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国共有29家境内血液制品生产企业申请批签发

  • 2018-08-21 10:21
  • 作者:落楠
  • 来源: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中国医药报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支付能力的增强,血液制品市场容量呈现增长态势。


    

       天坛生物、上海莱士等血液制品企业近期发布的2018年度半年快报显示,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明显增长。

    

       血液制品主要指以健康人血浆为原料、采用生物学工艺或分离纯化技术制备的生物活性制剂。血液制品在某些特定疾病的治疗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提升血浆的综合利用率?如何搭上国内消费升级的快车、满足临床需求?所有血液制品企业都在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良策。

    

行业发展多强并立

    

       我国血液制品生产始于上世纪60年代,从两三家生产企业,发展到上世纪90年代,血液制品生产企业总数增加到70家左右。近年来,随着监管部门推动生产工艺升级,大部分小型生产企业被淘汰。根据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生物制品批签发年报》,2017年全国共有29家境内血液制品生产企业申请批签发。

    

       近年来,随着我国推动药品生产工艺升级,血液制品企业间兼并、整合加速,血液制品行业的集中度加强。有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血液制品企业合计采浆量为8000多吨,华兰生物、上海莱士、泰邦生物、天坛生物的控股股东中国生物的采浆量总和占全国采浆量近60%。天坛生物、上海莱士和华兰生物等企业年采浆量均超过千吨,我国血液制品行业形成多强并立的局面。

    

       华兰生物2017年采浆近1100吨,公司共有单采血浆站24家。其血液制品有11个品种(34个规格),是我国血液制品行业中的佼佼者。2017年华兰生物血液制品实现营业收入20.78亿元,占公司全部营业收入的87.76%。

    

       天坛生物在2017年实施了两次重大资产重组项目,以解决公司与控股股东间同业竞争的问题。2017年,天坛生物采浆规模逾1400吨,有单采血浆站(含分站)55家,其中在营浆站47家,新获批浆站(含分站)8家,浆站网络扩大至13个省份。公司血液制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近 15.14亿元。

    

       上海莱士拥有单采血浆站39家(在建2家,新获批1家),采浆范围涵盖广西、海南、陕西、安徽、广东、浙江等10个省份,2017年全年采浆量超过千吨,实现营业收入19.28亿元。

    

扩张规模求发展

    

       国内不少大型企业,以并购的方式扩张发展规模。

    
       前几年,天坛生物以并购的方式整合了中国生物内部的血液制品企业。2017年,天坛生物实施了两次重大资产重组项目,成为血液制品专业公司。目前,其下属公司包括成都蓉生、上海血制、武汉血制、兰州血制、贵州中泰5个血液制品生产企业。

    

       近年来,上海莱士收购郑州莱士、同路生物及浙江海康。其中,郑州莱士在单个浆站的采浆规模、采浆能力和生产精细化管理方面有良好经验;同路生物在浆站管理、产品得率、特免产品生产等具有优势;浙江海康是浙江省唯一的血液制品企业,具有一定的地域优势。“并购战略的成功实施成为公司的又一核心竞争力,有效提升了公司盈利能力,巩固了公司的行业龙头地位。”上海莱士在2017年年报中称。

    

       一些企业还将并购视线投向国际。如上海莱士于2016年8月及2018年1月完成对海外血液制品企业英国BPL及德国Biotest的收购。上海莱士在2017年年报中表示:“未来几年,公司将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放眼全球,加大对国内及国际市场的行业整合力度。”

    

       新建单采血浆站能缓解原料血浆紧张局面。上海莱士6月8日发布公告,其下属公司获批设置单采血浆站分站。天坛生物6月22日发布公告,其下属公司获批设置单采血浆站分站。两家公司均表示:“单采血浆站分站建成并通过验收后,将有利于提升公司原料血浆供应能力,提高公司盈利水平。”

    

向内寻求新增长点

    

       我国人血白蛋白的人均消耗量为发达国家的50%左右,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Ⅷ人均消耗量为发达国家的10%和1.6%,血液制品市场增长空间巨大。

    

       2017年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中,原有血液制品的报销范围增加,并新增一个凝血因子产品。业内预测,这会增加相关血液制品的需求。

    

       “血液制品市场总体表现出从紧缺向平衡转变,受其影响的主要因素有:人血白蛋白进口量继续增加,目前已占国内市场的近6成;两票制、药占比等多项医疗改革政策出台后,渠道中经销商的存货意愿降低;国内血液制品企业的采浆量逐年增加,竞争加剧。”华兰生物在2017年年报中分析。

    

       血液制品生产的主要成本来自原料和研发,企业想要提升竞争力,就必须提高血浆的综合利用率。血液中有150余种蛋白及因子,国外技术较好的公司能分离提取出22~24种,我国能够生产的产品种类在血浆综合利用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上述各企业在企业年报中也均提及,要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研发效率,拓展产品线,改善产品结构,提高血浆综合利用率。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血液制品的高风险性,其监管一直处于严格状态。《2018年药品跟踪检查计划》显示,今年国家将对全国28家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开展现场检查,这一检查数量与我国在生产的血液制品企业数量十分接近。(注:企业数据源于上市公司报告)(记者 落楠)


(责任编辑:苗晨)


(责任编辑:)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相关阅读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