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电视新闻专题报道

  • 作者:李 剑
  • 来源:中国医药报
  • 2016-10-19 11:00

  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新常态下,创新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模式是全面深化食品药品监管改革的重要内容。在这一深刻的改革中,互联网+、大数据、新媒体宣传等新的技术和手段,成为食药监管系统创新监管模式,提高监管效能的重要抓手。而如何更好地将这些技术和手段以及国外最新的监管理念和方法为我国食品药品监管所用,值得每个食品药品监管者认真研究与探索。

  电视新闻专题一般是指报道类纪实型的电视专题片,是电视深度报道最常用的节目形态。其基本特征是新闻性较强,反映当前重大新闻事件或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有明显的纪实风格,不允许外加虚假操作,同时又讲究艺术性。电视新闻专题片与电视新闻一样,强调报道词与画面的有机组合,是所谓“双主体”的并重关系,它的重要功能就是“对事实和对真实自然的人、人性的高度尊重与揭示。”

  笔者从事电视新闻工作二十余年,对如何随着时代的发展做好电视新闻专题报道一直在进行思考。笔者深知,电视新闻专题报道,在今天这样的社会转型期尤其为公众所需要,它同时也是电视媒体应该着力打造的拳头产品。那么,如何才能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脱颖而出?如何才能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保持市场占有率和收视率?这些都是值得所有电视新闻从业人员思考的问题。对此,笔者根据多年的从业经验,从立足创新,把握趋势的角度,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电视新闻专题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发展,今天,电视新闻专题的各环节工作已发生了质的飞跃,不论是对节目的定位分类,还是各种制作传播技术的发展与运用,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在过去的十多年间,电视新闻节目在制作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改进声音、图像的传播技术,极大地丰富了新闻专题节目的内容与结构,将现场直播、历史档案、专家评论等新闻报道方式有机地融合进电视专题节目中去,既使观众感受到与现场同步的新闻真实性,又通过各种专家评论、事件回顾等栏目不断给予观众新的思考。然而,由于新闻资源的稀缺性,造成当前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同质化竞争,众多新闻单位对于同一主题进行反复的报道宣传,最终导致了观众的视觉疲劳。除此以外,在新闻专题节目的制作、策划方面,尚存有不少问题:

  观点过于统一  在电视新闻专题类节目中,评论占整个节目的比重较大,是丰富新闻专题节目、帮助观众分析新闻内容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新闻内容涉及范围广、内容多,往往不是凭主持人一己之力就能够完成解说工作的,需要多人的配合。因此,大部分的节目都会邀请专职评论员或者某一领域的专家来进行评论,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能够同时从新闻和技术的角度来向观众讲解,通过专家的身份,使观众产生信任感,打造栏目和频道品牌。但是,在整个节目制作过程中,容易出现一边倒或者相近的观点和结论,缺乏来自不同角度的见解和意见。

  被动态新闻牵着鼻子走  由于新闻的时效性、接近性,观众往往对于一些发生在身边的事件或者是一些新发生的事件比较感兴趣。因此,这一类的重大新闻和身边新闻往往就成为动态新闻的主要组成部分。不少电视新闻专题节目为了提高收视率,从动态新闻的内容中进行选题,进而为观众进行新闻的背景分析和深层评论,这样做有助于观众准确把握新闻的来源与内涵。由于动态新闻内容变更速度较快,为了与动态新闻相呼应和抓住时效性,许多深度报道的选题也跟着频频变化,这样做的结果是新闻评论节目的时效性强,内容变换快。但正是由于内容变换快,对于新闻的挖掘不够深入,选择面过宽,不易树立节目品牌形象。

   电视新闻专题的创新措施

  目前,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受众的新闻观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变化,而如何为受众提供一个完整的认识系统,使受众在事实和见解的同步接收中,开拓自己判断的思路,增强判断的依据,提高信息的价值,获得交流和愉悦,是电视新闻专题策划和制作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作为电视新闻工作者,只有顺应电视新闻专题报道发展的新趋势,不断创新思路,才能使自己的节目真正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

  加强与观众的互动  新闻专题节目的核心内容是以事实为基础,通过对事件的调查、把握和展示来吸引观众,其中最重要的是对事件的整体报道,包括现场直播、追踪报道、随机采访、当事人访谈等。在这其中,最为精彩的,莫过于对事件的来龙去脉进行调查,对类似事件之间进行关联性思考,对事件背景因素的分析以及对事件的作用影响进行分析判断,以此来影响观众的思考,引导观众的思路。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如何才能持续的抓住观众的眼球与心灵?这就需要加强节目中的互动成分,将传统的新闻专题节目改良成为生动、立体、互动的新闻节目。具体的方法有:通过开设主持人热线或者专家热线的形式吸引观众,让观众参与并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观点。当然,互动的通讯工具可以多种多样,可以借助于视频采访、电话留言等方式来进行。

  感性与理性有机统一  信息时代,由于信息传播的方式多样化,速度同步化,使得媒体竞争日益激烈,如前面所提到的,为了保持观众的新鲜感,不少新闻专题节目都瞄准了动态新闻,力求抓住新闻的时效性。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强调新闻实效性的同时,要避免新闻专题节目顾此失彼,频繁更换主题,给人以一种虎头蛇尾、意犹未尽的感觉;避免新闻专题节目出现同质化竞争。与此同时,新闻专题节目还要力求做到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

  多角度分析新闻事件  一些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在制作的时候,为了帮助观众理解新闻事件的相关信息及其关联性、影响力等,也为了增强新闻节目品牌的权威性,加强品牌建设,时常在某些新闻专题节目中邀请行业内的知名专家或者专职新闻评论人员参与对新闻事件的解读或评论。如此一来,观众只能听到少数人的意见,了解少数人的态度,容易形成“一言堂”。反观一些国外新闻单位的做法,他们往往邀请多领域专家,就某一新闻事件或问题各抒己见,从而使观众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问题。有时专家们甚至在某一问题上各执一词,互相交锋,在双方的争论中,观众更是获益匪浅。久而久之,观众对于新闻节目自然兴趣高涨,从而树立了新闻节目的品牌,使其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要有个性化的主持人和记者  电视新闻专题要想占领更多的“领地”,必须要办出特色和个性。个性化的深度报道栏目少不了个性化的主持人。主持人和记者个人的学识、风度、气质、亲和力及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应该成为节目内容和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介自身更要有计划有意识地培养和造就独具风格的、有鲜明个性的主持人,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个人特色和个人魅力的舞台,用他们的人格魅力来塑造媒介形象;社会对主持人和记者的个性化参与也应该给予宽松的环境和氛围,鼓励他们以自己的见解和语言来发表意见,只要不违反党的政策、国家的法律和全社会的利益及道德规范,要允许他们有展示自己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和个性语言的机会。

  综上所述,增加与观众的互动,通过多角度的讨论来吸引观众,同时对新闻内容进行深度挖掘,不断地对观众关注的焦点事件进行深度报道,同时在形式上努力追求平等的报道方式,在技术上为交互式电视和网上电视报道做好充分的准备——通过这些方法进行电视新闻专题的创新,能够有效地扩大新闻专题报道的影响力,能够主动适应新闻领域新形势的需要,迎接新的挑战。

  (作者单位:山西省长治广播电视台)

(责任编辑:)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