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前沿探索 共享学术盛宴——心血管疾病研究与防治策略研讨会暨中美专家单盲病例大查房揭开帷幕

  • 2024-04-17 17:14
  • 作者:叶阳欢
  • 来源:中国食品药品网

  中国食品药品网讯 博采中外之长,共襄医疗盛事。4月13日至14日,由亚洲心脏学会(AHS)和国际心血管病学会(ISCVD)主办,心动中国组委会协办的心血管疾病研究与防治策略研讨会暨中美专家单盲病例大查房在济南、重庆、天津、石家庄、西安、长春、成都同步举办。


  论学术、谈协作、聚合力、谋发展。本次大会采用线上+线下方式举行,7场主题研讨会尽数心血管病诊疗研究前沿热点,40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受邀做报告,20万人次在线观看,共享这场“高精尖”又“接地气”的心血管领域饕餮盛宴。


  博采众长享真知 高屋建瓴论前沿


  大咖云集、群贤毕至。大会邀请8位心血管领域外籍专家,结合应用国际前沿新技术的经验进行授课、分享治疗理念与操作方法,内容精彩纷呈。


  心律失常,作为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一类常见而又极具危险的心血管疾病,一直是心血管领域研究的热点与重点。国际著名心脏电生理专家、美国Lankenau心脏中心主任严干新教授以《缓慢性心律失常:从已知模式到未知领域》为题,回顾心脏传导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引入与心脏传导机制密切相关,但在临床上不易被察觉的新概念和现象。在谈及中药对心律失常的作用时,他强调中药研究应基于科学实证,即当一种中药在临床实践中显示出疗效时,才能确信是否含有有效成分,且具有特定药理作用机制。近期,他将研究重点聚焦于心动过缓和窦房结功能低下的治疗,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参仙升脉能够增强起搏电流,从而提高窦房结的电冲动发放频率,但这种结论推广到临床仍需进一步临床研究和验证。


心血管疾病研究与防治策略研讨会暨中美专家单盲病例大查房(济南会场)


  瓣膜退行性病变成为常见的瓣膜病病因,然而外科手术干预率很低,在此大背景下,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主任Inglessis-Azuaje在《二尖瓣病变的介入治疗》主题演讲中提出,了解二尖瓣疾病的病因、机制以及解剖结构对于确定适当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专业的介入心脏病医生、外科医生和影像专家之间的紧密合作是成功的关键。


  心脏有自己的思维吗?华盛顿大学超声影像室主任刘侃用诙谐的语言讲述了随着深度学习的出现,利用深度神经网络分析超声心动图已成为目前研究的主流,他从不同超声模态展开,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全流程,从标准切面的获取、分类,至量化心脏结构和功能,以及疾病诊断等方面,充分阐述深度学习在每一个环节中的最新研究进展。美国麻省总医院电生理专家Leon M. Ptaszek畅谈了预防房颤和房扑相关卒中的医学和介入治疗的进展、最大程度降低心房颤动和房扑相关卒中负担的医疗和介入治疗的进展、目前房颤和房扑的标准治疗,提出早期心律控制更有可能与长期维持窦性心律、减少房颤负荷和减少病情进展有关,要注意减肥、戒烟、戒酒、睡眠、运动等。


  肺动脉高压是一大类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易被忽略的常见心脏病,如何有效提高早期筛查的准确性?麻省总医院心超技术总监花兰琪在《超声评估肺动脉高压导致的右心重构》的讲座中指出,右心室重构机制不仅取决于肺血管疾病的严重程度,还取决于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和时间及潜在病因、神经激素激活、心肌代谢功能、遗传等复杂因素,要运用好心超检查,不仅能弥补传统传声技术的不足,且提高了临床诊断的准确率。华盛顿大学退伍军人医院无创性心内科主任欧加福在《肺动脉高压的心超评估》的讲座中,详细介绍了肺动脉高压的诊断筛选方法、病因、压力的测量、左室舒张功能分级和充盈压、预后评估等,结合“75岁男性下肢水肿,气喘加重2月”病例进行详细分析解读。


  肺栓塞漏诊、误诊、致残率高,那么它是怎么形成的,有哪些表现?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副教授、麻省总医院心脏危重科负责人、《新英格兰医学杂志》马萨诸塞总医院病例记录部分副主编Dudzinski围绕《肺栓塞:当代高风险肺栓塞管理的见解》主题,提出临床确诊的肺栓塞患者需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进行相应的治疗,高风险、中高风险、中低风险、低风险的区分,治疗目标,强调了急性肺栓塞的治疗取决于出色的心脏病管理治疗,分析了开放血管治疗、常规治疗方案。


  基于临床实践、不断开拓探索。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顾问Ali R.Keramati在《医疗中心的挑战性病例 》的讲座中,结合“46岁男性因心悸36小时在院外先兆晕厥”“54岁男性出现3周的呼吸急促和干咳”两个案例,详细讲述诊断是否正确、是否对晕厥进行了充分的调查、给出的建议是否合适、建议是否与先进的治疗概念相一致等方面知识。


  一场场干货满满的主题演讲,一次次深入的探讨与交流,国际医学大咖提出了诸多具有针对性、创新性的宝贵建议,不断为心血管医疗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新源泉、新技术和新动力。


  分享经验引方向 答疑解惑指迷津


  携手并肩,破浪前行。国外医学专家聚焦前沿科研热点,国内专家同样分享临床诊断治疗经验,经典与新意荟萃,跨越时间地域的限制,实现交流“零距离”,共同构筑国际化交流平台。


  传播“心”思想、共研“心”技术、解决“心”难题。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薛小临、山东省立医院房颤中心主任宋尚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副主任医师吉立双、吉林大学心脏病诊疗中心主任李淑梅、重庆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冉擘力、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陈新云等专家,分别围绕缓慢性心律失常、房颤导管消融如何让患者获益最大化、脉冲电场消融房颤的进展及展望、ACS治疗新进展与展望、心脏性猝死、房颤筛查及管理策略进展等议题进行探讨,内容前沿、形式多样、学科交叉、精彩纷呈。


  单盲病例大查房对临床医生的基本功是很大的挑战。研讨会期间,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心内科主任白静、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科心脏亚专业组副组长廖书生、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郭帆主治医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心血管内科临床博士后罗江滢等国内专家、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电图室张余斌、甘肃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心肺血管病区医师王阿倩、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超声科主治医师杨冰冰等专家结合生动案例,以单盲大查房病例“52岁女性胸痛2天”“47岁女性发热、气喘8个月”“一年轻女性劳力性胸痛与晕厥”“55岁女性发热及胸部不适”“两个癌症患者的心房肿物”为题,分析病情、分享经验,依据患者诊治思路,精心设计,循序渐进引导查房进程,最终揭开病因之谜,整个过程跌宕起伏、惊心动魄,有力地提高了临床医师规范诊治能力。


  “零距离”交流互动,“面对面”解决难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钟敬泉、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薛小临、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病内科主任医师姜丽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衰与起搏亚专业组组长刘兴斌等专家分别在各自会场,就心血管领域的热点前沿问题与参会者进行探讨与交流,了解中美专家在疾病诊治过程中临床思维,在互相交流中达到教学的目的,同时也会提高基层医师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治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每站研讨会期间均设置两大板块,其中,中美专家单盲病例大查房板块,邀请中美专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现场病例分析,参加讨论专家以实时问答方式交流互动,并筛选出2—3篇优秀病例,提交《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病例专栏发表;心电图(ECG)之“最”心电现象竞赛特色板块,活动最终将评选出第一名2名、第二名4名、第三名6名及优胜者若干名,并设置丰厚奖品,颁发荣誉证书。而在西安、成都站研讨会上还举办了“心动中国·稳心杯”心电大赛,分别评选出第一名1人、第二名2名、第三名3人,此项目是继“共铸中国心”项目后的又一项全国性公益活动,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理论知识的运用,展示了心电图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重要性,有力提升与促进了各地医院临床医生的心电图识图能力和心电诊疗水平。


心血管疾病研究与防治策略研讨会暨中美专家单盲病例大查房(西安会场)


  盛宴未完,精彩再续。4月17日—21日,在北京、贵阳、昆明、上海、南宁、南京、兰州、合肥、广州、南昌等地,多位重磅专家继续分享心血管领域最新国内外进展与思考方向,密切贴合一线心血管医务工作者成长的“刚需”,侧重基础的同时紧抓国际前沿的资讯指南。


  “当今社会,心脑血管问题已成为一项急需关注的公共健康难题,其预防与治疗愈发显得迫切。”脑心同治专委会主任委员赵超博士在研讨会西安站开幕式上道出此次系列研讨会的目的,旨在于通过精彩的学术报告和多样化的组织形式,为广大心血管领域的工作者带来了多维度、立体交叉、全新的学术盛筵,同心携手共克疑难疾病,全力探索医学前沿,以家国情怀守护人民健康,用责任使命促进医学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叶阳欢)


(责任编辑:张可欣)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相关阅读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