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呼吁:建立罕见病患者多层次保障体系

  • 2025-09-23 14:18
  • 作者:薛静文
  • 来源:中国食品药品网

  中国食品药品网讯 9月20日,由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办公室、中国罕见病联盟、中华医学会罕见病分会、中国医院协会罕见病专业委员会等单位联合全国30余家机构组织共同举办的第七届中国罕见病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以“罕见同心,聚力同行”为主题,汇聚了政策制定、临床诊疗、药物研发等多领域专家,共同探讨罕见病防治与保障体系建设路径。在此次大会上,有专家呼吁,构建“基本医保+商业保险+慈善救助”的多层次保障体系,以持续推进罕见病药物的可及性与可负担性。

  目前,我国有超过2000万的罕见病患者。在各方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罕见病患者被“看见”。但如何降低用药门槛,让更多的患者“用上最新的治疗方式”,依旧是一个难题。

  在会上,国家医疗保障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黄心宇介绍,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医保目录内罕见病用药数量已达100种,覆盖42个病种。2024年,协议期内罕见病药品的医保基金支出约为86亿元。但他同时强调,当前居民医保基金整体结余率仅5%,在罕见病用药保障扩面的同时,也面临着基金可持续运行的压力。

  在大会分论坛一“罕见病医保支付创新与多层次保障”中,与会专家也一致认为,仅靠基本医疗保险已无法完全破解支付难题,亟须建立以基本医保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保险、商业健康保险与慈善救助协同发展的多层次保障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震表示:“我国医疗保障体系需要从‘以收定支’转向‘以支定收’,根据保障需求确定筹资水平,而不是用固定的筹资额度来限制保障范围。”

  湖南省儿童医院药学部主任赵昕表示:“构建多层次保障体系是大势所趋。”他认为医疗机构应该积极与商保、慈善组织加强合作,为罕见病患者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泰康保险战略发展部总经理李明强则认为:商业保险完全可以在罕见病保障中发挥更大作用。“通过产品创新和风险分散机制,我们有信心参与并推动这一进程。”

  北京病痛挑战公益基金会脱髓鞘项目组负责人杨启慧也强调:“慈善救助是保障网络中不可或缺的‘软性’支撑,我们致力于通过患者服务、资源链接和社会倡导,填补政策与市场之外的空白,为患者家庭提供及时的经济援助与人文关怀,助力实现保障体系的全方位覆盖。”

  据悉,本次大会共设置了10个分论坛,就罕见病基因治疗、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等前沿议题进行探讨。(薛静文)

(责任编辑:宋莉)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相关阅读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