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化妆品安全性评价体系现状和发展

  • 2019-12-31 09:37
  • 作者:邢书霞
  • 来源:

  我国是全球第二大化妆品消费市场,化妆品逐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化妆品中可能引起的安全问题已成为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安全性评价是保证化妆品使用安全的重要手段。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制、修订并逐步完善化妆品安全评价标准体系,发展新方法和新技术,使得我国整体化妆品安全评价水平无论从检验设备、人员素质、还是检验的技术水平等均有显著的提高,并逐步与国际接轨,在保障消费者的化妆品使用安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化妆品安全评价的管理要求


  依据《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的规定,我国化妆品分为特殊用途化妆品和非特殊用途化妆品,特殊用途化妆品指用于育发、染发、烫发、脱毛、美乳、健美、除臭、祛斑、防晒的化妆品,管理的基本原则是确保“在正常、合理和可预见的使用条件下,化妆品不得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我国对特殊用途化妆品和新原料实行注册制度,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实行备案制,安全性评价是化妆品注册备案工作的重要部分。


  二、我国化妆品安全评价标准体系


  为确保化妆品的使用安全,原卫生部于1987年发布《化妆品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方法》(GB 7919-87)(以下简称《标准》)用于我国生产和销售的化妆品原料及产品的安全性评价。《标准》中规定了我国化妆品安全性评价的五个阶段。


  随着化妆品安全评价范围的拓展和安全评价方法的研究发展,原卫生部在参考欧盟化妆品法规的基础上,分别形成1999年版、2002年版和2007年版的《化妆品卫生规范》(简称《卫生规范》),服务于当时的化妆品监管工作。在这几版《卫生规范》的修订过程中,《标准》拆分为毒理学试验、人体安全性和功效性评价两部分,人体试验部分纳入到人体安全性和功效性评价部分。并对毒理学方法进行了逐步完善和修订,增加了体外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突变试验,睾丸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代替小鼠精子畸形试验。


  2008年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国家局”)承担化妆品法规文件的制修订工作。因化妆品新原料、新技术层出不穷,标准和规范已不能完全满足行业发展和监管工作需要。国家局积极组织制订了现行有效的《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与《标准》和前几版《卫生规范》相比,体例格式基本一致,安全评价部分主要有以下变化:(1)判定更加严格;(2)结合国际安全性评价的发展趋势,增加了与风险评估有关的内容;(3)评价指标更加合理;(4)表述更为科学;(5)人体安全性试验部分单独设章,包括人体皮肤斑贴试验和人体试用试验。


  总之,我国的化妆品安全评价标准体系中包括动物试验、体外遗传毒性试验和人体安全性试验,主要利用动物实验来预计可能产品使用后可能会在人体引起的皮肤和眼的刺激性、过敏反应和光毒性。但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动物皮肤及角膜无论在生物学构造还是生理功能方面都与人的皮肤和角膜差异较大,以动物试验结果预测可能对人类发生危害的准确性尚有待研究,并且还存在实验成本高,试验周期较长的问题。


  三、替代实验和风险评估技术在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


  近年来,基于动物保护原则,国际上鼓励使用非动物方法进行化妆品安全评价,很多国家和地区颁布了化妆品动物试验禁令。截至目前,已出台法规禁止化妆品动物试验的国家或地区有:欧盟、印度、以色列、新西兰、中国台湾、韩国、土耳其、瑞士、美国加州等。动物实验替代方法为基础的风险评估体系已成为新型技术壁垒的典型代表。


  为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化妆品安全性评价体系,我国积极推进替代实验和风险评估在我国化妆品安全评价体系的应用,并通过法规调整引导行业提高安全评价水平。开展了多个替代实验方法的验证与转化工作,经验证转化后的方法逐步纳入到我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自2016年起,我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中已先后纳入《化妆品用化学原料体外3T3中性红摄取光毒性试验》、《化妆品用化学原料离体皮肤腐蚀性大鼠经皮电阻试验》、《化妆品用化学原料体外兔角膜上皮细胞短时暴露试验》《皮肤变态反应:局部淋巴结试验:DA》《皮肤变态反应:局部淋巴结试验:BrdU-ELISA》《化妆品用化学原料体外皮肤变态反应:直接多肽反应试验》共6项替代毒理学试验方法,此外还有多项相关课题正在立项研究过程中。为加快推进建设中国化妆品动物试验替代方法验证研究机构。2018年,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以下简称“中检院”)组建化妆品替代方法研究与验证工作组,吸纳14家国内外化妆品检验机构、科研院所和行业代表作为成员单位,并邀请了国内外替代领域的10位专家作为专家顾问,希望集合社会优势资源,通过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逐步推动化妆品替代毒理学方法研究与验证体系的建设。


  在积极进行替代方法研究的同时,借鉴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化妆品管理模式,我国启动了系列化妆品风险评估工作,包括政策调整。具体有几下几个方面:(1)2010年8月23日,国家局发布了《化妆品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风险物质风险评估指南》,明确了化妆品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风险物质的风险评估程序及风险评估资料要求等。(2)2013年12月16日,国家局发布了《关于调整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有关事宜的通告》。明确指出: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可采用风险评估的方式进行安全性评价,风险评估结果能够充分确认产品安全性的,可免予产品的毒理学试验。通过调整,积极引导企业通过安全风险评估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减少了不必要的产品的毒理学试验。(3)对我国上市化妆品已使用原料进行收集和梳理,编制了《已使用化妆品原料名称目录》,积累我国化妆品原料安全使用经验。(4)为规范和指导开展化妆品风险评估工作,国家局制定了《化妆品安全风险评估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南”),对化妆品风险评估的基本原则、要求、程序、毒理学、原料及产品安全性要求等进行了明确,提供了评价报告模板。


  四、我国化妆品安全评价面临的挑战和发展


  尽管我国的化妆品安全评价发布了系列标准、规范,在化妆品安全评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相比欧盟等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化妆品安全评价体系,我国的化妆品安全评价体系面临诸多挑战。(1)替代试验验证缺乏配套的程序性文件,利于替代实验有序发展的体系尚不健全;我国开展的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研究的较多,以国际上已认可的方法为主,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国际上已认可的化妆品替代试验方法在我国存在成本较高、原材料不易获取、配套的仪器未国产化等问题,在我国推广实施存在困难;(2)我国上市前的注册备案工作中主要对化妆品产品进行安全评价,而替代实验方法主要适用于化学品或原料的评价,不适宜于产品和具有我国特色的化妆品植物原料的安全评价;(3)我国风险评估工作起步较晚,能开展风险评估工作的机构和专业人员远远不能满足化妆品行业发展和监管工作的需要;(4)我国化妆品行业发展起步相对较晚,中小企业占据大多数,行业整体技术能力水平不足,限制了化妆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全面推广。因此,在目前我国在全面开展动物替代试验方法尚不成熟、风险评估制度尚未完善,评估相关的数据库及科学资料不齐全的现状下,必要的动物试验在一定时间内仍然不可替代。为解决技术贸易壁垒对我国化妆品行业带来的挑战,应加快替代试验方法的研究技术储备,开展系统性的研究验证,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化妆品安全评价体系,满足化妆品安全监管需要,保障消费者化妆品质量安全,促进化妆品行业发展。(作者单位: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责任编辑:陈燕飞)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