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误区或致瘢痕残留—— 青春期前痤疮需及早规范干预

  • 2025-09-11 10:26
  • 作者:孙晓飞
  • 来源:中国医药报

最近,皮肤科门诊来了一个9岁的小女孩,其额头可见星星点点的白头粉刺和黑头粉刺。在大夫告知这是“青春痘”后,孩子妈妈问了一连串的问题:“怎么这么小就长青春痘了?是不是因为脸没洗干净?怎么治呢?要忌口吗?”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因好发于青春期人群,俗称“青春痘”。实际上,痤疮患病年龄跨度大,青春期前发生痤疮并不少见,这是正常的肾上腺功能初现以及睾丸、卵巢成熟的结果。痤疮可能是青春期发育的先兆。随着肾上腺功能初现年龄和月经初潮年龄的提前,首次出现痤疮的年龄也在下降。


正确认识青春期前痤疮


痤疮是一种慢性病,患病的年龄跨度很大,从孩童到中老年人都可能长痤疮。


青春期之前的痤疮一般被称为青春期前痤疮,通常指7~12岁年龄段发生的痤疮,主要发生在额部和鼻两侧,表现为密密麻麻或星星点点的白头粉刺(闭合性粉刺)或黑头粉刺(开放性粉刺),属于轻度痤疮。青春期前痤疮与青春期发育早期肾上腺功能初现引起的雄激素分泌增多有关,可能先于其他青春期成熟体征出现。


在雄激素的作用下,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促进了粉刺的形成,包括白头粉刺和黑头粉刺。白头粉刺为毛囊口坚实的白色小结节,直径通常为1~2mm,是最早出现的痤疮皮损,内含角质性鳞屑和细菌团块;黑头粉刺是明显的毛囊口扩张,深色的角质团块向外突出,直径可达5mm,有时更大。白头粉刺可逐渐扩大形成黑头粉刺,或逐渐增大后发生破裂并诱发炎症,形成持久性的炎性丘疹;也可能部分破裂,形成脓疱。粉刺破裂后可能自愈,如果反复破裂,再包裹最终可能形成较大的结节囊肿,继发瘢痕。黑头粉刺结构稳定,包含脱落的毛发,可以存在数年。这两种类型的粉刺常常同时存在,大多数情况下,青春期前痤疮以粉刺型痤疮为主。


对于青春期前痤疮,很多家长有认知误区。


比如,有些家长认为长青春痘是因为脸没有洗干净,就给孩子买各种洗面奶、清洁皂,这是错误的。痤疮是由于皮脂成分的改变,常伴随不同程度的皮肤屏障功能受损。过度清洁会导致皮肤屏障进一步受损,加重炎症,出现更严重的丘疹、脓疱等皮损,而且容易继发皮肤敏感,由“油痘肌”变成“敏感肌”,治疗更为困难。微生物失衡也是痤疮的发病原因之一,过度清洁还会导致皮肤表面菌群失调,不仅对治疗无益,甚至可能使痤疮迁延难愈。因此,日常要减少清洁产品的使用,每天1次即可。冬季出油减少的情况下,除了要减少清洁产品的使用,还要用温和的乳液或者霜剂保护皮肤,锁住水分。


还有的家长认为,祛痘护肤品可以治好痤疮。事实上,单靠护肤品治好痤疮是不现实的。痤疮是慢性皮肤病,需要根据临床分级使用药物治疗,如治疗不充分反而会延误病情。在痤疮的治疗中,护肤品主要起辅助作用。要根据发病机制以及不同皮损特点进行痤疮治疗,包括抑制皮脂腺分泌、调节激素水平、减轻炎症、改善毛囊导管堵塞等。中重度痤疮通常需要内服药物治疗,若有明确的药物禁忌证,可以选择光电治疗,如光动力治疗等。


科学治疗,合理用药


出现青春期前痤疮,一些患者可能自愈,但是更多的患者会因为延误治疗造成永久性瘢痕和难以去除的痘印,增加后续治疗难度,还可能消耗更多的就医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因此,长了痤疮要早干预、早治疗。


白头粉刺几乎完全闭合,因此容易破裂,继发严重皮损,也被称为痤疮的“定时炸弹”。用针具清除白头粉刺有助于避免继发严重皮损,然而人工清除粉刺常常会引起炎症反应,因此需要专业皮肤科医护人员操作,患者不要自行挤压。黑头粉刺清除后可以达到即时美容效果,但是后续仍可能产生新的黑头粉刺。


痤疮的治疗不仅要及时清除肉眼可见的粉刺,还要针对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进行治疗,以长期维持治疗效果。患者一般不需要口服药物,可以选择过氧苯甲酰凝胶、维A酸乳膏、阿达帕林凝胶等外用药物进行治疗。


治疗过程中也应注意,阿达帕林等维A酸类药物主要通过角质剥脱达到治疗作用,干燥刺激脱屑是其正常反应。有些家长误以为这是过敏反应,自行停药,并拒绝再使用这一类外用药物。而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的改善通常需要3个月以上的时间,要想取得治疗效果,需要患者坚持使用。外涂保湿霜有助于缓解前述不良反应。


随着患者的生长发育,痤疮可能不会完全治愈,如果出现了较多丘疹脓疱,痤疮严重程度增加,患者需要及时就诊,增加口服药物治疗。


有的家长认为,药物有副作用,所以尽量不吃药或者一有好转就停药。但痤疮是慢性疾病,病因复杂。多数痤疮患者需要联合治疗,治疗周期长,患者的依从性是痤疮治疗成功与否的重要一环。目前痤疮规范化治疗概念深入人心,治疗手段也很丰富,医生会在开处方时权衡利弊,因此患者不必过分担心药物不良反应,如果对药物治疗有顾虑,应多和医生沟通,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而不是自行停药或自行改变用药方式。痤疮内服药物治疗周期较长,一般3~6个月,而维A酸类药物的维持治疗时间通常需要6~12个月。


日常生活注意预防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做好防晒等方式进行青春期前痤疮的预防。皮肤表面脂质在紫外线照射后产生的角鲨烯光氧化产物可诱发角质形成细胞的代谢及炎症反应,产生粉刺、丘疹等皮损。青春期前儿童皮肤娇嫩,在进行户外活动时,应尽可能避开阳光强烈的时间段。建议长时间户外活动时做好防晒,以物理防晒(打伞、戴帽子)为主,减少防晒霜的使用,避免阳光长时间照射。


对于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青春期前儿童,营养均衡、健康饮食较为重要,不可过度偏废,应保持合理健康饮食。现代研究证实,痤疮的发生与摄入过多碳水化合物、牛奶及奶制品、抗氧化剂、碘、巧克力等有关,摄入大量高蛋白食物、油炸食品、甜食可能加重痤疮,而食用含omiga3、维生素A、维生素E和锌的食物则有益于痤疮好转。


青春期前儿童还应保证充足的睡眠,以预防痤疮的发生。当睡眠不足时,人体内激素水平会发生显著变化,能够影响夜间下丘脑-垂体轴激素(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皮质醇)的分泌。同时,睡眠不足还会抑制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升高,雌激素水平下降,易导致痤疮的发生和加重。睡眠不足也会导致细胞因子的分泌增加,使机体产生一系列促炎症反应,影响毛囊皮脂腺漏斗部角质形成细胞的终末分化,引起导管角化过度,最终导致粉刺形成。因此,保证良好的睡眠对痤疮的预防和治疗都很重要。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青春期前痤疮就诊的小患者越来越多。家长应走出认知误区,早干预,少走弯路。如果是中重度痤疮,需要口服药物干预时,也应积极治疗、长期坚持。另外,患者应养成健康的饮食和作息习惯,这对预防痤疮后遗症(痘印、痘坑)大有裨益。


(作者单位:上海市皮肤病医院)


(责任编辑:曲雪洁)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