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探寻中国药品生态建设解决方案

  • 2021-08-16 16:44
  • 作者:王晓冬
  • 来源:中国食品药品网

  中国食品药品网讯(记者王晓冬) 近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举办的“互联网医院药品生态”鲜活案例大赛顺利举行。大赛以互联网医院为背景,从药品生态建设的视角,为互联网医院发展探寻最佳方案,也为中国药品生态建设构建引领方向。


  本次大赛共有6支队伍进入决赛答辩,答辩选手均为选修经管学院“鲜活案例研究”课程的本硕博学生及MBA学生,他们来自清华大学多个院系;评委来自医疗机构、医药企业及金融机构等,主要从聚焦性、创新性、实操性三个方面进行点评。


  “鲜活案例研究”课程是经管学院一门“真刀真枪”的课程,自2015年举办以来这是第6届,旨在培养学生面向现实、超越现实、引领现实的能力。课程基于管理决策是选择而非答案的假设,鼓励学生与现有决策的当事人竞争。课程以“体验式学习(Situated Learning)”理论为指导,让学生通过合法边缘化参与(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探寻更佳的解决方案。


  课程以2010年创立的中国药品供应链学习社区为依托,以药品转换码为枢纽,针对药品生态不同模块,先后以药品编码转换公共平台、药品转换码、医生—药师—患者三方联合合理用药、药品信息化协同服务平台、去中心化药品定价平台等主题作为鲜活案例,引领学生探寻中国药品生态建设的最佳解决方案。


  本届选择互联网医院为鲜活案例研究主题,源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互联网诊疗服务在减少人员聚集、降低交叉感染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了蓬勃发展。全国现已审批了1100余家互联网医院,互联网医院如何发展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


图为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师生在上药科园信海医药有限公司调研进口药品编码问题。

图为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师生在上药科园信海医药有限公司调研进口药品编码问题。


  为了顺利举办本届鲜活案例大赛,“鲜活案例研究”课程做了较为充分地准备。首先,学生们阅读以往的鲜活案例、学习社区年报、业内专家访谈录,研究历届鲜活案例大赛报告,并与“鲜活案例研究”课程往届校友进行当面交流。学习期间,学生们还前往药品供应链相关单位进行实地调研,其中有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流通企业、医疗机构等。课程还邀请各类业内专家对学生们进行辅导、交流。学生们还观摩了中国药品供应链学习社区第21次研讨会暨药品转换码倡议十周年研讨会。


  药品转换码构想由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副教授谢滨于2011年提出,药品在各个平台之间数据转换,不需要放弃原有编码,而是在各类编码之间建立媒介方式,最终实现互联互通,并成为中国药品生态建设的枢纽。


  在鲜活案例研究课堂,学生们以药品转换码为纽带,探寻中国药品生态建设的解决方案。而且,药品转换码构想不仅停留在课堂上,在10年时间里,先后与药品生态相关的政府部门、医疗机构、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流通企业、患者组织等进行了交流讨论,获得了较好的共识。


(责任编辑:宋佳薇)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