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如病毒胃肠炎诊疗方案(2025年版)》印发:穴位贴敷、艾灸、推拿等

  • 2025-09-15 15:05
  • 作者:王晓冬
  • 来源:中国食品药品网

  中国食品药品网讯(记者王晓冬)9月1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诺如病毒胃肠炎诊疗方案(2025年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列出的诊疗方案除一般治疗、补液治疗、消化道黏膜保护、中药治疗之外,还详细列出穴位贴敷、艾灸、推拿等中医特色疗法。

  诺如病毒胃肠炎是由诺如病毒(Norovirus,NoV)感染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快速传播能力。诺如病毒胃肠炎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中“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进行报告和管理。

  诺如病毒在外环境中稳定,在pH2.7的液体中3小时,地下水、冷藏和冷冻食品中数月后仍具有感染性。普通自来水中的游离氯、75%乙醇、60℃30分钟等对诺如病毒作用有限。高浓度(1000~5000mg/L)含氯消毒剂作用1~5分钟、85℃以上至少1分钟可完全灭活诺如病毒。

  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感染者在潜伏期末开始排毒,在出现症状后的24~48小时内达到高峰,排毒时间可持续2~3周,免疫功能低下者可长达数月。

  诺如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与感染者密切接触或接触含诺如病毒的吐泻物或被病毒污染的环境或物品,摄入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均可造成传播。特定条件下,如冲洗呕吐物、粪便时飞溅产生的气溶胶,大量吸入也可感染。

  诺如病毒感染是引起急性胃肠炎暴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全年可发生,冬春季高发,易在封闭、人群密集的场所暴发。

  诺如病毒潜伏期1~3天,多为1~2天。起病急,表现为急性发作的呕吐、腹泻,可伴恶心、腹痛、头痛、肌痛等。成人腹泻比儿童更常见,而儿童比成人更容易出现呕吐。呕吐物为非血性,不含胆汁,腹泻为黄色稀水便或水样便,无黏液脓血,很少超过10次/天。约40%~50%的患者出现发热,常为中低热,持续时间很少超过24小时。该病总体症状较轻,通常在2至3天内消失。高龄人群和伴有基础性疾病患者恢复较慢,极少数病例发展成重症。

  目前尚无预防诺如病毒感染的疫苗,主要采用非药物性预防措施。尚无针对诺如病毒的有效抗病毒药物,以对症和支持治疗为主。治疗主要目标是缓解症状,预防和治疗脱水,维持电解质平衡,防治并发症。

  一般治疗应给予富含水分的清淡饮食,以含盐的淀粉类熟食为主。粪便成形后可逐渐恢复正常饮食。轻中度脱水首选口服补液,不能口服或重度脱水者给予静脉补液。补液原则是早期、迅速、足量,先盐后糖,先快后慢,纠酸补钙,见尿补钾。脱水症状改善后改为口服。

  轻症患者可居家或在疫情发生机构就地隔离,症状重者需送医疗机构按肠道传染病隔离治疗,医疗机构应做好感染控制。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后72小时或连续2次(间隔24小时)粪便或肛拭子诺如病毒核酸检测阴性。


(责任编辑:宋莉)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相关阅读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