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高“性价比”!改良型新药成药物研发大热门

  • 2021-08-10 14:26
  • 作者:
  • 来源:火石创造

在开发新靶点越来越难、仿制药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对于无法承担创新转型的仿制药企业,改良型新药正在成为一种具有比较优势的选择。


改良型新药研发流程和特点


改良型新药是指在已知活性成分的基础上,对其结构、剂型、处方工艺、给药途径、适应症等进行优化,且具有明显临床优势,境内外均未上市的药物,注册分类为2类。


改良型新药是对已知活性成分的上市药品进行优化,被改良药品的结合靶点、作用机制、药效学数据、药动学数据、有效性证据和安全性特征均较为明确。


因此,化药改良新药的临床研发可借鉴已上市药品的临床开发经验,立足于明确的临床需求,如现有已上市药品疗效待提高、毒性待改善或给药方式待优化等,进行优化;开展必要的临床试验,通常在临床试验中对临床优势进行概念验证,并最终确证。


国内外制药格局


国际制药巨头模式成熟,新型制剂平台企业近年快速发展。龙头企业原研产品的迭代从产品即将上市就开始布局,从而延长公司专利药的生命周期。为了缩短研发周期,寻找最佳的给药途径,专利药企业通常采用“合作研发”的模式,即与第三类新型制剂技术型企业合作开发产品,例如Biovail、Nektar等,它们拥有领先的技术水平,是专利药企业理想的合作伙伴。


涉足2类新药企业较少,规模型药企与药物释放系统(DDS)平台共求发展。国内2类新药属于起步阶段,市场上涉足企业较少且较为分散。与美国类似,我国主要聚焦2类新药的企业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创新药企业,以绿叶、科伦为代表;另一类为新型药物DDS平台公司,以越洋医药、科信必成等企业为代表。


国内外改良型新药获批概况


国内改良型新药发展进程加快


截至2021年3月底,CDE一共公布了787个2类化学药改良型新药受理号,其中2.4类(新适应症)受理号最多,占比近60%;其次是2.2类(新剂型);2.1类(改晶型)和2.3类(新复方制剂)最少。


改良型新药与仿制药相比,无论是结构改良、剂型改良、新复方制剂或者新适应症,都有一定的技术或专利壁垒,但是改良型新药相较仿制药有3-4年的监测期,生命周期明显拉长,回报率也显著提升,因此近几年国内发展进程逐步加快。


图1:改良型新药受理号占比

图1:改良型新药受理号占比

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国外505b(2)申请获批产品数量不断攀升


近10年,美国通过505(b)(2)申请获批的药品快速增加,2017年环比增长40%,2019年申请获批的产品达64个。505b(2)途径申报的新药渐成研发主流,改良型新药已成新药研发大势。


图2:2010-2019年美国505b(2)获批数量(个)

图2:2010-2019年美国505b(2)获批数量(个)

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热门的新型制剂平台分类


释药系统的创新离不开制剂技术、药用辅料、给药装置、制剂设备、检测设备和包装材料的创新,涉及多个学科,我国除了一些追踪式创新外(例如冷冻干燥型口崩片),在制剂技术创新方面还有待加强。


基于我国与国际药剂研发水平的差距,近些年我国重点加强了对渗透泵、微孔膜、长效缓释、靶向、定时脉冲等国际先进剂型及相关辅料的研究。1995年我国药物制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创建,率先在国内建立了多个新型制剂技术平台,例如激光打孔渗透泵控释片、缓释微粒、缓释混悬剂、生物黏附制剂、经皮给药制剂、长效注射微球、注射用脂质体等技术平台,并设计制造了相应的设备和生产线。


表1:新型制剂技术平台

表1:新型制剂技术平台

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改良型新药的特点和问题


改剂型、新适应症成为主流


2.2类改良型新药主要针对剂型、工艺等进行改进,不改变药物的药理活性,主要通过新剂型的优势体现产品的临床优势,因此相对较为简单,且具有很明确的研发目标。同时,因为活性成分未改变,很多改进不需要做大型临床验证,只需要通过BE试验证明其药动学一致即可。此外,2.2类改良型新药在成本方面也较有优势,符合我国目前行业的特点,申报数量呈逐年增多的趋势。


2.4类改良型新药是新适应症的申报,国外企业申报数量较多。从目前申报的药品种类来分析,主要集中在抗肿瘤领域,进口注册基本上被辉瑞、礼来、诺华、阿斯利康、勃林格殷格翰等跨国大公司占据。这主要是因为,新的抗肿瘤药物的适应症只会被有条件批准某一种肿瘤,随着研究的更加深入和治疗时间越来越长后,发现该药物对其他肿瘤也有效,企业就会再次申报,故出现这样的局面。


2.1类和2.3类研发热度较低


总览国内改良型新药申报数据发现,2.1类和2.3类改良型新药申报较少,主要是由于目前国内药企普遍规模偏小,研发实力不强,只有极少数药企具有开发这类新药的能力;其次这两类新药需要做大型临床研究以证明其疗效,研发时间长、风险相对较大,一般企业没有热情。


近年来,德国的费森尤斯集团获批了多个505(b)(2)产品,均为注射剂,品种包括甲硫新斯的明注射液、阿加曲班注射液、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注射用盐酸高血糖素、对乙酰氨基酚注射液、注射用硼替佐米、注射用醋酸卡泊芬净、注射用替加环素、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氟维司群注射液等。


我国的绿叶制药是一家以研发为基础的新型制药企业,目前形成了肿瘤、心血管及消化代谢药物三大业务板块,并拥有5个研发平台、4项核心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领域,目前该公司已有4个创新制剂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开展注册及临床研究,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国内,绿叶制药拥有9个处于不同开发阶段的主要改良型新药在研产品,包括3个抗肿瘤药物、6个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责任编辑:刘思慧)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