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食品药品稽查支队做好G20峰会保障工作纪实
图为杭州市局局长陈祥荣(右一)正在一家食品企业了解食品安全工作情况。
2016年9月5日,万众瞩目的G20峰会在美丽的杭州市画上了圆满的句号。G20峰会落幕虽已一个多月,但热度依然存在,充满自豪感的杭州市民津津乐道的除了峰会本身,还有各项了不起的保障工作,其背后凝聚着很多人艰辛的付出,杭州市食品药品稽查支队(以下简称稽查支队)就是其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为做好G20峰会保障工作,稽查支队加大执法力度,在食品、药品等各领域查办了大量的案件,有效净化了市场环境,圆满完成了峰会保障任务。”杭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陈祥荣说。
严打食品领域违法行为
做好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是确保G20峰会成功举办的重要基础。早在去年底,杭州市局就全面启动G20峰会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与辖区酒店签订食品安全保障责任书;与各区县局也签订了食品安全保障监管责任书。同时,成立了以陈祥荣局长为组长的食品安全保障组,协调农业、卫生、商务等相关部门,全面推进食品安全保障工作。
“G20峰会参会国家领导人多、国际影响大,做好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任务艰巨,而且,举办期间正值高温酷暑,处于食品安全风险的易发期和多发期,这对食品安全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更大挑战。”杭州市局副局长王宏伟说,稽查支队按照市局的统一部署,全面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扎实推进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严打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严格依法查办案件,为G20峰会的成功举办创造了安全、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数据最直观、最有说服力。今年1~9月,杭州市食品安全领域共立案查处各类案件1305件,结案1215件,其中生产领域217件、流通领域671件、餐饮服务领域327件。罚没款5753.5万元,同比增长98.02%。
从统计数据中即可看出杭州市局打击食品领域违法行为的力度之大。“我们不放过每一条案件线索,认真履行稽查打假职能,始终保持打击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稽查支队支队长柳静波说,工作中,稽查支队以食品生产源头、仓储为重点环节,以肉制品、乳制品、食用油、酒类、食品添加剂为重点品种,加大对食品生产、流通环节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据记者了解,今年3~9月,稽查支队多次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并对全市G20、B20(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媒体接待酒店和周边餐饮接待单位进行食品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先后查办了某企业经营掺假食品案、餐饮酒店系列案等一大批大要案,受到了公众的一致好评和省局领导的充分肯定。
在开展“三小”(小餐饮、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食品店)整治行动中,稽查支队以食材来源正规、场所环境整洁、经营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按照“规范提升一批、整改发证一批、关停取缔一批”的要求进行治理,确保了“三小”市场的食品安全。
在开展不合格食品严打行动中,稽查支队强化G20峰会餐饮保障单位、大型商超、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以及食品生产加工源头、食品物流和仓储等薄弱环节监管,采取区域上下联动、属地为主、紧盯重点、源头打击的办法,展开进口食品严打、餐饮保障单位食用农产品严打、品牌食品生产严打等联合严打行动。一系列严打行动的展开,有力震慑了不法分子,基本杜绝了不合格食品在市场上销售。
在开展食品流通领域仓库冷库专项整治中,稽查支队重点对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冻品市场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对每个仓库和冷库都逐个排查,共查扣各类问题食品200余吨,立案33起。
全力做好药品稽查工作
为保障G20峰会顺利召开,确保药品市场规范、安全,稽查支队一方面对药品市场进行深入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防止药品安全事件发生;另一方面通过鼓励投诉举报、加大市场检查力度、开展集中整治行动、强化药品抽验、加强网络巡查等手段及时发现案件线索,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违法犯罪行为,全面规范药品市场秩序。
“一年多来,药品稽查工作紧紧围绕G20服务保障工作,着眼市场安全,着重案件查办,着力市场规范,突出涉刑药品案件办理,取得了显著成效。”稽查支队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了解到,2015年至今,稽查支队和市公安部门紧密协作,先后查办了“2·11”非法制售盐酸曲马多案、“9·3”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高某某等人销售假药案等具有一定影响的涉刑大要案。其中“2·11”非法制售盐酸曲马多案被公安部、国家总局列为重点督办案件,涉及北京、福建、广东、吉林、辽宁、上海等16个省(市),销售下家超过五百人,交易金额约600余万元,该案上家的生产窝点全部端掉,抓获嫌疑人3名。
“山东济南非法经营疫苗案件”披露后,稽查支队在第一时间组织执法人员对辖区内疫苗经营使用单位进行专项检查,重点检查疫苗的购进渠道、购进台账、验收记录、存储条件、运输过程等,杜绝问题疫苗流入杭州市场。同时,对辖区内经营、使用需要冷链管理药械的单位开展排查,重点查看冷链设施设备和冷链管理相关记录是否规范,确保需要冷链管理药械的质量安全。
为高效完成药品监督抽验任务,药品流通监管处会同稽查支队按照“科学合理,加强靶向、有效覆盖”的原则,科学安排全年抽验计划。在日常工作中,稽查支队注重加强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确保药品监督抽样工作的有效落实。同时,稽查支队注重对检验结果的分析运用,先后撰写了《中药饮片监督抽验不合格情况分析》、《关于浙江省药品质量公告不合格药品查处情况的报告》等分析材料,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稽查支队还会同市局安监处、流通处开展中药饮片生产经营使用专项检查,多次派员参加生产经营企业联合检查,并重点加强中药饮片监督抽验工作;开展动物胶类中药饮片专项整治,要求各级药品监管部门对辖区内有关生产和经营使用单位进行抽检,并确保对辖区内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环节中的“三胶”(阿胶、龟甲胶、鹿角胶)品种覆盖率达到100%。
“红盾网剑”净化网络市场
在互联网经济高度发达的杭州市,网络市场监管任务艰巨。
“确保网络市场规范、有序、安全是此次G20峰会保障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为此,我们集中执法力量,亮剑网络市场,大力开展‘红盾网剑’整治行动,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王宏伟说。
据介绍,在浙江省有关部门的统一指挥下,稽查支队以淘宝网所在的余杭区为重点,一方面利用现代科技24小时监测网络市场的一举一动;另一方面通过淘宝网大数据筛查系统查找案件线索,特别是针对社会反映强烈的网络违法的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为进行全方位监测和检查,并组织全市稽查力量开展全面、集中整治行动,对侵犯知识产权、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刷单、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进行重点打击、治理。
“‘红盾网剑’行动开展以来,稽查支队查处了一大批网络违法案件,使网络市场秩序得到极大改善。”稽查支队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在稽查支队的一份材料上看到,“红盾网剑”行动共检查网站、网店近5000户,责令整改网站328个;查获各类网络案件412起,结案281起,罚没款684.36万元;查处网络平台38个;查处专门炒作信用评价的服务平台5个。其中,指导西湖区局一举端掉“傻推网”、“整点抢”、“赚佣金”、“蓝天碧水”4家网络刷单平台,参与刷单的商家18624家,网络刷手63693名,涉及淘宝、天猫、京东、蘑菇街等电商平台,涉案金额高达1.2亿元;指导余杭区局一举端掉位于下沙经济开发区的“牛刷刷”专业炒信平台。该平台拥有数万刷手,涉案金额3600余万元,涉及淘宝、天猫、京东等炒信商家,刷单数量达40余万条。
根据“红盾网剑”行动方案,稽查支队认真梳理相关线索后发现,不少网络平台为了获取利益,在其网页虚假宣传、贬低他人、严重误导消费者。为此,稽查支队专门组织开展打击网上虚假宣传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先后查处了中国服装网、车猫网、挂号网等10余家大型专业类网站及10余家民营医院网站,其中对中爱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虚假广告案作出50.8万元的罚款,这是新修订的《广告法》实施以来全市系统最大的一笔罚款,有力震慑了不法分子,有效净化了网络市场环境。
与此同时,稽查支队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加强与第三方交易平台的深度合作,积极治理与G20峰会相关的纪念品销售、酒店旅游产品订购、旅游服务领域和商贸领域消费侵权等行为,尽最大努力净化网络交易市场。
严打传销 严整广告市场
“在做好G20峰会服务保障的同时,稽查支队还大力开展了打击传销、违法广告治理等专项整治行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稽查支队相关负责人说。
为守住维稳安全“底线”,保障G20峰会顺利召开,今年上半年,杭州市局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力度空前的打击传销整治行动,稽查支队作为打击传销的“生力军”之一,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记者了解到,在打击传销专项行动中,稽查支队共开展区域性集中清查整治6次,查处违法涉传案件121起,移送公安17起,捣毁传销窝点142个,清查遣散涉传人员1100余人。各区县局稽查人员在市局和稽查支队的统一部署下,也深入开展打击传销整治行动。富阳开展了“4.21”大规模打击传销专项行动,捣毁了一个输入型较大规模传销组织;滨江针对当前网络型传销多发的趋势,主动作为,查处了“云集微店”网络传销行为案;余杭、萧山以“无传销创建”为抓手,先后开展了“禁传销,反欺诈”等大型公众宣传活动,深入社区开展群防群治,社会反响较好。
通过强力“打传”行动的开展,长期隐匿在杭州市各处的传销分子得到了有效清理。
与此同时,稽查支队深入开展广告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严查违法发布广告行为,重点查处擅自使用G20峰会专属标识违法行为。
稽查支队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市局“亮剑保峰会”的相关要求,稽查支队对线上线下擅自使用峰会标识的违法行为进行了重点监控,督促当地查办了某化妆品厂未经授权使用G20香水案、绿地房产集团等多起未经授权擅自在广告中使用G20峰会标识或搭“峰会”便车误导消费者的案件,为G20峰会的成功举办营造了良好的广告市场环境。
(责任编辑:)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33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08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