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颖廉:"大市场"食品安全监管要做好四点

  • 2018-04-16 15:22
  • 作者:丁凌
  • 来源: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中国食品药品网

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 胡颖廉


  中国医药报记者 丁凌 报道  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胡颖廉指出,此次机构改革是新时代食品安全特征的要求,是落实新时代食品安全战略的举措,同时给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提出新要求。


  胡颖廉把新时代食品安全的新特征归纳为四点。首先是人民需要的美好化,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导致了第二个特点,即消费结构细分化。"在吃不饱的年代,大家想的是怎么吃饱,对于吃饱的界定没什么差别。今天大家追求吃出营养、健康,而这是没有一个根本性的标准来界定的。"胡颖廉解释说,细分化引发了产业基础的高质化,这要求企业做专、做大。第四是安全风险的多元化,包括系统性风险和新业态风险。


  在"大市场"语境下的食品安全,在政策定位上,贯通了政府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甚至宏观调控职能。在政策目标上,融合了秩序、安全、发展多个政策目标。在政策工具,监管部门要统筹标准、认证、商标、检验、信息化等现代化监管手段。在政策对象上,将食品生产经营者纳入整个消费品市场,具有协同效应。


  "地方机构改革最重要的是什么?"胡颖廉指出,第一,要超越监管看安全,地方监管机构要成为"保安全、促发展、惠民生"的政府工作部门,提升机构地位。第二,要利用物价、知识产权等综合职能,开展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体系核查;第三,要借力"大市场"整体优势,完善食品产业信用体系。第四,要对网购、共享经济、微商等食品新业态,率先实施有效治理。


(责任编辑:)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相关阅读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