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紧扣监管科学主题 加速智慧监管创新

  • 2020-12-12 20:56
  • 作者:中国医药报评论员
  • 来源:中国医药报

  科学技术发展永无止境,智慧监管创新未有穷期。


  12 月11~13 日,第三届智慧监管创新大会在海南博鳌举办。这次大会是在中国药品监管科学行动计划取得重大进展,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按下“快进键”的大背景下召开的。开好这次大会,对于推动药品智慧监管建设与药品监管科学发展深度融合,与“新基建”统筹协调、有效对接具有重要意义。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进入新时代,完善药品监管政策法律制度、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强化全生命周期监管、加强监管体系和能力建设,迫切需要大力推进药品监管科学研究。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于2019年4月30日正式启动中国药品监管科学行动计划,首批9个重点研究项目同时启动。按照计划,国家药监局与国内著名高校、科研机构建设了11个国家药品监管科学研究基地,认定了首批45家国家药监局重点实验室,系统开展药品监管科学应用研究。


  与此同时,国家药监局连续两年将智慧监管作为重点推进的工作,疫苗信息化追溯体系基本建成,正在逐步完善;网信工作制度机制建立健全,智慧监管顶层设计得到加强;“互联网+政务服务”不断深化,服务惠民能力不断提升;监管“大系统”建设全面推进,“大数据”不断壮大;信息化基础设施不断夯实,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全面提升。特别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药监部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为疫情防控和医药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了有力支撑。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实践证明,紧扣监管科学主题,加速智慧监管创新,既是把握机遇、应对挑战的现实需要,也是推动药品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监管科学的发展只有坚持国际视野,瞄准国际发展前沿,以更加开放的视野推进监管科学建设,才能更好地服务监管、服务产业、服务公众。结合这一特点,药品智慧监管创新要加强“大数据”建设,构建智慧决策支撑体系,将新思路、新技术、新资源与监管实践对接起来,与应用场景匹配起来,加快解决药品监管中的难点、堵点、痛点。


  监管科学的发展必须加强顶层设计,适时制定监管科学规划,将立足当前与谋划长远有机结合,科学安排,稳步推进。结合这一特点,药品智慧监管创新要加强“大规划”建设,构建统筹协作管理体系,编制好药品智慧监管“十四五”规划,推动形成全国规划“一盘棋”。


  监管科学的发展必须突出特色优势,各监管科学研究基地要聚焦药品监管工作实际,突出专业优势,发挥基地优势,强化优势互补,形成推进合力。结合这一特点,药品智慧监管创新要加强“大平台”建设,构建共享协同工作体系。要迭代升级国家智慧监管平台,持续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充分发挥药监云平台的作用。


  监管科学的发展要完善运行机制,坚持开放共享理念,加强国家药监局相关司局、直属单位、各研究基地之间的沟通交流,推进信息与资源共享。结合这一特点,药品智慧监管创新要加强“大系统”建设,构建监管信息化支撑体系。


  监管科学的发展必须深化国际交流,积极参与国际药品监管科学研究,充分借鉴国际药品监管科学的最新成果,同时为国际药品监管科学发展贡献中国的智慧和力量。结合这一特点,药品智慧监管创新要加强“大安全”建设,完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 全面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只有从整体上把握方向、找准方位,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才能在行动上精准发力、乘势而上,服从大局、把握大势、干好大事,牢牢掌握药品智慧监管创新主动权。


(责任编辑:张可欣)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