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家庭药箱|正确认识微生态制剂

  • 2021-05-20 11:01
  • 作者:张石革
  • 来源:中国食品药品网

  1857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为探求牛奶变酸(腐败)的过程,把鲜牛奶和酸牛奶分别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它们都含有同样的一些极小的微生物——乳酸菌,而酸牛奶中的乳酸菌的数量远比鲜牛奶中多得多。这一发现说明,牛奶变酸与这些乳酸菌的活动密切相关。随后巴斯德发表了《关于乳酸发酵的记录》,成为微生物学界公认的经典论文,也标志着微生态制剂研发的开始。


  什么是微生态制剂


  人体肠道与菌群经过了长期共同进化。肠道为菌群提供了稳定的环境,而菌群为人体带来了诸多的功能。微生态制剂中所含的有益细菌(益生菌)为健康人肠道正常菌群(活菌、活菌+死菌、死菌及代谢物),服后直接寄生于肠道,成为肠道内正常的生理性细菌,可调整、重建肠道菌群间的微生态平衡,并呈占位性保护。20世纪60~70年代,临床上就开始应用乳酶生(活乳酸肠球菌或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治疗腹泻、腹胀、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肠易激综合征或便秘。


  微生态制剂的药理作用可囊括为“调节、抑菌、保护、免疫、平衡、营养”。具体药理作用包括:(1)抑制肠内有害菌株和过路菌株的繁殖,维持肠道正常菌群的平衡。(2)维持正常肠蠕动,改善粪便的成分、肠道运输及缩短粪便在远端结肠直肠内滞留时间,利于粪便由直肠进入肛门而缓解便秘。(3)树立生物和化学屏障,减少肠内毒素生成,限制肠道病原微生物及毒素与肠道黏膜上皮接触。(4)合成维生素。如双歧杆菌可合成维生素B1、B2、B6、B12、泛酸、烟酸、叶酸等多种维生素。(5)增强体液和细胞免疫。(6)保护肝脏,减少内毒素和肝损伤,减少分解尿素的细菌数量,降低血氨水平。(7)具有激活人体细胞内超氧化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作用,减少自由基的损伤。(8)促进有毒药物降解和排泄。如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均可抑制肠道腐败菌和产生尿素酸的细菌,减少内毒素和尿酸酶的含量,降低血氨浓度,缓解肝昏迷。部分益生菌的代谢产物被称为“后生素”,也可纠正肠道菌群紊乱。


  表1


  如何选择微生态制剂


  从乳酸菌开始,微生态制剂菌株又陆续发展了双歧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粪链球菌等几十种,复方菌株制剂有上百种(单菌、两联菌、三联菌、四联菌制剂),选药时应注意以下要点:


  微生态制剂在我国为多产业用品,功能不一。作为药品时,应依照病征来选用。如需尽快建立一个肠道正常菌群,宜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培菲康),其所含的粪链球菌、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分别定植在肠道上、中、下部位,迅速繁殖,作用快而持久,在整个肠道形成一道屏障;或选用金双歧,亦为长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的三联活菌制剂,其中长双歧杆菌更适合中国人群。对痉挛性和功能性便秘者,可选用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乳酸菌、乳酸菌素等,其成分为乳酸菌、双歧杆菌,在繁殖中会产生有机酸,使肠管水分的分泌增加,同时肠道的酸性降低,促使大便中水量增多而使粪便易于排出。


  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伪膜性肠炎)或食物中毒,可首选酪酸菌,其耐酸且抗腐败性强。


  儿童腹泻(秋季腹泻),多由急性胃肠道功能紊乱或细菌、病毒(轮状病毒、柯萨奇病毒)引起,除应用敏感的抗菌、抗病毒药和补液外,宜选枯草杆菌、屎肠球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酪酸菌、布拉酵母菌等。


  微生态制剂的剂量应适宜,一般在3亿个活菌左右,过量会致腹泻,剂量不足则起不到治疗效果。由于微生态制剂多数为细菌或蛋白,服用时宜注意过敏反应,对过敏者禁用。此外,微生态制剂也偶尔有继发感染的可能性。


  如何平衡微生态制剂与抗生素的相互作用


  抗生素与微生态制剂联合应用具协同作用,但也可能出现不良相互作用。


  在使用前应辩证区别:微生态制剂为死菌还是活菌;不同微生态菌株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抗生素在肠道吸收率、抗菌谱;两类药服用时间的间隔。地衣芽孢杆菌制剂对三代头孢菌素、庆大霉素、氧哌嗪青霉素等药不敏感,对环丙沙星、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等高度敏感,故服用时应停用此类抗菌药物;双歧三联活菌制剂对头孢菌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等高度敏感,服用时应停用此类抗菌药物。但死菌制剂和地衣芽孢杆菌、酪酸菌可以与抗菌药物联合应用;乳酸菌素、复方乳酸菌胶囊、嗜酸乳酸菌胶囊必须与抗生素联合应用。


  在联合使用抗生素与微生态制剂时应注意:用于治疗腹泻时,应先服用病原菌敏感抗生素或在肠道不易吸收(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制霉菌素)的抗生素以杀灭致病菌株,后再及时调节菌群;尽量选择窄谱抗生素,避免大剂量、长疗程使用抗生素;两类药服用的间隔时间至少2h。


  如何来保护微生态制剂的活性


  微生态制剂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包括温度、湿度、酸度、金属和机械摩擦的力度。不同菌株对高热的耐受性差异较大,其中芽孢杆菌、酪酸菌耐热力最强;乳酸菌、乳杆菌、乳酸杆菌、酵母菌、双歧杆菌等不耐热;死菌不受温度影响等。因此,微生态制剂在保存和服用时应区别处置:


  部分微生态制剂要求冷链和于冷处(2~10℃)下保存,如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枯草芽孢杆菌可耐高热(110℃);酪酸菌、地衣芽孢杆菌、屎肠球菌、植物乳杆菌、酵母菌等可于室温下保存。


  部分活菌制剂不耐酸,宜在餐前30分钟服用,如双歧杆菌活菌(丽珠肠乐);大多数微生态制剂不耐热,服用时不宜以热水送服,宜选用30~40℃温开水;微生态制剂不宜与抗酸剂、抗生素、磺胺类、氟喹诺酮类、小檗碱(黄连素)、活性炭、鞣酸蛋白、铋剂或氢氧化铝同时服用,以免杀灭菌株或减弱药效,如需联合用药,则服用时间至少应间隔2h。(北京积水潭医院张石革)


(责任编辑:宋佳薇)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