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多举措打击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

  • 2017-11-21 19:10
  • 作者:记者 张皓亮 王晴
  • 来源: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中国食品药品网

       中国医药报记者张皓亮 报道  “骗子兜售保健品,光把老人来瞅准,瞎吹保健功效灵,卖产品!电话通知领奖品,小恩小惠来吸引,热情邀你去参会,设陷阱!叔叔阿姨昂得吼,拎到产品会场走,四处忽悠喊你买,快出手!……” 11月9日上午9点,武汉市江岸区食品药品社区大讲堂的教室里,4位食药监工作人员穿上了戏服,表演了这段有趣的“汉味三句半”作品,用这种方式揭露了保健食品虚假推销的真相。随后,江岸区食药监局局长刘欣又用案例加分析的形式,教会200多名社区居民如何“理性购买保健食品,捂紧自己的钱袋子”。

    

       同时,武汉市食药安办联合包括食药监在内的九部门,从10月起开展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违规营销宣传产品功效、误导和欺骗消费者等违法行为,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和消费安全,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

    

亲身经历写出“保健食品防忽悠”三句半

   

       “这段汉味三句半的作品是我用亲身经历写出来的,希望能给其他老人年提个醒,不要再上当。”热心居民高先生就是这段名为《擦亮眼睛防受骗》的汉味三句半的作者,他说,自己也是一位曾经被保健食品推销员忽悠的老人,在参加了各种保健食品的推销活动后,花了不少冤枉钱。


       高先生说,比起单调枯燥的科普宣传,普通市民更容易接受三句半这种幽默的文学形式。“一般人都是笑过以后记得更牢。”高松林解释,不单单他自己,他身边也有很多因为听信了保健食品推销员的话,花了数万元买保健食品的老人朋友,所以,他想到用这种方法让老年人擦亮眼睛,远离保健食品的骗局。“我深更半夜爬起来写出来的,虽然只有短短18段,但是把老年人买保健食品上当受骗的心理都写进去了,都是我自己的经历,应该能引起老年朋友的共鸣。”


食药监局长传授“反营销”宝典

    

       三句半表演结束后,江岸区食药监局局长刘欣为现场的市民分析了保健食品的忽悠套路和各种骗局手段。

     

       刘欣说,据统计,我国每年保健品销售额约2000亿元,其中老年人消费占了50%,推销者抓住老年人的心理,以次充好,以劣充优,夸大宣传,导致不断有消费者深陷其中。根据执法人员监管的经验,保健食品忽悠常见的套路包括:恐吓实验,“义诊专家”一见面就说你有某种病;“高科技”忽悠,利用“科技手段”故弄玄虚,诱骗老年人花钱;奖品吸引,免费旅游、赠送体检、抽奖等小恩小惠;饥饿营销,声称只有几个名额,不是所有人都能买到;包装成政策,打着国家政策的旗号坑蒙拐骗等。“但实际上,这些被他们吹得神乎其神的保健食品,根本不是什么灵丹妙药,只是身体机能的补充剂或调节剂而已。”

     

       刘欣介绍,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大家一定要记住,保健食品的三大要素——不治病,身体机能调节以及特定人群食用,只要推销者说的话违反了这三条要素,就是在骗人。”

    

正规渠道购买“蓝帽子”保健食品

    

       课堂上,刘欣还为现场居民传授了正确选择保健食品的方法。“我们一定要在正规的药店药房购买保健食品,电话销售,免费试用,健康知识讲座等都要保持不去、不听、不信的态度。”刘欣介绍,在正规渠道购买保健食品时,市民也应该注意认准保健食品的特殊标识,一个类似“蓝帽子”的图案,标示的批准文号可以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网站上查到。

    

       另外,刘欣也强调,任何保健食品都规定有一定的适宜人群和不适宜人群,所以,购买保健食品时,一定要看清说明书和产品标签。“另外,需要学会看保健食品的成分表,如果发现如声称能减肥的西布曲明、声称能壮阳的西地那非等非法添加成分,就要拒绝购买,并向食药监部门投诉举报。”

   

       最后,刘欣介绍,目前国家食药监总局批准的保健功能声称有27种,保健食品标签上不能含有或暗示治疗作用,产品标识的功能声称必须与批准的保健功能一致,凡是超过这27种保健功能范围的宣传都是违法的。“最简单的例子,国家允许声称的保健功能里没有壮阳这一项,如果有人跟你说他的保健食品可以壮阳或者增强男性功能,那就违法了。”

    

8旬老人现场诉说“脱骗”经历

    

       讲座结束后,许多到场的居民均表示受益匪浅,更有不少老年朋友现场说起了自己的受骗经历。

    

       “我买保健食品十多年了,花了差不多20万元。”今年80岁的梁先生说,自己曾经多次参加各种保健食品的会议、讲座等,起初非常迷信推销人员说的话,陆陆续续购买了很多保健食品,但是吃下之后并没有感觉到特别神奇的功效。之后,他就对这些会议推销留了个心眼。

    

       听了无数场“讲座”之后,梁先生发现,很多健康讲座或者会议推销上,“专家”讲述的案例一模一样,案例中的主人翁却都是吃自己推销的保健食品得到了良好的效果,这让他感到十分可笑。“一模一样的案例和人物名称,这个会议说是吃他们的口服液好的,那个讲座说是吃他们的胶囊好的。”梁先生说,自己曾经要求与一位销售人员签订合约,如果不能达到他所说的效果就全额退款,但是对方当即拒绝。“这不是骗人是什么,如果他真的对自己的产品那么有信心,为什么不敢跟我签合同?”此后,梁先生再也不去相信保健食品的各种会议推销,开始理性对待保健食品。

    

专项整治重点打击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

    

       事实上,这次保健食品知识讲座只是武汉市食药监部门开展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的一部分,在场外,执法部门也一直对违法行为进行打击和整治。

    

       武汉市食药监局的负责人介绍,武汉市食药安办联合九部门,从10月起开展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违规营销宣传产品功效、误导和欺骗消费者等违法行为。此次整治重点针对4类违法违规行为,包括未经许可生产、经营、进口食品和保健食品行为;产品标签虚假标识声称行为;利用网络、会议、电视购物、直销、电话等方式违法营销宣传、欺诈销售食品和保健食品行为;未经审查发布保健食品广告和发布虚假违法食品、保健食品广告行为。重点整治包括食品、保健食品生产、经营、进口单位,第三方平台经营者和相关方,以及广告发布单位,涵盖食品、保健食品生产经营销售全环节。

    

       “就拿江岸区来说,仅上周,执法队员就监督检查了19家保健食品经营单位,其中有1家确定为虚假夸大营销,正在移交工商部门做进一步处理。”该负责人表示,对于保健食品市场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执法部门都将依法调查处理,对涉嫌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责任编辑:孙彦)


(责任编辑:)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相关阅读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