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幅过半市场加速扩张 企业竞价策略不尽相同 种植体集采影响几何

  • 2023-01-30 10:03
  • 作者:冯玉浩
  • 来源:中国食品药品网

  中国食品药品网讯 1月11日上午10点,四川成都口腔种植体系统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以下简称种植体集采)开标,各家企业纷纷报价,部分价格甚至引起在场医保部门的惊叹。


  经历了近6个小时的竞标,被业内称之为“高值耗材集采从医保领域扩围到非医保领域首次尝试”的种植体集采成功落下帷幕,共有39家企业拟中选,拟中选的种植体平均降幅达55%,相关产品基本覆盖了市面上的主流品牌。此次集采首年采购需求量达287万套,约占国内种植牙年用量(400万颗)的72%,预计每年可节约患者费用40亿元左右。


  有厂商代表预估,此次集采后,国内种植牙渗透率将大幅提升,市场规模也将由此扩大。


  机制创新 破解“史上最难集采”


  “业界有人表示此次种植体系统集采是‘史上最难集采’。”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院长助理兼价格招采室主任蒋昌松说。


  和过去常见的集采报量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集采标的以医保报销产品为主不同,此次种植体集采存在三个难点:一是种植牙市场化程度高,民营医疗机构在口腔服务领域占主导地位,以行政命令或医保付费限制要求民营机构参与报量不现实;二是种植体属于患者自费产品,在高值耗材领域对非医保产品开展集采尚无先例可循;三是进口产品在种植体市场中占比超95%,市场竞争不够充分。


  为了实现让价高者多降价,给价低者留出利润空间,顺利开展此次集采,入围规则中创新引入了K值。


  所谓的K值就是各医疗器械注册人产品基准价(即2021年的有效采购低价)与同组竞品基准价最低值的比值。入围规则显示,注册人的申报价应不高于产品基准价×(100%- √K×15%)。换而言之,基准价越高的产品,其K值就越大,产品申报价较基准价的降幅(即√K×15%)也会随之增加。反之,基准价越低,k值就越小,最终报价所需降幅也就越小。


  集采前价格较高的士卓曼、登士柏、诺保科种植体从原采购中位价5000元降至1850元左右,而集采前价格处在中游的奥齿泰、登腾种植体从原采购中位价1500元降至770元左右。


  “此次集采降幅相对合理。”有企业代表对记者表示,和平均降幅超8成的人工关节与超9成的冠脉支架等“打骨折”的高值耗材集采相比,55%的平均降幅给企业留出了部分利润空间。


  此外,和过去招采标的为单一产品不同,此次集采对象为包含种植体、修复基台、愈合基台、转移杆、种植体替代体等五类产品在内的种植体系统。以一口价的形式,明确了种植体相关产品的打包价格,可有效避免出现一套产品中集采产品A降价,B涨价的情况。


  花费减半  有望刺激产业规模扩大


  种植牙是一种以植入骨组织内的下部结构为基础来支持、固位上部牙修复体的缺牙修复方式。


  “患者对种植牙的需求量较大,仅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口腔种植科一年的种植牙数量就超过6000颗。”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口腔种植科主任满毅介绍,活动假牙、固定义齿相比,种植牙修复后可达到与天然牙齿功能、结构、外观近似的修复效果,被口腔医学界公认为缺牙的最佳修复方式。


  然而,高昂的价格直接影响了患者的治疗选择,坊间有“ 一口种植牙等于县城一套房、一辆宝马车”之谈。国海证券2021年发布的《种植牙行业深度报告》显示,我国每万人种植牙数量仅为28颗,远低于韩国每万人632颗。由此可见,我国种植牙市场具有超10倍的增长潜力。


  据悉,口腔种植的费用大致分为种植体、牙冠和医疗服务三个部分。在招标现场,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种植体集采顺利开标、医疗服务项目专项整治的持续推进与后续牙冠竞价挂网,种植牙整体费用将大幅下降,种植牙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


  记者也从国家医保局获悉,种植一颗牙的平均花费降幅将达到50%左右。中信建投在开标后预计,三级公立医院未来单颗普通种植牙(不考虑植骨)的整体收费区间在5748元-9855元之间。


  广东中科安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也是参与投标的企业之一。其副总经理曾彬认为,此次集采3年期满前,我国种植牙用量有望从现在每年400万颗迅速增长到1000万颗。如果按中信建投预估的种植牙费用计算,我国种植牙市场将增长至575亿元-986亿元之间。


  在开标现场,也有企业代表乐观表示,国内人口基数这么大,种植牙年需求量在三年内应该可以达到1200万颗,甚至更多。


  策略不同  市场格局短期难变动


  一般来说,种植体可被分为国产系、欧美系和韩系等三大体系。


  欧美种植体于20世纪90年代进入国内,在品牌与技术积累上有一定优势;2000年后,韩系种植体依靠性价比优势在国内市场迅速铺开。国产种植体的陆续上市要则等到2010年后,在市场认知程度上处于劣势。


  具体到此次集采上,三大体系品牌的市场竞争策略各不相同。


  对于进入该领域不久的国产企业而言,种植体集采是打开市场的“入场券”,进入覆盖超7成国内需求的带量采购是参与市场竞争的必要一步。种植体集采文件显示,中选产品有优先使用权,即使超出协议采购量,医疗机构仍应优先选用中选产品。


  较之欧美和韩系品牌,尽管现在国产品牌质量已有大幅提升,但产品价格仍相对较低。曾彬表示,“秉持为了中国牙齿的愿景,中科安齿愿意在本次集采报价时进一步压低产品价格,来拿到打通全国市场的‘入场券’。”他坦言,集采的确压缩了公司利润空间,但公司不会把市场目标仅限于此次集采万套的意向采购量,公司有信心以高性价比实现销量突破,将产品铺向全国。


  对于很多国产企业而言,加入集采是扩大影响力,进入医疗机构的第一步。然而,深耕市场已久、走高端路线、市场认知较高的欧美品牌则更多采用了差异化定价策略。


  此次集采中,欧洲种植牙巨头士卓曼带来5款产品,其中,4款降价中选,1款未降价未中选。中标的四款种植体覆盖了2000元内的不同档次,分别为873元/套、911元/套、1343元/套和1855元/套,中标产品首年意向采购量共计33.95万套。此外,士卓曼另一款高端钛合金种植体则给出了3517元/套的报价,实质上放弃了产品竞标。


  记者简单做了测算,该套钛合金种植体的首年意向采购量多达10.61万套,如果该产品参加集采,按照2380元/套的限价计算,仅此一款种植体的收入至少减少1.21亿元。


  另一家欧美种植体企业代表在开标前就对记者直言,医保部门设置的最高申报价和公司产品的理想价格之间仍有一定差距,该产品如果无法进入集采,公司就放弃公立医院市场,而将服务重心继续向民营医疗机构倾斜,保持其高端路线。记者在现场也看到,在听完同行报价后,这位代表提前离场,其公司产品最终未中标。


  和部分放弃集采的走高端路线的欧美品牌不同,韩系品牌登腾、奥齿泰的纯钛种植体则继续保持性价比路线,分别以770元/套和771元/套的价格成功中标,位列纯钛种植体A组低价的第5名、第6名。据核算,两公司的首年意向采购量就达到99.41万套,占集采纯钛种植体意向量的近4成。


  “目前,在我国种植体市场中,国产产品占比不足5%,短期内国产、欧美及韩系种植体市场地位较难产生变化。”有国产种植体企业代表对记者表示,性价比策略将是国产种植体开拓市场的必要选择。记者也观察到,此次集采纯钛种植体548元/套、钛合金种植体599元/套的最低报价均来自国产厂商。


  上述国产种植体企业代表也希望,通过此次集采能够提升大众对国产种植体品牌的认识,让公众以更优的价格享受到不输欧美品质的国产口腔种植体。(实习记者冯玉浩)


(责任编辑:张可欣)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