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联动 探索创新 全力推进食品安全智慧监管

  • 2017-12-14 15:10
  • 作者:崔野宋
  • 来源: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中国食品药品网

  发言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政务信息处(信息化处)副调研员 崔野宋


  一、以政策为引领,充分认识新时代食品安全智慧监管的新形势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指示,与时俱进地提出了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论断,确立了关于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思想基础、理论指导、制度框架、实践方法,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些战略思想的指引下,我国的食品药品安全事业有了开创性、根本性的发展和变化,解决了许多年来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过去想要办而没有办成的事,总体上呈现了五个"前所未有",党中央对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重视前所未有,食品安全监管职能整合、力量得到加强前所未有,食品安全工作形成全党齐抓共管的态势前所未有,食品安全的形势明显好转、稳步向好的态势前所未有,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成效前所未有。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与发达国家依然存在不小的差距,监管上还面临诸多困难。


  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贺信中指出,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在萌发。可以预见,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的高速融合发展,信息化日益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201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在食品药品、消费品安全、检验检疫等领域,建设完善具有溯源追查、社会监督等功能的市场监管信息服务体系,将 "智慧监管"纳入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食品药品由"传统监管"向"智慧监管"转型升级势在必行,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希望食品药品更加安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食品安全工作摆到十分重要的位置,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加快推进"智慧监管",实现"机器换人",让人民吃得放心。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高度重视"智慧监管"工作,成立了以毕井泉局长为组长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先后制定印发了《"十三五"时期加强食品药品监管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以实现"智慧监管"为总方向,紧密围绕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大局,推进"互联网+"行动和促进大数据发展,创新监管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模式,采用云计算与大数据等技术,梳理和优化业务、应用、数据及技术架构,提升应用层次,强化数据融合,构建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建设工作新格局。同时在《"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中设置信息化专门板块,明确提高食品安全智慧监管能力,重点围绕行政审批、监管检查、稽查执法、应急管理、检验监测、风险评估、信用管理、公共服务等业务领域,实施"互联网+"食品安全监管项目,推进食品安全监管大数据资源共享和应用,提高监管效能。



  二、服务监管大局,强化技术支撑,开拓食品智慧监管新局面


  近年来,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持续加强信息化能力建设,为保障食品药品监管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为"智慧监管"奠定了基础。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今年以来,在总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将网信办职能调整划转到办公厅,由办公厅主任担任网信办主任,强化整体统筹协调和监督指导。同时,制定信息化建设工作规则,加强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加快构建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大系统、大平台、大数据体系。


  二是健全标准体系。制定发布国家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标准框架体系,包含7个分体系23类标准,目前已颁布执行药品、医疗器械监管信息化方面的11类19个标准。今年以来,重点加快推进了食品监管信息化标准的建设,近20个食品生产经营监管相关信息化标准将于近期发布。


  三是构建统一的监管信息与应用平台。按照井泉同志关于信息化建设"重在互联互通、数据共享"的要求,总局以现有的专网网站为基础,改造成为统一的食品药品监管信息与应用平台,着力促进国家、省两级应用系统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为监管工作提供更全面有效的支撑。在此基础上,总局联合卫生计生委、质检总局、商务部和工信部,向国家发展改革委申请建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工程,实现跨部委、跨地区、跨行业的食品生产、流通、消费全程监管业务紧密协同和数据共享,支撑各部门监督管理业务和社会各方食品安全信息需求,为食品安全的社会共治提供强大信息化保障。


  四是加快推进政务信息整合共享。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提出,未来30年数据将成为生产资料。食品药品"智慧监管"的最基本、最核心要素是数据,要用数据决策、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今年以来,总局针对"信息孤岛"等数据共享不足的突出问题,大力推进政务信息系统的整合共享,围绕自查、编目、清理、整合、接入、共享、协同7项工作,加快信息系统的清理整合,目前已将55个信息系统初步合并为10个大系统,接入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并编制食品药品监管信息资源目录,提供跨部门、跨层级的数据共享。与此同时,各省级政府部门也在按照国务院要求抓紧推进这项工作,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让治理更有效,让人民更有获得感。


  五是推动追溯体系建设。实现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是保证市场流通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2016年9月总局印发《关于推动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者完善追溯体系的意见》,对"三品一械"追溯体系建设明确了基本原则。同时,积极开展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食品安全电子溯源和安全预警信息化课题研究,通过在广东、江苏省局推进试点示范建设,查找问题,积累经验,服务社会。


  三、探索特色模式,筑牢安全防线,各地走出食品智慧监管新路子


  近年来,各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积极探索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理念,推动传统监管向智慧监管转变,实现"机器换人、机器助人",以信息化手段促推监管工作,构建具有地方食药特色的"智慧监管"体系。


  一是建立互联网视频监控系统。通过"互联网+明厨亮灶"实时监控和记录厨房操作或药品生产图像。实现非现场监督。例如,浙江省衢州市将1134家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纳入"千里眼顺风耳"在线监管信息化系统,196家实现远程视频监控,通过监控,监管人员若发现企业生产线工作人员存在违规操作,可电话反馈企业,责令整改。再例如,海南省建设的"透明厨房",不仅能让消费者通过手机和用餐场所内的显示屏观看操作现场的视频图像,还将图像接入到家家户户的有线电视上,让消费者可以通过家庭的高清大屏电视机随时收看。消费者和学生家长可以清清楚楚地监督餐厅后厨操作情况,倒逼餐馆和学校食堂重视食品安全。


  二是打造社会共治平台。以手机应用软件为载体,连接食药监部门信息系统和数据库。通过查询就可获知近年来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和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某一产品的注册、抽检和日常监管情况。例如,河北省局打造的"药安食美"平台,包括"查质量""找商品""我查乳粉""明厨亮灶""我要点评""投诉举报""小贴士""曝光台"等核心模块。消费者只需扫描商品条码,其中合格、不合格次数及不合格项目一目了然。再例如,海南省局承建的总局"食安查"APP,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信息查询,将2014年以来食品国抽和省抽的85万多条检验结果整理汇集在一起,其"一网打尽、一键查询、 扫码查询"特点,让查询者能够一目了然看到抽检次数最多、合格或不合格次数最多的企业和食品。为消费者选购食品提供比较依据。


  三是建立互联网智能终端系统。例如,广东省局启动的"智慧食药监"基础平台和网格化监管应用项目,为监管人员配备移动终端,建立完善日常监管、检验检测、即时通讯等系统。再例如,甘肃省局为省、市、县、乡四级稽查执法机构提供统一执法工作平台,配备移动执法信息化装备。为抽样、检查和执法人员提供了产品扫码、调取基础数据资料、规范表单文书填报、现场和样品的摄照、地理信息定位等技术支持,大大提高现场执法工作效率、文书规范性和采集信息准确性。


  四是建设食品药品追溯体系。将日常检测、执法等信息整合到追溯平台。例如,江苏淮安市局用移动互联网、云存储、云计算、云监控等技术,创建 "淮安市食品安全透明共治信息化系统",通过商品信息全程电子化流转,实现主体责任、商品信息、社会监督、公众评价等"四个透明",从生产端、批发端到消费端、零售端自动流转、无缝对接、全程留痕。浙江丽水首创"政府-银行-市场"三方合作的食品安全全程溯源体系,采取"电子秤+银行pos机"形式的追溯信息载体,实现食品安全溯源电子化、交易资金清算自动化、市场监管执法动态化、问题食品召回实时化,确保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再例如,浙江温州开展的"温州市菜篮子农批市场放心工程"将农贸市场"智造升级",以市场准入、质量监测、退市追溯、诚信维权、物流配送、科学监管等六大体系为监管内容,实现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用监管和全流程电子信息化监管全覆盖。


  五是开展互联网公众服务。总局和地方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通过政务网站提供行政审批便民服务,通过"两微一端"等新媒体渠道,及时发布对企业和产品的监管信息、抽检和执法数据、餐饮操作视频、风险提示、谣言辟除、投诉举报信息等。例如,海南省局将全省食品药品企业受到行政处罚信息以数据查询形式公开,扩大了监督处罚的社会影响力,为公众增加了区别可信企业和产品的手段,对违法企业形成较大社会压力。再例如,浙江省丽水市开展的食安金融联手信用工程,银行将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黑榜"名单挂网公示,供金融机构查询参考,通过差别化信贷等措施,倒逼食品生产经营者增强主体责任意识、守法意识和安全意识。


  六是开展监管大数据分析利用。例如,成都市成立食品安全监测预警数据中心,汇集各相关监管机构和社会机构食品检验监测数据近千万条、舆情信息数亿条,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分析,发现食品安全热点,开展产品风险评估,找到问题高发食品,进行靶向性抽样检测,提高不合格食品检出率,实现对食品安全舆情快速把控和趋势预测,初步形成智慧监管的"成都模式"。


  虽然各地智慧监管工作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但已显示出对一线监管工作的有力支撑作用,在提高监管效能、形成社会共治方面表现出良好前景。


  四、坚持问题导向,加快推进智慧监管,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党中央作出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和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判断,在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就食品药品监管而言,缺乏信息化思维、基础设施落后、信息化人才不足是发展不平衡的表现;各层级、各系统中数据难以互联互通共享、食品药品监管数据采集运用机制不健全、信息化支撑监管作用未能完全发挥是发展不充分的表现。为此,我们要始终坚持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导向,以监管业务需求为主导,以大数据、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加强统筹规划,推动食品安全智慧监管整体水平提升。


  一是切实提高认识,树立信息化监管思维。总局将根据党中央决策部署,结合监管需要,加快推动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各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也要强化看齐意识,从推动监管模式创新、提升监管能力的高度上重新思考和定位信息化工作,形成业务需求为导向、信息化管理部门统筹协调、业务部门主导应用需求、信息化技术部门支撑保障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是围绕监管需求,促进数据共享利用。加快国家和省级数据中心建设,充分发挥数据中心的枢纽作用,对内整合归集、对外信息共享、对上形成数据支撑、对下提供数据资源,加快形成数据"向上汇聚、向下分享、向需流动、动态分析"联动机制,汇聚注册、许可、检查、处罚、检验、监测、追溯工作形成的各路数据,加以整合分析利用,共享公开,形成真正的监管大数据,助力一线监管工作,促进社会的协同治理。


  三是及时总结推广,共同促进智慧监管。我们要加强调研工作,及时发现和总结地方开展互联网+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先进经验,力争推广到全系统,共同实践智慧监管,努力做到"业务协同",实现"机器换人""数据共享",真正让信息化成果惠及人民生活,保障人民饮食用药安全。


  同志们,新时代食品药品监管要用新思维,趟出新路子、开创新局面。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和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紧紧围绕"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按照"十三五"规划的总体目标,进一步完善推动智慧监管工作机制,服务监管工作大局,同心协力、开拓创新,全面提升食品药品安全治理现代化水平,全力推动食品药品智慧监管,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撑。以实际行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四个最严"的要求,努力捍卫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责任编辑:)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相关阅读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