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判趋势 与时偕行——2019中国·扬州生物医药论坛侧记

  • 2019-05-14 10:32
  • 作者:王泽议
  • 来源: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中国医药报

图为南京大学生物医药行业校友会圆桌论坛现场。孔祥辉 摄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在最美的烟花三月,来自生物医药领域的专家学者、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企业家,汇聚古城扬州,参加4月25日举行的“2019中国·扬州生物医药论坛”。


  此次论坛由中国药学会、江苏省科协、扬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扬州市邗江区人民政府、江苏省药学会、江苏省医药质量管理协会、扬州市市场监管局、扬州市科协及扬州国家高新区承办。与会者共同分享生物医药前沿理论技术、解读行业政策、共话产业未来、共商发展大计。


  分析差距


  “生物医药产业是21世纪创新最为活跃、影响最为深远的新兴产业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苏省科协主席陈骏在致辞中说。


  据Evaluate Pharma统计,2017年全球药品市场规模达到8250亿美元,其中生物医药市场规模为2080亿美元,占比达到25%。预计到2024年,生物医药市场规模将提高至整个药品市场规模的31%,达到3830亿美元。在2018年的全球十大畅销药品中,有8个为生物药,其中 6个为单抗、2个为融合蛋白。Evaluate Pharma预测,在全球20个最有价值的在研药物中,有14个为生物药,其中8个抗体药物、4个基因治疗药、1个CAR-T细胞治疗药物、1个重组蛋白药物。


  “生物医药产业在技术进步与需求增长的双向驱动下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生物医药已成为医药领域最具市场潜力的研发‘热点’。”国家“863”计划疫苗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晓明介绍说,目前全球生物医药领域的重点技术风口集中在三大领域——肿瘤免疫治疗、基因诊疗、植入与介入治疗。


  生物医药也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支持、资本青睐,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从2011年的594亿元迅速发展到2016年的1527亿元,平均年增长率达到19%,预计到2021年将达到3269亿元。


  据杨晓明介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起步较晚,目前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还有差距。如我国疫苗产业大而不强,普通疫苗产能过剩,二类疫苗市场同质化严重,创新不多,多联、多价疫苗,创新型疫苗缺乏。抗体药物方面,无论是在上游靶点发现还是在下游产业化能力方面都有待努力。我国单抗药物规模尚小,约占全球单抗药物市场的 1%,渗透率极低。国外现有86个抗体药物上市,针对42种疾病,而我国目前仅有12个国产抗体药物和22个进口抗体药物获批上市。同时,我国上市的抗体药物类型也比较单一,一般是单抗、融合蛋白,上市产品的靶点只有9种;而国外有单抗、双抗、ADC、糖工程化、片断抗体等多种类型抗体药物,靶点已达51种。


  “中国生物医药特别是治疗型产品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普遍较为落后。不过,在全球新兴生物药领域,中国跟踪前沿的能力显著提高,研发速度显著加快。”杨晓明说,目前国内多联疫苗、成人用疫苗展现出良好发展机遇。


  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药物制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侯惠民及其研究团队的袁春平教授,与参会者分享了他们研发的渗透泵片剂热塑包衣技术,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项新技术。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陈芬儿介绍了复旦大学对他汀类药物生产工艺改进方面所做的工作:“复旦二代技术与一代相比,反应过程由9步降到6步,反应速率从23%提高到66%。突破了第一代工艺的两项关键技术,更加绿色,更具成本优势。”陈芬儿透露,目前研发团队正在进行第三代工艺研发,希望使他汀类药物的生产成本进一步下降,使之成为全球他汀类药物的最好工艺。


  分享经验


  近年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引智政策,以及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广阔的发展空间,吸引了许多海外高端人才回国创业。“海归派”已成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力品药业(厦门)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海健博士是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曾在美国著名药企带领研发团队开发多个重磅创新药物。2012年,朱海健博士与同是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的叶英博士在福建厦门创办力品药业(厦门)有限公司,专注于精神类和心血管类创新制剂的研发生产。目前,该公司已获得16项国内国际发明专利,形成了口膜制剂、高端控缓释制剂、气体微球制剂三大新制剂技术平台,其23项在研品种中有6项入选国家“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


  论坛上,朱海健与大家分享了力品药业“创新制剂+高端仿制药”双线开发的经验。他认为,开发高端创新制剂更符合当前中国医药产业发展的需要。


  首先,研发改良型新药和高端仿制药投入产出比相对较高。众所周知,研发创新药一般需要10年时间,花费10亿美元,研发成功后可以获得5年的市场专有权(孤儿药专利期可以延长);而通过采用新的制剂技术研发改良型新药,一般需要3~5年时间,花费2000万~5000万美元,可以获得3年的市场专有权。但研发改良型新药的成功率比创新药高。高端仿制药的研发所需时间更短、投入更少。


  其次,仿制虽是我国制剂工业的主流,但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我国制剂工业在创新方面还没有质的突破,剂型、共性技术很少有原创性成果。目前国家大力推动的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将对提高仿制药质量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此过程中,开发高端仿制药备受重视。


  “发展高端创新制剂,短期内可以帮助制药企业更迅速地形成产业优势,支撑企业快速发展;未来则可以成为创新药的应用平台,形成企业参与国际市场角逐的核心竞争力。”朱海健说,力品药业的发展策略,是基于国内药物研发市场来定位的,即选择一些技术难度大、市场前景好的缓控释产品,中美同步申报。


  已落户扬州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园的台湾联合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项在研项目——用于艾滋病治疗的单株抗体项目,将有望为艾滋病患者带来一种新的用药选择。


  据美国UBI集团副总裁、台湾联合生物制药公司执行长林淑菁博士介绍,鸡尾酒疗法的推行,让艾滋病从一种致死性疾病变成了一个可控的慢性疾病,但它又存在一个困扰患者的问题——必须坚持每日服用并终身服药。患者忘记或者因该疗法的副作用不能持续服药的话,HIV病毒水平就会从可控范围迅速反弹,这会导致抗药性毒株的产生,患者就必须换药。据统计,患者用药5.5年内换药比例约为50%。


  “我们正在研发一种长效药物UB-421,这是一种抗CD4单株抗体,有望让艾滋病患者无须天天吃药,同时希望新药物的副作用会比现有的小分子药物低。” 林淑菁说。


  据介绍,UB-421二期临床研究成果的相关论文已于近日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研究显示,该抗体药物已显示出治疗HIV感染的潜力:在一项二期开放标签研究中,接受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实现病毒学抑制的HIV感染者,停药后定期注射UB-421,将HIV病毒水平抑制长达4个月。该研究中,UB-421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并且不会诱导对抗体耐药的HIV毒株的产生。


  论坛上,来自南京大学生物医药行业校友会的企业代表,就新药开发、在研项目等进行了交流探讨。


  解读政策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提高医药企业创新能力,促进医药行业创新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特别是围绕建立科学高效的药品监管体系这一基本目标,进行了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等工作。为了帮助与会企业更好地理解政策、用好政策,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生物制品药学部审评员宋丽娜和江苏省药监局药品注册管理处处长王宗敏,分别介绍了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的情况。


  当前,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已经从早期的释放注册积压、提高审评审批效率为目标,逐步过渡到鼓励药品创新、提升药品质量为目标,以激发企业创新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让更多新药好药加速批准上市,满足公众用药需求。


  据宋丽娜介绍,截至2017年底,药审中心已将25批423件注册申请纳入优先审评程序,其中具有明显临床价值的新药占比最大,共191件,达到了45%,有47件儿童用药纳入了优先审评。2018年,有340多件药品注册申请被纳入优先审评程序。为进一步提高优先审评的效率,从2018年11月起,药审中心对申请纳入优先审评程序的品种,由原来每月审核的方式改为即到即审,并在药审中心网站相应栏目下向社会公开征求 意见。


  宋丽娜还介绍了对于创新型抗体药物临床开发药学研究风险控制和阶段性要求的考虑,强调临床试验药物应侧重于安全性风险方面的评估;原则上,药学技术要求与药物所处的研发阶段要相适应,如首次人体试验要重点关注影响受试者安全的药学问题;早期临床开发阶段要重点评估变更是否引入安全性风险;后期临床开发阶段评估变更是否影响临床试验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上市申请时确保上市药品和关键临床试验具有可比性。“创新抗体药物在临床开发期间,不同的研究阶段有不同的药学风险控制策略和技术要求,需要申请方制定科学合理的研发计划,规避开发风险。作为技术审评机构,我们在鼓励创新的同时,审评理念也要逐步和国际接轨。研发方和监管方要加强创新药开发过程中关键阶段的沟通交流,实现基于风险管理和评估的药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宋丽娜说。


  王宗敏介绍了技术审评重点关注的五个方面:一是试验方案的完整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二是支持性研究数据的充分性。鼓励采用CTD格式提交相关支持性研究数据,除了综述和总结部分外,应提供完整的各专业研究报告。三是申报前沟通交流的情况。应提供沟通交流会议纪要,以及根据纪要精神相关研究的完成情况。四是受试者安全性风险控制。应基于临床试验方案,说明药物警戒构建情况。五是临床试验利益相关方。应提供包括研究者姓名和资质、主要研究机构、独立数据监察委员会等在内的临床试验相关方名录信息。(记者 王泽议)


(责任编辑:)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