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礼:发挥中医药优势 构筑第二道防线
7月14日,国家中药科学监管大会在京召开。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张伯礼进行主旨演讲《“三药三方”的转化研究及其在抗击新冠疫情中的作用》。以下为演讲内容摘编。
基于两年多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践,加强疫苗接种是第一道防线。我们还要发挥中医药治未病优势,构筑起第二道防线。
中医药抗疫历史悠久,在防治疫病的历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较完备的理论体系。在这次新冠疫情防控中,中医药全程深度介入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发挥了重要作用。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
中医药在各阶段都可发挥重要作用。对于无症状感染者,西医认为无症状,但中医认为有证候,使用中医药干预后,在防止病情进展等方面显示出良好的疗效。针对老年人基础疾病者多的特点,总结了“先症而治,截断病势”的治疗原则,早识别、早研判、早干预,防止转重。对于重症患者,一定要坚持中西医结合救治,最大程度降低病亡率。针对核酸转阴后恢复期患者,提出“早期康复、综合康复、自我康复”理念,西医做健康评估,中医干预促进全面康复。
经过临床实践和总结,我国已筛选出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血必净注射液,以及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等有确切疗效的“三药三方”。其中,我们团队研制了宣肺败毒颗粒,我们对其有效组分、作用机制等方面都开展了深入研究,显示宣肺败毒方可以抑制病毒复制、调节免疫状态、保护靶器官等。
今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世界卫生组织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专家评估会报告》指出,中医药能有效治疗新冠肺炎,对轻型和普通型病例尤其有效,有利于降低轻型或普通型病例转为重症的风险;同时可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尽早使用中医药可改善轻型和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预后。
同时,上海、天津、吉林等地开展了针对密接等高危人群的预防性中药干预,初步结果显示服用中药后阳性检出率明显降低。所以我们要发挥中医药治未病优势,构筑起第二道防线,构建“预防—治疗—康复”一体化模式。做好常态化防控总体预案,为抗击新冠疫情防控作出中医药独特的贡献。(郭婷整理)
(责任编辑:张可欣)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中国医药报社2025年“新春走基层”工作获表彰 一人获评全国性行业类媒体优秀个人
4月25日,中国行业报协会公布了2025年“新春走基层”活动优秀报道团队、优秀个人和优秀作品的获奖名单。 2025-04-28 10:14每周医药看点(5月5日—11日)
中国食品药品网讯 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就《创新药研发期间风险管理计划撰写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抗肿瘤药物生物等效性及药代动力学比对研究受试者人群选择考虑(征求意见... 2025-05-13 16:26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33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08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