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零售连锁化呈不可逆趋势

  • 2018-09-04 07:47
  • 作者:申杨
  • 来源: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中国医药报


图为北京医保全新大药房。   本报记者 窦洁 摄


  随着资本势力争夺医药零售市场,连锁药店上市公司也积极通过并购方式加速门店规模的扩张。


  8月31日,老百姓大药房连续发布2条公告称,旗下两家公司分别拟收购广西参芝林和安徽药膳堂的门店资产及零售业务。


  “医药零售连锁企业仍处于‘跑马圈地’的状态,行业整合正在加速。”某证券公司医药行业资深研究员判断,对标美国、日本连锁药店的发展模式,我国连锁药店以扩张销售领域为核心的并购还会持续4至5年,才能形成稳定的市场格局。


  零售并购风云涌


  8月28日,继益丰药房、一心堂两家上市连锁医药零售企业发布2018年半年报,另一家同类企业大参林也晒出自己的中期成绩,3家企业无一例外实现了门店数量的增长。


  回顾2018年上半年,益丰药房净增门店440家。其中,收购门店209家,占比47.5%。截至2018年年中,益丰药房门店总数达2499家。


  大参林实施“聚焦两广、全国扩张”的外延发展战略,加快并购的步伐,通过并购整合不断推进全国布局。2018年上半年,该公司净增门店449家。其中,自建门店332家,收购门店117家。截至2018年年中,该公司门店总数为3404家。


  对比益丰和大参林,一心堂门店增量体量较小,但持续推进门店直营网络建设仍是其发展大势。截至6月30日,一心堂及其全资子公司共拥有直营连锁门店5264家,上半年净增198家。


  从3家上市连锁药店半年报数据可以发现,并购仍是大型连锁药店布局市场、扩张药店门店数量的主要途径之一。


  “药品零售行业的内核是物流,要想提升市场竞争力,扩张渠道布点是关键。”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商学院教授万任甫分析认为,由于连锁药店自建直营渠道效率低,投资回报周期长,企业往往倾向于选择并购的方式布局市场。


  值得关注的是,截至2018年年中,一心堂直营网络覆盖10个省份及直辖市,进驻260多个县级以上城市。其上半年新建门店349家,净增加门店198家,增加门店方式基本为自建。一心堂半年报指出,在外延并购方面,2017年末,行业内市场情况变化较大,并购标的成本显著增加,公司门店收购业务受到一定影响。因此,2018年上半年公司加大了自建门店拓展力度。


  “在国家相关政策扶持和金融资本流入的大趋势下,2018年下半年医药零售行业并购风潮将会持续发展。”在该研究员看来,医药零售行业并购案例层出不穷,一方面带来了药店连锁率不断提高、集中度明显增强的良好局面;另一方面,由于一级市场频频介入,提高了药店的市场估值,导致二级市场并购价码越来越高。


  一心堂2018年半年报还指出,随着市场变化,并购业务工作持续开展将有效保障直营网络建设的战略发展需求。


  政策资本齐发力


  谈及医药零售行业的发展现状,该研究员说:“美国大部分药店采用连锁形式,而我国许多药店单体而建,以‘夫妻店’的形式存在,连锁率也仅占一半左右。”


  近年来,面对“巨头”连锁药店,单体药店的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根据《2017年中国医药市场发展蓝皮书》公布的药品零售终端数据,我国单体药店占比持续下跌。


  “我国处于亏损状态的药店不在少数。” 第三方医药服务机构麦斯康莱创始人史立臣说道。


  面对困境,医药零售行业应该如何扭转形势谋求发展?


  2016年12月,商务部发布《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合理规划行业布局,健全药品流通网络”等任务,其中包括“提升行业集中度”等细分目标。


  2018年伊始,商务部牵头,会同原国家食药监总局等部门印发《关于零售药店分类分级管理试点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分类分级管理征求意见稿》),在业内“一石激起千层浪”。


  业内人士认为,《规划》的发布为医药零售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连锁经营是药店未来趋势。而《分类分级管理征求意见稿》要求药店进行库房改造,实现医师驻店,进一步挤压单体药店生存空间,同时为体量较大的连锁药店进行市场整合或并购提供了有利条件。


  资本市场往往具备敏锐的嗅觉。随着药店连锁发展的利好政策相继落地,资本市场不断发出积极参与的信号。


  相关资料显示,全亿健康、高济医疗、华泰大健康和阿里健康是具有代表性的相关投资者。截至2017年9月,华泰大健康基金是投资零售药店项目最多的机构,除投资贵州一树外,2016年又相继与石家庄新兴药房、浙江瑞人堂、江苏百佳惠瑞丰大药房、河南百家好一生医药连锁等多家连锁药店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面对资本大举进军药品零售行业的形势,万任甫认为,连锁药店要想在整合时代突围而出,就必须与资本携手合作。“这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常态。”


  医药零售未来路


  政策落地,行业变迁,零售药店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近年来,医药新零售逐渐成为行业新宠。阿里健康率先试水医药新零售,其于8月20日宣布,将在杭州试水24小时线下药店送药上门服务。


  对此史立臣提出了不同看法:“阿里健康医药新零售的内核仍是淘宝思维,延续了消费者在家就可以买到全国各地商品的经营习惯。而药品是特殊商品,需要在医师或执业药师的专业指导下购买。所以,淘宝思维在药品零售行业的应用必须考虑到药品的特殊性。”


  对于“互联网+医药零售”,万任甫认为,药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具有先天的垄断特性,因此,老百姓对药品的价格非常不敏感。针对这一特点,互联网公司或可仿照国家药品招标采购模式,联动实体药店开通电商平台,方便用户基于平台价格数据进行药品比价,选择价格最优的药店购买药品。“这样可以真正将购药权返还老百姓。”万任甫说。


  在史立臣看来,零售药店应该转换经营理念,以患者为中心,通过为患者提供全面完善的大健康服务实现药店的转型升级。“零售药店具有很强的区域化特性,未来药店应该以服务周边社区居民为主营业务,探索社区慢病管理、社区健康管理等模式。”


  “社区居民的备用药是不是快用完了?之前买的药品是不是过期了?主动发现患者的用药需求,零售药店变‘坐商’为‘行商’是未来药店的转型升级的可行之路。”史立臣补充道。


  与史立臣的观点不谋而合,万任甫也认为参与慢病管理是未来药店可探索发展的路径之一。“完善的会员管理是药店经营的良方。”万任甫说,零售药店应该建立会员管理体系,通过积累会员数据库开展精准的会员药品营销。此外,零售药店应积极参与慢病管理,依托执业药师为患者提供优质药品组合,增强与患者之间的黏性,稳步提升药店区域范围内的市场占有率。(记者 申杨)



  记者手记:单体药店要走特色化发展道路


  近年来,政策调控,资本推动,国内药店连锁率不断提升。


  商务部发布的《2017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共有约45.4万家零售药店,其中连锁药店数量约为22.9万家,连锁化率由2016年的49.4%升至50.5%;与之对应的,单体药店数量呈现逐年下滑的趋势。


  面对冰火两重天的发展局面,数量、体量均处于劣势的单体药店发展之路真的只有“被连锁”吗?


  实际上,医药零售药店连锁化只是一种发展趋势,单体药店也可以通过走“特色化发展道路”找到适合自己生存的方式。


  其一,抱团取暖。在药品采购环节,单体药店通常由于体量小,而不具备议价能力,导致其在销售环节缺乏价格优势。因而,“抱团取暖”不失为一种应对策略。当前,我国单体药店的数量虽然在逐年减少,但依然具备数量上的优势。分散经营的药店可以自发成立药品采购联盟,集多家之力于一体,提升药品采购的议价能力。


  其二,学会“示弱”。在药品供应环节,连锁药店背靠雄厚的资金实力,药品种类“大而全”;单体药店则应该学会“示弱”,另辟蹊径,选择冷门特色药品,确保药品供应种类“小而精”。比如乡镇药店通常会因销售一些物美价廉的“冷门”药品,而深受老百姓信赖。单体药店也凭借差异化营销获得了生存的条件。


  其三,“笼络”人心。得人心者得市场。“陈大爷,您最近血压稳定吗?来帮您测一下。”“王妈妈,您乖孙子的感冒好些了吗?”……通过朴实贴心的方式提升药店的服务能力可获得老百姓的信赖。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生存发展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责任编辑:)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相关阅读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