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工关节市场持续稳健增长

  • 2020-06-15 17:42
  • 作者:凯乘咨询
  • 来源:中国食品药品网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老年退行性骨关节病变成为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关节发生了结构上的改变后,单纯使用药物治疗只能部分缓解疼痛症状,难以改善关节功能。而人工关节置换可以达到缓解疼痛、稳定关节、矫正畸形、改善关节功能等目的。至今已研制出膝、髋、肘、肩、指、趾关节假体。


骨关节炎与关节假体置换


  骨关节炎为一种退行性病变,是由增龄、肥胖、劳损、创伤、关节先天性异常和关节畸形等诸多因素引起的关节软骨退化损伤与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又被称为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和肥大性关节炎等。预计2020年将成为第四大致残性疾病,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


  骨关节炎主要病变是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好发在负重较大的膝关节、髋关节、脊柱及手指关节等部位。我国关节炎患者有1亿人以上,且人数在不断增加。据统计,50岁以上人群中,50%患有骨关节炎,75岁以上人群中80%患有此病。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一种治疗终末期严重骨关节炎及膝关节晚期疾病的非常成熟及有效的手术。包括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膝关节单间室置换术(UKA)、髌股关节置换术(PFJ)等,视病变部位、下肢力线畸形程度与手术医生经验而定。


  人工关节置换术所用的人工关节采用金属、高分子聚乙烯、陶瓷等材料,根据人体关节的形态、构造及功能制成人工关节假体,通过外科技术植入人体内,代替患病关节功能,达到缓解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的目的。包括了人工肩关节、人工肘关节、人工腕关节、人工髋关节、人工膝关节和人工踝关节。目前,膝关节置换和髋关节置换是人工关节置换术中最常见的两类手术,10年内手术成功率已超过90%,更有80%以上的患者可以正常使用植入的假体长达20年以上,甚至伴随其终生。此外,肩关节、肘关节、踝关节等关节置换也在不断发展,取得了良好的中、长期结果。


骨关节炎发病率及关节置换情况


  据WHO数据统计,50岁以上人群中骨关节病的发病率为50%,膝关节是最常见的发病部位,以美国为例,根据JBJS2018年文献《Projected Volume of Primary Total Joint Arthroplasty in the U.S 2014 to 2030》调查显示,2014年,美国初次髋关节置换37万台,初次膝关节置换58万台。


  目前,美国关节置换例数仍在不断增长,2018年髋关节和膝关节置换手术超过170万例,其中初次膝关节占比54.4%和初次髋关节32.7%,髋关节与膝关节比例为1:1.66。以2014年的9万例计算,5年复合增长率为12.34%。


  中国正处于快速老龄化过程中,以60岁以上人口统计,2019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约2.54亿。而随着年龄增长,患骨质疏松的人数比例逐渐增大。


  国家卫生健康委2018年发布的中国首个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40~49岁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3.2%,其中男性为2.2%,女性为4.3%;65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更是高达32%,其中男性为10.7%,女性为51.6%。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是全球骨质疏松患者最多的国家,2016年已达1.6亿人,2020年我国骨质疏松和低骨量患者人数将增加至2.8亿人。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骨折的重要原因之一,50岁以上的骨质疏松人群,每年髋部骨折的比例约为0.99%,以2.8亿人测算,则每年髋部骨折的人群约为277.17万人。


  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库显示,我国症状性膝骨关节炎(kneeosteoarthritis,KOA)的患病率为81%,患病人数约为1.134亿。骨关节炎可导致关节疼痛、畸形与功能障碍,进而增加心血管风险的发生率及全因死亡率,尤其是症状性膝骨关节炎,可导致全因死亡率增加近1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展,骨关节炎的患病率逐渐升高,这将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因此,有效预防和治疗骨关节炎己经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


  除了髋关节和膝关节,肩关节、肘关节以及踝关节疾病也在增长。健身跑步者的关节炎发生率为3.5%,而久坐不动人群的关节炎发生率是其3倍,为10.2%。办公族、电脑族的手腕、手肘、肩关节,开车族的膝关节、踝关节都是最容易受损的关节。


  根据IMS数据测算,2014年我国关节置换例数达到40万台,其中60%为髋关节置换。根据Frost&Sullivan调研,2016年我国关节置换例数为51.4万例,2012年至2016年复合增长率为13.8%。


  根据唯医骨科数据,2018年我国关节置换例数58.81万台,其中髋关节置换39.65万台,膝关节19.16万台。


  骨科疾病属于典型的老年性疾病,多数骨科疾病与年龄有极大关系,60岁以上老年人属于骨科疾病高发年龄段。目前,我国关节置换渗透率低,目标空间有上千万例,而2018年我国只有58.81万例,增长空间还很大。结构上,我国以髋关节置换为主,髋关节与膝关节比例为2.06:1,而美国髋关节与膝关节比例为1:1.66。即我国很多膝关节患者未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未来我国人工膝关节市场仍有很大增长空间。


市场规模及竞争格局


  国际骨科市场增速低缓,格局稳定,集中度高


  根据ORTHOWORLD研究,2017年骨科行业占据全球医疗器械9%的市场份额,是第四大细分领域(其他三个领域分别为IVD诊断、心血管、医学影像)、第三大耗材类细分市场。2012年至2018年,全球骨科市场由433亿美元增长至512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预计2018~2023年将继续以3.6%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10亿美元。


  根据ORTHOWORLD研究,2018年人工关节以189亿美元(膝关节91亿美元、髋关节76亿美元、小关节23亿美元)占据了37%的比例,是最大的类别,其次是脊柱18%,创伤14%,运动医学11%、骨生物材料10%以及其他。


  2019年,国际关节领域主要由5大巨头占据,分别是强生、史赛克、林克、捷迈邦美和施乐辉。


  其中捷迈邦美第一,占据27%市场份额,史赛克和强生-Depuy分别占据19%和18%的市场份额。捷迈邦美、史赛克、强生、施乐辉共占据了接近80%的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非常高。


  我国关节市场持续稳健增长,国家政策利好进口替代


  骨科医疗器械在发达国家基本走向成熟,主要的骨科医疗器械企业也集中在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行业内增速逐渐放缓不同,在中国,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大背景下,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国民对健康需求不断增强的情况下,未来10年中国骨科市场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根据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数据,2018年,国内骨科植入类耗材市场规模为258亿元,2014~2018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1%,其预计到2023年,规模可达到505亿元。2019~202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4.2%,增速高于全球。


  2018年,我国脊柱超越创伤成为最大的细分市场,占29.01%;创伤排名第二,占28.63%;关节排名第三,占27.86%。此结构与全球关节占骨科细分市场第一不同。


  我国骨科消费结构与全球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别,主要因为国内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有较大差距,但正以较快速度朝着发达国家水平发展。随着我国关节手术例数增速快于脊柱和创伤,我国关节占比在不断提高,未来将趋近全球结构,迈向第一。


  根据南方经济研究所提供的数据,2018年,我国关节市场规模达到73亿元,同比增长21%,预计2018~2023年将保持17%的年均复合增长率,2023年市场规模将超过150亿元。


数据来源:C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西南证券

数据来源:C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西南证券


  根据中国信息产业网数据,我国二、三线城市及县级市市场增长明显快于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及县级市市场对价格敏感,国产关节相比进口关节价格更低,报销比例更高,患者需要支付的费用明显低于进口。二、三线城市及县级市骨科市场增长利好国产关节企业。


  国内关节竞争格局方面,根据唯医骨科数据,2018年,我国髋关节植入量为39.65万台,进口产品18.38万台,国产产品21.27万台,国产占53.91%,进口占据46.08%,以国产髋关节为主。2018年,我国膝关节植入量为19.16万台,其中进口产品14.34万台,国产产品4.82万台,进口产品占74.84%,国产产品占25.15%,进口占据绝对领先优势。


  我国关节手术渗透率低,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关节手术渗透率不断增加,预计2018~2023年将保持17%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远高于全球增长率,并高于脊柱和创伤,2023年成为骨科细分市场第一。目前,我国髋关节国产化率超过50%,达到了53.91%,而膝关节则差距很大,国产市场份额不到30%,未来还有很大空间,且增量空间在二、三线市场。在国家支持进口替代大环境下,有利于国产关节厂家发展。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责任编辑:满雪)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