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到家涉足医药领域 药品O2O或将加剧零售药店竞争
继搭建京东医药城、与上药云健康进行全方位合作剑指处方药后,京东又将其O2O战略延伸入医药领域。
近日,作为京东到家在药品O2O领域重要业务板块,京东健康到家向外发布了具体运营情况。自8月23日正式运营以来,京东健康到家凭借药品1小时送达,在3个多月的时间内快速覆盖了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天津等11个城市,并在天津开始试点夜间送药。
“我们主要是和百强连锁和区域龙头合作,目前百强连锁中有80余家与我们合作、前十连锁中合作伙伴已有8家,门店数现超过1000家。”京东到家健康事业部总经理邵清表示,“到今年年底,与我们合作的企业将超过百家,合作门店超过3000家。”
药品O2O对消费者最直接的好处自然是送药快捷,但专业人士认为,药品O2O不仅强调效率,更应该是药学服务。此外,O2O也将加大药店的竞争压力。
解决购物痛点
京东到家是京东集团基于传统B2C业务模式向更高频次商品服务领域延伸发展出的全新商业模式,是京东2015年重点打造的O2O生活服务平台,向消费者提供3公里范围内生鲜及超市产品的配送,并基于LBS定位实现2小时内快速送达,打造生活服务一体化应用平台。
健康到家作为京东到家的重要业务之一,业务囊括健康产品到家、健康服务到家、健康金融到家。目前重点发展健康产品到家业务,涵盖医药、保健品、医疗器械、药妆、眼镜与情趣用品六大类。健康到家提供平台,吸引相应的地面连锁药店入驻,进行O2O领域的合作。
邵清认为,消费者到实体店购药一般存在三点不便之处:一是信息不对称,购买之前不知道店里面有什么,有时候去了发现没有该药品,消费者需要连续跑几家;二是要到店取药,这对腿脚不便或者身体虚弱的消费者是个挑战;三是实体店购药无可比性,价格不透明。
在京东到家O2O购药模式下,用户通过查找周边品牌药品的相关信息,包括药品价格、说明、评价、是否有货等,可轻松进行药品选择,且健康到家承诺1小时内送药上门,省去消费者去实体店购买的时间和劳累。不仅如此,为了方便消费者,京东健康到家还推出“自测用药”服务(集成在京东到家APP中),方便自检选择非处方药品;此外,京东健康到家还有多年药学服务经验的执业药师,指导消费者用药。
“在每个城市,我们少则有100多家店,多则有四五百家店。我们希望能跟线下药店建立融合关系,帮助线下实体扩大销售范围,提高单店运营能力。”邵清告诉记者,从3个月的运行来看,口碑好的品牌药销售上升很快,目前已形成“名店+名品”的格局。
实现购药便捷
自从好药师和微信合作发布了药急送以来,药品O2O业务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医药电商大佬看中。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医药O2O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传统企业出身的医药O2O;第二类是互联网出身的医药O2O。前者如好药师的药急送、仁和药业的叮当快药等,后者则以阿里健康、京东健康到家为典型。除此之外,几乎所有的外卖平台都上线了送药的服务。
不过阿里健康副总裁马立直言,线上接单、线下送药的O2O,实际上实现的是传统交易的线上化。
但邵清认为,医药电商从B2C发展到O2O有其必然性。实体门店一般只有一两千个品种,且还存在地域用药习惯问题,这就意味着消费者在实体店里有部分商品买不到。而B2C能够较好地解决产品的丰富度和可及性问题。这也就是医药电商B2C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2012年,天猫和京东分别吸纳医药电商入驻,医药电商B2C不仅有流量导入,还有技术支持,整个行业进入爆发式增长期。
“在解决了产品的丰富度、可及性、流量、技术等问题后,医药电商还必须解决时效性问题以及如何做到线上线下的一致性。在移动互联快速发展的当下,O2O就成为必要的选择。”邵清说。
业内人士也指出,较之B2C,O2O可以解决几大问题:首先是送药迅速,有较好的时效性;其次是相对安全。O2O的药品均来自消费者身边的实体店,不仅便于政府监管,消费者遇到问题也可以到店解决。此外,对上游工业来说,O2O的实体店销售线上化也不会影响既有供货渠道。“当然B2C可能更适合单品巨量的产品,如医疗器械、计生用品等品牌不多但适用人群较为广泛的产品,而O2O可能更适合长尾商品,即品牌分散、种类比较多的品种。”
邵清也坦言,与B2C医疗器械、计生用品以及隐形眼镜等非药品类销售占比80%、药品占比仅为20%相比,目前健康到家的药品销售占比大约为80%。
服务最终导向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药品O2O在现实中也面临不少问题。记者尝试用一款APP软件购买一款烫伤药。结果当天两次尝试均告失败:第一次商家拒单;第二次商家给记者打电话表示该产品没有,可否换成价格不一样的另一款产品。待记者询问货款差价如何处理后,手机显示“无人接单”,最终导致交易关闭。
“在业内,很多药店在O2O中扮演着‘腿’的角色,但实际上并没有做好O2O的准备。”一位业内人士如是对记者表示,“麻烦和怕不划算等都是原因。”
德生堂大药房是入驻健康到家的连锁药店之一,其董事长龙岩表示,除了健康到家外,德生堂还入驻了阿里健康、百度药直达等多个O2O平台。在他看来,O2O增加了药店的核心竞争力。首先,由于O2O是实体店销售的线上化,线上和线下的价格一致, O2O实际上是加大了实体店的销售半径。以健康到家为例,药店的覆盖半径拓展到3公里。其次,医药类较之电器、快消品,利润并不低,尤其像轮椅等医疗器械。有业内人士也指出,普药的零售利润也在30%左右。第三,药品从大品类看来是低频产品,但慢病用药却是高频产品。
“换一句话说,我只要把消费者给黏住了,他完全有可能在10次客单价低的产品后,购买一次客单价高的产品。”龙岩说。至于如何把消费者黏住,龙岩认为,必须是良好的药学服务。
据悉,德生堂在北京望京地区有6家实体店,为了实现快速送药和药师上门,龙岩组织了10位执业药师的送药队伍。“我们的药师上门后会告诉消费者,这个药到底该怎么服用、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等。尤其是在网售处方药有望放开、医院处方有望流出的背景下,这类药学服务更为重要。”龙岩说。
他同时表示,O2O直接的结果是药店在社区里的竞争加剧。当一家药店O2O做得好的话,就相当于旁边药店的流量被导过去,那些经营理念落后、技术手段跟不上的小药店或将被市场淘汰。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药店仅靠“低价进、高价卖”赚取差价,只是获得利润的一种手段。“薄利多销不仅能够加快资金周转,还可以实现以量取胜,获得上游工业更好更多的支持。”
在采访中,邵清也表示,O2O不是价格战,而是服务战。就目前来看,药品O2O的客单价大约40~50元,“比想像得要好”,O2O加大单店运行能力,使药店实现了薄利多销。
“与我们合作的连锁药店,很多单店销售都出现了增长。比如说,德威治大药房的销售额上涨了50%,有的门店甚至实现了翻番——也有门店只有两三单交易,但总体是有收益的。”邵清说。在京东健康到家,配送费对消费者均有优惠。
邵清还表示,未来健康到家还将推出药师到家服务,指导消费者合理用药、更换清理家庭小药箱等,还有社区医生上门、医疗器械租赁服务等。“人家都说医药电商不赚钱甚至亏欠,我们的O2O到今年年底一定会挣钱。”龙岩对此也信心满满。
(责任编辑:)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33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08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