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我期待|推动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

  • 2025-02-27 14:26
  • 作者:薛静文
  • 来源:中国食品药品网

  中国食品药品网讯 2024年,我国创新医疗器械获批数量持续增长,全年国家药监局共批准65个创新医疗器械产品上市,同比增加6.6%,创下历史新高。


  2025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一些业界人士对我国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充满新期待。


  北京中科睿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范向民:


  长期以来,在我国高端医疗器械市场,进口产品占据优势,国产医疗器械的高端化进程受到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等瓶颈的限制。北京中科睿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专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疗的创新医疗科技企业,致力于通过人工智能和智能人机交互技术开发面向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创新医疗器械产品。


  2025年,我期待政府出台更多政策支持国产高端创新医疗器械的研发,加速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等高端创新医疗器械国产化进程。同时,进一步提升审评审批效率,加强在临床试验、注册申报、核查检验等过程的沟通交流,为加快创新医疗器械研发和商业化进程提供更优质的政策环境。


  苏州同心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陆诚捷:


  心力衰竭是全球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终末期心衰治疗手段则更为局限,心脏移植作为公认治疗手段因供体有限,难以满足临床需求,人工心脏技术的发展为心衰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在实际应用中,以人工心脏为代表的高值医用耗材医保覆盖有限,全国只有少数省份将其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制约了这类新技术更大规模应用。


  2025年,我期待医保政策能够进一步覆盖高值医用耗材,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希望有关部门加强对新技术应用的监管,确保高风险医疗器械在患者层面实现最佳获益,并推进行业的健康发展。此外,我也期待国家出台更多政策支持创新医疗器械的出海,让中国医疗器械企业能够更多地参与全球高端市场的竞争。


  华科精准(北京)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兰芬:


  我国创新医疗器械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一大批临床急需、技术领先的自主研发产品获批上市。华科精准(北京)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聚焦神经外科高端医疗器械创新,面向癫痫、脑肿瘤等重大脑疾病微创精准手术需求,研发注册了神外手术机器人、颅内电极等创新医疗器械。我们发现,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在获批上市后,普遍面临着医保定价、应用推广等入院“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2025年,我期待相关部门进一步优化医院新增医疗服务收费定价流程与创新医疗器械入院推广应用的激励机制,缩短创新医疗器械产业化进程,有效推动国产创新医疗器械在医院、医生和患者中的普及应用,让更多患者受益。(薛静文)


(责任编辑:宋莉)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相关阅读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