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话石说|简单的药品,特殊的剂型,“干货”知识来说明!

  • 2021-06-21 09:12
  • 作者:石浩强
  • 来源:中国食品药品网

  心脑血管疾病用药有何基本要求?儿童用药必须注意哪些问题?糖尿病治疗药物不良反应如何避免?……随着生活水平和科学素养的不断提升,老百姓对疾病药物治疗相关知识的渴求日益强烈,迫切希望得到专家的指点。“实话石说”栏目,特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药剂科副主任、上海市执业药师协会副会长、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特聘“食品药品安全科普专家”石浩强主持,介绍日常合理用药常识,回答读者关心的问题。


  有些患者在服用降压药物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后,发现药物“原模原样”地从粪便中排出来。因此,很多患者担心药物没有被吸收而起不到降压作用。事实上,拜新同是一种新型的控释制剂,是将药物成分与推动层压制成片后再包裹一层圆形的半透膜,在膜的两端运用电子激光技术各打一个小孔。患者服药后由推动层将药物通过小孔匀速地进行释药24小时,其目的是为了保持长时间的药效与较为平稳的血药浓度。由于在制剂过程中该药采用不可吸收的外壳,所以服药者可能在排泄物中发现药片外壳,但药物主要成分已经匀速地释放了。那么为什么需要将硝苯地平制成这样的剂型呢?还有哪些特殊的药物剂型呢?


  片剂与胶囊剂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药物剂型,一般以普通片为主。而特殊剂型则包括分散片、含片、舌下片、泡腾片、肠溶片(胶囊)、缓控释片(胶囊)等等。对于这些剂型,患者需要采用正确的服用方法,以避免服用不当造成不良事件的发生和发展。


  分散片可在水中快速地崩解并均匀释放,适合用于老年人、幼儿或者吞咽困难的患者,临床上常用的如头孢丙烯分散片等。含片一般是针对于口腔或者咽部有疾患的人群,如草珊瑚含片等。舌下片需要舌下含服,其目的是为了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并快速达到药物血药浓度高峰,以便更快地发挥药效,如硝酸甘油片等。泡腾片则是利用有机酸和碱式碳酸(氢)盐的反应制成的泡腾崩解剂,置于水中后即刻发生泡腾反应,生成并释放出大量的新生二氧化碳,一般有外用和口服两种类型,外用泡腾片主要用于治疗妇科疾病,如洁尔阴泡腾片等。口服泡腾片有阿司匹林泡腾片、维C泡腾片等。


  肠溶片(胶囊)主要是为了保护药物不被胃酸破坏或者避免药物对于胃部产生刺激,使药物进入碱性的小肠后再进行释放、吸收,例如雷贝拉唑肠溶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由于药物在胃部不易发生崩解,因此患者一旦服药后发生呕吐,药物仍然是完整的而并未受到破坏。缓、控释片剂(胶囊)则是为了保证药物在体内缓慢释放以求发挥更长的药效,适用于半衰期在2~8小时的药品,其目的是为了减少给药频次,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保持血药浓度平稳,一般有骨架型、膜控型和渗透泵型3种。如前所述,硝苯地平的半衰期为4~5小时,为了保持药效,普通片1天需要服用3次,而制备成控释剂型后,每日服药1次就可以保证24小时药效。


  对于特殊剂型,请大家谨记:①在使用分散片时,可直接吞服或将药片置于水中分散后再服用。②含片则需含在口腔内,保证药物缓慢释放以治疗口腔或咽部疾病,不可直接吞服。③舌下含片则需含在舌下,不能直接吞下,迅速避过肝脏首过效应以达到药物血药浓度高峰。事实上,很多舌下片储存时是需要防潮避光的,尤其是在药物开封使用之后,此点对于保证药效尤为关键。④泡腾片则需要在水中崩解后再服用,不可直接吞服,否则大量气体会诱发胃溃疡,甚至导致窒息而危及生命,冲泡泡腾片的水温也不宜过高(一般≤40℃)。⑤肠溶片(胶囊)外部有肠溶包衣或肠溶胶囊壳,不能掰开服用,否则药物会在胃部释放而造成刺激或在胃部酸性的环境下被破坏,一般空腹服用(饭前半小时或者饭后2小时),以求药物迅速到达肠部进行释放。⑥缓、控释制剂一般不可以掰开,更不可以嚼碎服用,否则药物不是通过制剂“小孔”而是经过掰开的“横截面”进行释放,血药浓度忽高忽低,会造成危害,如前面所提及的拜新同就是这种情况。⑦采用多单元、微囊技术实现缓、控释效果的药物则是可以掰开服用的,此类药物一般会在表面留有“刻痕”,但不可以嚼碎或碾碎后服用,例如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格列齐特缓释片、维铁缓释片等。


(责任编辑:张可欣)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