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药物筛选研发平台——PROTAC

  • 2020-08-10 10:26
  • 作者:黄翰漾 孙媛媛 徐佳熹
  • 来源:中国食品药品网

 

  随着技术要求的不断提升,在传统新药筛选技术的基础上,一些新的药物筛选平台应运而生。本站将介绍五种新型药物筛选研发平台,本篇介绍第二种——PROTAC。


什么是PROTAC(蛋白降解靶向联合体)


  PROTAC,Proteolysis-targeting chimera,利用的是化合物降解靶向蛋白的方法。Raymond. Deshaies等人在2001年最早提出了PROTAC的概念,并成功设计并合成了第一批PROTAC双功能分子用于降解甲硫氨酰氨肽酶2。


  细胞内通过泛素化蛋白酶体途径来清除需要被降解的特异蛋白。这个过程就像是细胞将不用的文件(异常蛋白质)交给秘书(E3酶)盖上作废章(泛素化),扔到碎纸机里(蛋白酶体)。


  该技术能够使靶点从“不可成药性”变成“可成药性”。大多数小分子药物或单抗需要结合酶的活性位点来发挥作用,但是对于那些无酶功能的蛋白,尤其那些缺乏酶活性或者表面缺乏成药位点的蛋白,却是无能为力的。然而,人类细胞中80%以上的蛋白缺乏这样的位点,而PROTAC分子却可以捕获这些蛋白,并将其快速降解清除。


PROTAC技术平台的优势


  属于“事件驱动”,不依赖“占位驱动”。小分子抑制剂、大分子抗体,都需持续占据靶蛋白的活性位点以阻断功能,属于“占位驱动”。PROTAC只是提供结合活性,触发靶蛋白与E3酶结合从而引发降解,属于“事件驱动”,不依靠目标占据来破坏靶蛋白功能,超越了小分子可能实现的效果。


  能够靶向传统难以成药的蛋白。PROTAC不直接抑制目标蛋白的功能活性,药物不需要与目标蛋白长时间和高强度的结合,因此可以靶向传统难以成药的蛋白。在已被解析的疾病相关蛋白中,有高达80%的蛋白无法用现有药物去靶向,利用PROTAC技术,理论上只要靶蛋白上有裂缝、缺口等可以短暂“着力”的地方就行。


  用量小,催化剂量即可。小分子抑制剂作用于靶蛋白后抑制其的活性,并不能使其降解掉;而PROTAC分子可直接催化降解靶蛋白,只需催化剂量即可。


  克服耐药性。小分子抑制剂作用靶蛋白后,可能会造成靶蛋白突变或者靶蛋白过表达,进而引起耐药性,从而使小分子抑制剂失去的对靶蛋白的抑制功能;而PROTAC分子通过蛋白酶体途径将靶蛋白降解掉,克服了耐药性。


  高选择性。研究表明,由于靶蛋白与E3泛素连接酶之间的协同作用,PROTAC分子可以在小分子抑制剂的基础上提高其选择性。


  低毒性。由于PROTAC降解蛋白只需催化的剂量即可,给药浓度较低,较低的药物浓度又降低了脱靶效应产生的可能性,减少毒副作用。


平台1


PROTAC技术平台的挑战


  三联体成药性。由于PROTAC是三部分组成的类似哑铃形分子,其水溶性、口服生物利用度、代谢稳定性、透膜性、合成难度和成本、PK/PD等,依然是需要逐一克服的难题。


  有效形成三元复合物的同时有效激活降解系统。PROTAC发挥药效必须与靶蛋白和E3酶形成有效的三元复合物,而此过程对PROTAC来说,如何控制浓度以避免药物分子与靶蛋白和E3酶分别形成二元复合物(hook effect),以及充分考虑靶蛋白与E3酶接触区域的电荷排斥和立体结构排斥,显得非常重要。而当三元复合物形成后,能否有效降解,还需要与去泛素化酶以及靶蛋白重合成作斗争,直到达成一定程度的平衡。


  脱靶毒性及其检测,尤其长期毒性和生殖毒性。积累E3连接酶的天然底物可能有不良毒性。此外研究表明,度胺类药物(沙利度胺、来那度胺、泊马度胺)能靶向E3酶CRBN,因此针对PROTAC的设计经常直接使用度胺类的骨架。沙利度胺具有较强毒性,尤其生殖毒性,因此对于度胺类骨架的PROTAC的毒性评价会更加全面。


PROTAC全球发展进程(国内外企业)


  Arvinas:


  公司由PROTAC鼻祖Crews教授在2013年创建,是目前进展最快的公司。公司当前市值13.93亿美元,2019年营业收入为4297.65万美元,同比增长200.03%。


  PROTAC技术平台目前已经设计可口服给药、跨越血脑屏障的PROTAC分子,未来目标的是靶向“难成药”靶点、拓展E3连接酶、提高成功率(现有成功率95%)和选择性。


  研发管线由抗肿瘤药物和神经疾病药物两大部分组成。


  用于治疗前列腺癌的雄激素受体降解剂ARV-110、用于治疗乳腺癌的靶向雌激素受体的ARV471已经进入了Ⅰ期临床试验,目前Ⅰ期临床安全性和药代动力学数据已公布,在体内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Kymera:


  Kymera成立于2016年,致力于发展蛋白降解治疗技术,建立了独特的Pegasus平台。


  研发管线由炎症和肿瘤两部分组成,主要针对IRAK4蛋白,IRAK4在先天免疫中起重要作用。


  公司设计的PROTAC可以有效降低皮肤和脾的IRAK4的水平,并可以减少皮肤变厚,循环Th1和Th17细胞因子达到局部激素治疗的水平,口服给药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针对STAT3开发了PROTAC分子,KYM-003在细胞实验、动物试验均表现出较好的效果。


  目前所有产品均在临床前研究阶段,还未进行临床试验。


  C4 Therapeutics:


  企业成立于2015年,专注于技术平台Degronimid。该平台开发的小分子一方面可以与靶标蛋白结合,另一方面可以与细胞内的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中的蛋白相结合,促使UPS系统为靶标蛋白加上泛素的标签。


  团队发现来那多胺等邻苯二甲酰亚胺类抗肿瘤药物,可以特异性结合E3连接酶CRBN,通过PROTAC技术,可以选择性降解目标蛋白比如BRD4,活性达到皮摩尔级,并有很好的成药性。


  Nurix Therapeutics:


  企业成立于2014年,由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领域的国际公认专家创立。


  研发管线专注开发用于免疫介导的疾病和血液癌症的药物,包括免疫肿瘤疗法。


  前沿的产品线包括用于B细胞恶性肿瘤的口服BTK嵌合靶向分子(CTM)、口服的CBL-B连接酶抑制剂,两种候选产品均来自Nurix的DELigase靶向蛋白质调节平台,目前均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


  Nurix已与多家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2015年同celgene达成了合作开发协议,Nurix负责候选化合物的筛选和临床Ⅰ期试验,重点放在E3泛素连接酶配体的选择和开发上;2019年与吉利德达成23.45亿美元的全球战略合作;2020年与赛诺菲达成25亿美元的战略合作。


  药明康德:


  公司在2014年开始建立了全球领先的PROTAC药物发现和测试平台,赋能众多全球“长尾客户”。


  2019年,公司 PROTAC平台来自于生物技术公司客户的收入已经达到 4.74 亿元,同比增长约90%。


  针对PROTAC分子建设了较完善的统一化赋能平台,集发现、合成、分析纯化和测试等能力于一体。


  分迪科技:


  公司成立于2014年,由国内第一个生物分子模拟方向论坛(BioMS.org)的创始人及其精英创办。


  目前已建立了一个独特的早期PROTAC新药发现平台,利用该平台已完成5类蛋白降解PROTAC的筛选与设计,并且已有多个案例证实了其针对降解靶点筛选苗头化合物的能力。


  目前与多家制药企业和医院建立合作,但还没有临床申报的PROTAC药物,正处于早期筛选阶段。


  凌科药业:


  成立于2017年,聚焦肿瘤、免疫、炎症等疾病领域。


  公司的资深创始人有着技术优势:万昭奎有过建立靶向蛋白降解平台的经验;汪俊多年前就研 究过Ras;Michael Vazquez和万昭奎在药物设计上有非常丰富的经验。


  目前公司PROTAC研发管线仍处于药物发现阶段,暂未申报。


  开拓药业:


  2009年创立,以雄激素受体相关疾病为核心,覆盖全球高发病率癌症及其它未满足临床需求的疾病领域,包括前列腺癌、乳腺癌、肝癌和脱发等。产品管线包含小分子创新药、生物创新药及联合疗法。


  公司正大力发展PROTAC技术平台。2019年9月,公司完成4500万美元融资主要用于三个方面:继续推进和完成创新药物,特别是普克鲁胺和福瑞他恩在中美两国的后期临床开发;加速新型蛋白降解药物(PROTAC)和成药困难的c-Myc抑制剂的研发;以及完成在苏州的创新药产业化基地的建设。


  五元生物:


  成立于2015年。其主要研发方向有抗肿瘤新药研发、人工智能类器官大数据样本库的建立运营、精准医疗和仿生医学、生物医药产业的知识产权交易和资本运作。


  五元生物与战略合作伙伴共同拥有4条高价值的自主研发产品管线。


  目前构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ROTAC平台,主要应用于新一代抗非小细胞肺癌新药研发,并用类器官技术为PROTAC分子的提供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估。


  目前,NWY001产品正在临床Ⅰ/Ⅱ期阶段。


平台2


风险提示:

1)新型药物筛选技术发展存在不确定性;

2)新型药物筛选研发平台梳理尚不完善;

3)各研发平台相关公司梳理尚不完善;

4)行业政策变化超预期。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责任编辑:李硕)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