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制度如何执行?

  • 2020-05-18 16:16
  • 作者:
  • 来源:《看图读懂食品安全法》

  【法律条文】


  第三条 食品安全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建立科学、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


  【案例解读】


  近几年来,各类食品安全事件被频繁地在各大新闻媒体及网络上曝出,这不仅显示出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切实关注,同时也反映了食品安全工作在监督管理方面的重要性。2016 年,为了认真贯彻全国和全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会议的精神,湖北省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要点》的文件,要求紧紧围绕贯彻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这一主线,继续以问题导向、风险防控、索证索票、痕迹监管为指导,不断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继续深化改革创新,加大重点治理和风险管控力度,力求全力保障公众的饮食安全,以落实新法中所反复强调的食品安全工作中监督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我要提问】


  如何执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制度?


  【专家说法】


  近年来,我国处于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期。劣质奶粉、“苏丹红”辣酱、毛发酱油、石蜡火锅底料、瘦肉精、毒大米、地沟油等问题食品之多、涉及范围之广、造成恶果之重,已到了令人谈“食”色变的地步。商务部《我国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尽管目前上市食品安全状况逐年好转,但食品安全仍存在超标、法律法规缺失、检测及环保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消费者对任何一类食品安全性的信任度均低于50%。接二连三的食品安全问题正在沉重地打击人们的饮食信心。“中国的食品怎么了?”“明天我们还能吃什么?”成了人们十分关心的话题。因此必须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加快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严把从农田到餐桌、从实验室到医院等每一道防线。


  如何落实《食品安全法》所规定的监督管理制度是开展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标线。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第三条的规定,食品安全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建立科学、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首先,“预防为主”是最主要的措施,必须加强食品安全的风险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食品安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在造成严重危害性事件之前排除危害食品安全的源头。其次,为了实现预防食品安全的宗旨,就必须进行风险管理,实施食品安全风险的监测、评估、结果公布、不安全或高风险产品警示等,将治理的关口从事后的补漏以及处罚移到事前的防范。全程控制要求相关部门将食品的生产、经营到销售各个环节都能置于管控范围之内。社会共治表明了食品安全不仅仅是相关政府部门的单项治理,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为了保证上述监管制度的实现,必须建立科学、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完善配套制度。


  【一句话点评】


  《食品安全法》明确了监督管理工作,以预防为主,实施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并建立科学、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


(责任编辑:齐桂榕)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