病大样本综合健康扶贫项目。
  

“健康扶贫工作只有建立以贫困县为单位,破解因病致贫、返贫的临床路径项目的示范区,才能让贫困县政府在健康扶贫工作中有清晰的路径。”林嘉騋说:“这也是此次举办健康扶贫示范区的目的和意义。”
  

攻克难题 建立机制
  

在践行扶贫中,如何建立公共服务机制也备受关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发布了包括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服务等8个领域81个项目的《“十三五”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清单》。医疗改革与脱贫工作是其中的一环。
  

针对市场经济与公共服务之间的关系,中央电视台特邀评论员杨禹坦言,市场经济中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与公共服务无逐利性的本质矛盾是公共服务领域问题丛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探索建立公平、公正、高效的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治理机制是当务之急。杨禹认为,破解社会公共服务问题需要从社会主义价值观出发,从理论上明确市场经济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工具。此外,还需厘清公共服务与公共服务设施之间的区别,即公共服务不能产业化,但公共服务设施可以产业化。
  

张相玉提出,建立“健康是民众的财富,也是医疗机构的财富和价值”的思想意识是解决医疗服务方面各种问题及矛盾必不可少的措施。“疾病是民众的痛苦和包袱,但却是医疗机构的财富和价值”的状况必须彻底解决。
  

“建立普惠医疗体制,实际上就是建立‘以健康为中心’的医疗体制,也就是健康契约治疗的医疗体制。即将社会成员的疾病医疗费用转移成医疗机构的服务成本,让社会成员的健康成为医疗机构的价值和财富。”张相玉说。
  

扶贫非一日之功,到2020年减少1000万因病致贫、返贫人群规模,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更是一场啃骨头的攻坚战。林嘉騋坦言,这不是一场可以一蹴而就的快速战。想要达成目标,不仅需要采取统筹多部门协调和资源整合的战略措施,更需要清晰、可复制的健康扶贫路径与突破口,动员全社会力量循序渐进地推动。  


(责任编辑:)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相关阅读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