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检院发表马脑炎和B型流感两项假病毒最新研究成果

  • 2025-10-24 10:47
  • 作者:赵晨燕 聂建辉 王丹
  • 来源: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网站

  近日,中检院在国际期刊《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EMI》)上连续发表两项假病毒最新研究成果,持续完善已经建立的假病毒技术平台,前瞻性地为疫苗研发和评价提供新工具。


  2024年美国多地出现马脑炎疫情,引起全球恐慌。为做好相关防控产品的研发评价工作,中检院开展了马脑炎假病毒研究工作,在《EMI》期刊发表题为“Development of In Vitro and In Vivo Neutralization Assays for New World Alphaviruses Based on the VSV Pseudovirus System”的研究论文。研究团队基于VSV系统构建了新世界甲病毒(包括东方马脑炎EEEV、西方马脑炎WEEV和委内瑞拉马脑炎VEEV)的假病毒,并建立细胞和小鼠假病毒感染模型,可以系统评估病毒感染特征与抗体中和活性。这一研究突破了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条件下操作高致病性病毒株的限制,使相关候选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的筛选评价能够在更高效的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条件下开展。


  同刊发表的另一篇研究论文“A Single Mutation at Position 214 of Influenza B Hemagglutinin Enhances Cross-Neutralization”,进一步展示了假病毒技术在流感疫苗研发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者通过B型流感血凝素(HA)假病毒构建与中和实验,发现HA第214位点的一处单点突变即可显著增强不同B型流感毒株之间的交叉保护效果。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分子水平的关键抗原位点,也为广谱流感疫苗的设计和评价提供了重要参考。


  假病毒技术已经成为新突发传染病研究和防控产品评价的重要工具,该技术的应用领域已涵盖了从基础研究到产品转化的不同阶段,为了对假病毒中和抗体检测法提供科学性、标准化的技术指导,形成了“基于假病毒的中和抗体检测法指导原则(9604),并收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5年版,三部),为疫苗等多种生物制品的效力评价研究和检定提供了技术支撑。


  以上研究工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广州国家实验室课题的支持。(赵晨燕 聂建辉 王丹)


(责任编辑:宋莉)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相关阅读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