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药产业迈向创新与投资双轮驱动新阶段
中国食品药品网讯(记者张一) 10月26日,由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以下简称中国药促会)和香港交易所联合主办的第十届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在南京召开。会上,专家指出,我国医药产业正迈向创新与投资双轮驱动新阶段。
“目前,我国医药产业正处于变革的关键时期,随着政策环境的不断优化、市场结构的加快调整、产业发展模式的日趋完善,已逐步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中国药促会副会长、先声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任晋生在开幕式上如是表示。他还特别指出,我国医药产业正在迈向创新与投资双轮驱动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近年来,我国医药产业创新成果获得了广泛的国际认可。据介绍,百济神州、传奇生物等企业的产品率先实现海外商业化,恒瑞医药、先声药业、百利天恒等几十家企业专利技术实现对外授权,2024年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批准的新药研究申请中,超过50%的分子来自中国。
在医药产业发展过程中,投资的作用不容小觑。据介绍,今年以来,香港医疗健康领域IPO融资活跃,融资额在全球新股市场排名第一,恒生创新药指数增长超100%。截至9月30日,共有18家医疗健康企业在香港上市,融资总额达29亿美元,医疗健康企业上市后再融资总额达到85亿美元,港股生物科技板块总市值达1837亿美元,仅次于纳斯达克,为我国医药产业发展注入资本动力。
但我国医药产业面临的挑战不容忽视。中国工程院院士、创新药物研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技术总师曹雪涛表示,目前,我国源头创新、持续创新能力相对薄弱,创新成果转化效率相对较低,产品同质化问题不容忽视,优质资源整合机制不健全,联合攻关机制不畅。
“医药创新产业形成投入-回报良性循环能够给予资本信心和创新动力。”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资深会长、首席专家宋瑞霖建议,在风险可控前提下逐步开放IIT研究限制,完善基础研究生态,打通源头创新路径;完善多元支付政策,培育扩大内需市场;以香港为突破口,打开一带一路国家市场;以国内大循环为核心,推动建立产业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机制。
在圆桌讨论环节,与会嘉宾围绕创新与出海、投融资与产业变革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据悉,本次大会为期2天,围绕细胞与基因治疗、减重药创新研发、创新转化与临床开发、授权与并购等议题设立22个分会场,共同探讨我国医药产业创新发展路径。
(责任编辑:宋莉)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